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安全发展国泰民安 > 新闻报道

撰写“天字号”文章 龙矿打造和谐平安矿区

2006-10-10 09:39:45 龙矿
  童钢令 
 

  安全是天字号大事,对于煤矿企业尤为如此。


  年轻的龙矿深知安全是生产和效益之本,没有安全,就没有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坚持“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的生命为本,就要时时刻刻把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三年来,龙矿集团以提升人的素质为基础,以精细管理为载体,以科技进步为保证,以企业文化为支撑,筑牢了龙矿集团的安全“长城”和坚固基石,一个平安和谐的龙矿呈现在齐鲁大地。


信息网“打尽”安全隐患


    到过龙矿的人,无不称叹于其无处不在、无处不覆盖的安全信息网络。只要员工一下井,井上的工业安全以太环网就多了一个红点,井下多少人,红点就有多少;哪里有隐患,安全监控网络就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到班组、区队长以及矿井和集团公司领导的手机上!


    对这些将安全隐患一网打尽式的安全监控信息网络,员工特别是家属们说,这是集团公司领导给予煤矿职工的最大福利!


    三年来,上至集团公司,下至区队、班组长,每年开的第一个会就是安全会,强调得最多的是安全,抓得最严的也是安全。因为,“煤炭产量再高,销售收入再多,经济效益再好,如果没有安全做基石,一切都是零!”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子安说。


    2005年的年终总结和工作部署会上,宋子安提出了2006年安全工作的“三个转变”,即:从检查型向研究型转变,从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从人治型向法治型转变!“三年超百亿,五年双百亿”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要以本质型安全为基垫!


    总经理梁金久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要由过去党政工团检查安全转变为以安全研究为主线,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研究安全,把检查、考核安全的责任落实到安监部门;要由过去的凭经验、凭习惯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结合装备、技术、系统等条件的提高,探索切实可行的管理考核标准,创新安全工作新模式;要由过去用“钱”管安全转变为用制度责任管人,强化专业主管,挖掘广大员工抓好安全生产的内在潜力,营造尊重生命、安全第一、具有龙矿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


  以人为本,安全为首!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安全不稳定,带来的就是员工队伍的不稳定;员工队伍不稳定,必然会影响效益的增长。以安全保稳定,向安全要效益!


    三年来,龙矿集团以采掘机械化为重点,一步步提高系统联动化、检测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水平。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了涵盖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生活后勤诸多方面的58个信息系统,使矿井信息化建设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2005年,被评为“全国信息化建设500强企业”。同时,立足于解放生产力,重点解决了生产环节多、系统复杂、岗位多的问题,制造事故的隐蔽环节一天天减少!


  三年来,安全直接责任人员的安全责任一步步强化,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一步步落实。龙矿集团领导强调,要按照规定管好、用好安全奖励基金,通过严格考核,逐级兑现,把政策向安全有直接责任的人员上倾斜,重点解决施工中违章作业、对待事故弄虚作假、整改隐患形式主义的问题,使安全管理人员做到有责任、有风险、有收益。


    三年来,龙矿集团对安全生产骨干的培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建立起了稳定员工队伍的长效机制。对于协议用工中的安全生产骨干,龙矿通过提高待遇和延长劳务聘用期限等政策,保持了井下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而通过严格的技能培训,取消了单一工种,把原煤生产人员培养成为复合型员工,做到了减人和提素同步推进。先培训后就业、变招工为招生,进入龙矿集团的门槛提高了,与之相应的是,煤矿工人的知识结构则大大提升。


科技进步保证安全发展


    一年做实,两年做大,三年做强。年轻的龙矿集团自诞生之初,就以鸿鹄之志,将发展的目标锁定在高山仰止的巅峰。而睿智的龙矿决策者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支撑龙矿百年基业的就是科技!


    为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2005年底,龙矿成立了省级技术中心,宋子安亲任主任,总经理梁金久和总工程师共担副主任,中心下辖海域开采研究所、非煤产业研究所、节能环境治理研究所、建下开采工程研究所、钻探工程研究所、信息化工程研究所、油页岩开发研究所,以及环境监测站、煤质与水质监测中心、工程质量监测站等三个测试中心和机电设备中试基地,一大批科研成果转化为助推龙矿腾跃前行的现实生产力。


    人才是技术开发能力的核心,人才的数量和能力决定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解决煤炭主业人才缺乏的局面,龙矿集团一方面完善了在重大科技项目的决策、研究开发课题的选择、科技奖励办法、重大项目资金审批、项目的过程管理等方面一整套系统的科技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则从社会招聘大、中专毕业生,聘请国内外专家担任集团的技术顾问。截至2005年末,龙矿集团共有工程技术人才1032人,比2004年的808人增高了27.77%。


    煤矿生产在基层,在职技术人员的培养关系着龙矿的兴衰。龙矿集团通过选送人员到科研院校培养、去国外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科带头人,采用聘请中外专家对在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了在职技术人员的素质。2005年集团公司先后投入28万元,对在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350人次,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富有开拓精神的科技创新队伍,而由此诞生的科技创新成果令人称叹:


    三维高分辨率数字地震勘探等技术,首次在海洋运用于煤田地质勘探,填补了我国在海域地质勘探的空白,获得了山东省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软地层条件下综放采煤上限技术,被山东省科技厅授予科技进步三等奖;


