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旅游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新闻>新闻专题>北园“双快”路特别报道>特别报道
站内搜索:
“真不错,感觉就是不一样!”
2007-10-30 08:40:00 作者: 

  西起二环西路,东至电建路,建成后的北园大街,注定要在济南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全长13.02公里,批准立项总投资高达44亿元,北园大街成为济南历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一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对这样一条路的关注和追踪,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
  北园大街规划设计道路标准段红线宽60米,匝道落地处、主要交叉路口段红线宽70米。高架桥梁采用整体式大弧形底面的连续箱梁,标准段全宽24米,双向六车道。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改建地面道路总面积129.6万平方米,改造地面桥梁8座,同步建设快速公交(BRT)及交通管理设施;新建高架桥梁11.55公里、总面积36.3万平方米。
  在市民开放日里,生活日报社区对话第30站走进了即将通车的北园大街。这是一次特殊的“对话”,建设者们都在紧张地进行着最后的施工,我们的社区记者穿行在他们中间,把最新的工程进展告诉关心北园大街的居民,也把市民们的想法搜集起来,反馈给辛苦的建设者们。为了这条济南市有史以来最大的路,我们一起在努力。


北园高架桥漂亮的弧线令济南市民心动不已。(记者 邱志强 摄)

面对宽阔的路面,前来体验的市民个个满面笑容。(邱志强 摄)

  “本来想找个人和我一块儿,又怕人多不愿走到头,吃完中午饭就自个出来了。”住在东泺河附近的王德安老人已经70岁了,从报纸上看到北园大街向市民开放3天的消息后,他就坐不住了。10月29日上午,王德安蹬着三轮车,带个小马扎,从电建路一直骑到黄岗路,总共用了一个多小时。
  王德安每天都在家门口看见高架桥,也经常上桥转转,就是不知道最后通到哪儿去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不走到两头看个究竟,心里总是个事儿。
  “以前没修好,不能骑三轮车,我试着往东走,最后都到了全福立交桥,走过好几个来回。去一趟得3个多小时。现在允许参观3天,我再到西头看看,以后通车了,可就没机会了。”王德安慢慢悠悠又沿着南侧通道返回去了。
  虽然桥上冷风阵阵,但刘桂林骑着自行车满头大汗、兴致勃勃地“逛空中走廊”。他住在段店附近,听说北园大街高架桥修好了,允许参观,29日早上9点就骑着自行车从家里赶过来,从黄岗路口上桥后,走走停停,一直骑到全福立交桥附近,还在那里吃了顿中午饭,然后又上桥兜了回来。
  他笑着冲记者一摆手:“真不错,感觉就是不一样!”
  20岁的张旭是骑着山地车上桥的,他是一家电器公司的员工,29日正好休班,上午在家美美地睡了一觉,中午就从洪家楼直奔全福立交桥,一路沿桥跑到了黄岗路,看到记者拍照,一招手,“北园大街修了一年多,终于要通车了。给我拍张照片,留个纪念吧。哈哈,走完一圈,感觉是一种幸福,有了这条路,济南更有魅力!”
  谢汝轩是济南市锅炉厂的退休工人,自从高架桥修到家门口以后,就经常和家人上桥转转,站在这里他能看见匡山、华山、药山、腊山。最近桥上的路灯又亮了,晚上来看夜景。29日,他和老伴带着3岁的小外孙,又来看看新面貌。
  策划:生活日报济南记者站 版式统筹:张峰 专题采写:社区记者胡永庆 赵国陆 朱頔 殷宝龙 韩宇明 王帅军 刘玉波

编辑: 解西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