新闻 山东 体育 娱乐 女性 购物 财经 幽默 评论 书画 博客 旅游 图片 论坛 房产 汽车 教育 健康 商桥 打折 十一运会官网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新闻专题>抗击雪灾>最新消息
站内搜索:
她们跳起铜鼓舞——苗寨乡亲的过年故事
2008-02-14 09:57:00 作者:本报特派记者 杨珂 大众网特派记者 周传金 大众网--齐鲁晚报

 2月8日(大年初二),本报和大众网的记者一行来到贵州省凯里市凯棠乡凯哨村,探访雪灾之后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并对受灾困难户送上了慰问金。在为期两天的短暂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大雪并没有压倒苗寨乡亲的斗志,面对雪灾,她们照样跳起了美丽的苗族铜鼓舞。
  八成用材林被压断
  凯棠乡位于凯里市的东北面,海拔近2000米,被称为凯里的“小西藏”。从今年1月12日开始十几天时间里,这里下起了几十年不遇的大雪。
  8日下午,在乡干部的帮助下,记者步行近3个小时才到达凯哨村。尽管雪灾已经过去近10天,但沿途的乡间公路上还铺着一层厚厚的积雪。这些雪早已被冻住,人走在上面时不时地会打滑。
  途中,记者看到几根横在地上的电线杆。乡干部告知,这些都是被雪压断的。在雪灾中,该乡的11个行政村几乎完全与外界失去联系,供电、供水也陷入困境。
  沿途最常见的景象就是横七竖八的树木,它们都是被大雪压断的。据了解,这里最常见的就是杉树,木材可以用来建房、制作家具等,用途相当广泛。但是在这次雪灾中,像凯哨这样的村子,80%的用材林都被压断,损失相当严重。
  守着稻谷没米吃
  走进村民家中,更是处处感受到大雪和严寒天气带来的不便。在村民熊义华家,记者跟随女主人上了二层小楼,木制小屋内堆着一堆稻谷,都还没有脱壳。女主人告诉记者,由于通电线路被大雪压断,村里的碾米设备都停止了运转,全家人守着稻谷没米吃,要不是政府的救济,真不知道这个年怎么过。
  凯哨村早就通上了自来水,但前段时间自来水管道全部被冻住,无法供水。63岁的村民梁务告诉记者,前段时间雪大路滑,自己年老体弱不能出去抬水吃,只能借水吃。在一块稻田前,村干部指着其中污浊的水面告诉记者,“有的人家现在还在吃这里面的水。”
  8日晚上,记者住在村民老张家里。他告诉记者,过年期间一直没能恢复供电,一些生活必需品还要靠政府供应。但交通几乎中断还是导致物资相当缺乏,对当地村民来说,吃盐都成了大问题。老张举例说:“平时0.5元一根的蜡烛,在春节前夕一度上涨到4元一根。”
  新年跳起铜鼓舞
  尽管生活面临不少困难,但大雪并没有压垮苗寨乡亲的斗志。据凯棠乡党委书记杨胜海介绍,自从灾害发生之后,该乡就组织动员全体乡亲进行抗灾救灾行动。到2月8日,该乡11个行政村中,已经有7个行政村恢复通电,与凯里市的道路交通也基本恢复畅通。对于一些受灾困难户,乡政府都送上了救济粮和救济款。
  生活还在继续,苗寨迎接新年的习俗也并没有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而改变。过年期间,苗寨乡亲有跳铜鼓舞的习俗(左图)。8日那天,记者就有幸欣赏到了这一幕:多位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苗族妇女,在村中的空地上围成一个圆圈,和着圈中时而清脆,时而沉郁的铜鼓声,变换着脚步,扭动着腰肢,完了再来一首祝酒歌,表达她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