     软岩矿井煤层底板承压含水层治理技术,获得山东省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而在今年4月27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中国煤炭十大科技成果中,龙矿的《龙口矿区海域采煤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基于防爆工业以太网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两项成果入列,全国煤炭十大科技成果。在全国第六次煤炭科技大会上,集团公司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中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正在阔步前行的龙矿人充分认识到科技进步对龙矿安全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尽管科研经费紧张,但龙矿集团对科研经费提取却毫不吝啬。2005年,龙矿集团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有1、2亿元用于支持海下采煤技术研究,先后完成了海下采煤防治水研究、海域首采面试采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及应用等多项研究,为国内第一个海下采煤工作面的试采成功创造了条件。
 
文化浓郁龙矿长治久安


    年轻的企业只考虑赢利,成熟的企业则将文化创建作为温馨家属、愉悦员工的“强势载体”。


    挂牌不过三年的龙矿说起来真的很年轻,但这里的企业文化创建却闻名遐迩,更可贵的是,这种企业文化已融入龙矿一万五千多名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成为支撑他们奉献龙矿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2003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之初,就开展了以“学习型企业”和“建塑企业文化”为主题的双建塑活动,为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做大做强,源源注入激荡澎湃的动力。


    他们认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营造鼓励人干事、支持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使广大员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要以稳定保和谐,以发展促和谐,以创新推和谐,以公正求和谐,以优秀的企业文化育和谐,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统一。


    于是,视觉识别系统开发、推广、普及开来,这凝练着龙矿的企业理念,体现着龙矿的企业精神,以鲜明的特色传达了龙矿人的追求。


    积极推广的6S和REM精细化管理、“星级员工”动态管理,以及所搭建的四个平台,构架的六个机制,实施的八项工程,营造了共谋和谐、共谋诚信、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员工的创业激情,推动了企业快速高效运转。


    昔日脏、乱、差的井口边,以靓丽的文化风景,成为了展现龙矿企业文化的亮点,洋溢矿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
    在翠绿掩映的小恒河边,在海风拂面的渤海湾畔,龙矿集团营造了文明舒适的和谐家园。


    以这样的员工队伍当然可以创造出明星区队、明星工程,以这样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自然可以获得社会的信任、公众的认同;也赫然地树立了一个强聚合力的龙矿品牌。


    三年以来,龙矿集团连续保持了山东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并先后荣获“首批烟台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山东省企业文化成果一等奖”、“省管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信用AAA级企业”等荣誉称号, ““中国守合同、重质量、讲诚信典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则使龙矿品牌全国叫响。


平安和谐支撑新龙矿


    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矿区秩序安全稳定,人际关系友好和谐。这是宋子安上任伊始规划的“平安和谐龙矿”的美好愿景。三年过后,这个目标正在一幕幕、一页页地向人们展现。


    在龙矿,最有发言权的是员工,一万六千多名员工通过他们自己选出的员工代表,行使着在龙矿当家作主的权利,这是龙矿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龙矿集团领导层认为,员工群众是建设和谐企业的主力军,建设和谐企业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员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这样,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一步步增强。


    在龙矿,一万六千多名员工通过集团公司为他们制定的全面平等协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集体合同建制率、覆盖率、工资协议履约率都达到了100%;层层建立厂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健全了厂务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维护了员工合法权益;在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中,7个改制单位的改制方案、员工安置方案全部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并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以人为本,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上至集团领导,下至一线工人,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打造百年强大龙矿。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发挥,饱含着集团公司领导的心血和汗水。三年来,集团领导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畅通民情传递渠道,健全互保联保网络,完善扶贫解困体系,坚持不懈地为员工群众办新事,做实事,解难事。仅2005年一年,集团领导就走访慰问困难员工123户,发放救助金76万元;建立了“董事长助学基金”,发放助学金17800元,救助困难在校生31名。各单位先后投保217.7万元,为12844名员工购买团体意外伤害险和住院险,为14324名员工办理职工补充保险。


    三年来,龙矿集团突出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稳定和思想政治工作,集团领导再忙再累,也对事关员工生产特别是生活的问题亲自处理,将各类苗头性问题解决在了基层。在2005年集团公司受理的员工来信来访143件次中,结案率达到了98%;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35%,破案率由2003年的45%提高到83%。


    在龙矿集团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平安和谐的现代化矿区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建设和谐的小康矿区。龙矿集团领导一班人认为,“和谐”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人们的美好追求。建设“和谐矿区”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是造福企业员工的战略任务和目标。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必须坚持以改革求和谐,以和谐促改革;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以稳定求和谐,以和谐促稳定,真正做到以和谐为核心,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创造龙矿的和谐文化,塑造龙矿员工和企业的新形象。


    安全是发展之本,安全是幸福之源!渤海一次次用惊涛骇浪拍打着年轻的龙矿,成就的是龙矿人打造长治久安现代化煤矿的伟岸身躯;飓风暴雨一次次掠过前行的龙矿人,成就的是龙矿乘风跨越、不懈追求的安全意念。矗立在龙腾云宵的海岸线,龙矿的身躯如磐石般稳健!稳健的龙矿正以坚实的脚步迈向彩霞满眼的明天!

  编辑: 刘贇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