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旅游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新闻>新闻专题>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山东建设大家谈
站内搜索:
全面实施三种劳教管理模式 努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2007-09-18 16:25:00 作者:济南市劳教所党委书记、所长 刘永浩 济南市司法局研究室 尚庆忠 大众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对当前推进劳教管理工作改革、推行三种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施三种管理模式,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对违法行为矫治工作作出的有益探索,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我们应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促和谐,全面实施三种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教育矫治工作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一、坚持以提高矫治质量为中心,充分发挥三种管理模式在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中的作用。安定有序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实施三种管理模式,是提高劳教工作教育挽救质量的重大改革,有利于更加科学地矫治劳教人员的违法行为,更加有效地把劳教人员教育矫治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实施三种管理模式中,应始终坚持以提高矫治质量为中心,注重抓好“五化”建设:一是教育环境校园化。牢固树立“环境育人”的理念,加大场所绿化美化力度,取消围墙内不必要的安全设施,取消一些空泛的宣传性标语口号,悬挂名人名言、人生哲理、警言警句,营造校园化、花园式的矫治环境和文化氛围。二是教育设施现代化。按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建设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教学矫治、习艺劳动、文体活动等教育设施,创造设施完备、设备先进、功能现代的良好教育矫治条件。三是教育形式课堂化。建立专职教师队伍,健全政治、文化、技术、心理咨询等专门教学机构,制定与三种管理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计划,确保课堂化教学人员、时间、内容和效果“四落实”。四是教育手段科学化。注重发挥心理矫治的作用,高标准建立心理矫治中心,配备具有国家职业资格的心理咨询师,完善心理矫治工作制度,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健全劳教人员心理矫治档案,深入开展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等矫治活动,不断提高教育矫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五是生产劳动习艺化。积极开展习艺性劳动,注重引进适合劳教人员劳动习艺的生产项目,为劳教人员提供充足的习艺劳动岗位,使劳教人员掌握一技之长,为解教后就业打好基础。我所在实施三种管理模式中,狠抓了“五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挽救质量明显提高,所内改好率达到98%以上,月违纪率低于0.1%,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场所秩序持续安全稳定,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坚持以落实处遇区分政策为导向,充分发挥三种管理模式在激发劳教工作活力中的作用。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增强社会活力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作为劳教机关,要用新的和谐稳定观和绩效标准来检验工作,不仅要看劳教场所是否安定有序,而且要看劳教场所是否充满活力。因此,实施三种管理模式,应抓好区别处遇这个关键环节,在全所形成教育矫治激励机制,使劳教机关充满活力。为此,应按照司法部劳教局《劳动教养人员三种管理模式实施办法(试行)》,分别设立封闭式管理大队、半开放式管理大队和开放式管理大队,对三种管理模式人员实行“分开管理、区别处遇”。在管理处遇上应重点落实好“六个明确区分”:一是明确区分活动娱乐处遇。从封闭式管理到开放式管理,自由活动范围依次增大,每周准予进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中心的次数逐步增多。二是明确区分住宿就餐处遇。从封闭式管理到开放式管理,每间宿舍人数逐渐递减,住宿条件逐步改善;就餐区域明确分开,半开放式和开放式管理的劳教人员每周可以适当加餐,同时根据个人需要可以进行选餐。三是明确区分会见处遇。从封闭式管理到开放式管理,在会见次数、会见时间、会见范围、会见方式、亲情就餐、亲情住宿等方面逐步放宽条件。四是明确区分自由通讯处遇。封闭式管理的劳教人员每月可与亲属通话一次,半开放式管理的劳教人员每周可与亲属通话一次,开放式管理的劳教人员与亲属通话的次数和时间不作限制。五是明确区分准放假处遇。对封闭式管理的劳教人员不予准放假;半开放式管理的劳教人员如遇特殊情况,经批准可适当准假,但要严格控制;开放式管理的劳教人员可以周末回家探亲或每月放假一次。六是明确区分所外执行处遇。晋升到开放式管理等级、符合条件的劳教人员,经批准后可所外试工、试农、试学、试商。我所由于严格落实处遇区分,彰显了劳教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劳教人员普遍反映:“实施三种管理模式,表现好坏处遇区别明显,大家有盼头、有奔头,气更顺了,改正罪错的自觉性更高了。”


  三、坚持以刚性计分考核为手段,充分发挥三种管理模式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命题,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和保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必须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劳教机关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归根到底要靠公正执法。在实施三种管理模式中实行计分考核,将日常管理工作细化、量化,有利于公平、公正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劳教机关应着眼于和谐、致力于和谐,在实施三种管理模式中抓好“四个严格”,从严计分,从严考核,确保公平公正。一是严格计分考核标准。严格贯彻落实司法部劳教局计分考核规定,在每日基础分上,必须严格把握遵规守纪、教育学习、习艺劳动、生活卫生四个方面的要求,严格核定10分的日基础分;在奖分上,严格按照司法部劳教局《计分考核办法(试行)》第十五条规定的13种情形,给予相应的分值奖励;在罚分上,严格按照司法部劳教局《计分考核办法(试行)》第十六条规定的15种情形,从基础分中扣除相应的分值。二是严格计分考核管理。把计分考核作为基本管理手段,严格落实干警直接管理制度,坚持从劳教人员一日行为规范抓起,紧密结合“三大现场”管理规定,及时对劳教人员的现实表现计分考核,为适用三种模式管理和实施奖惩提供客观公正的执法依据。三是严格计分考核程序。劳教所成立考核奖惩审批委员会,大队成立考核小组,负责计分考核、晋降级和奖惩工作的审核、审批和呈报;严格执行现场管理干警、大队、劳教所计分考核权限和程序,每月公示一次计分考核结果,实现计分考核的规范化。四是严格计分考核监督。坚持考核劳教人员与考核干警相结合,将干警执行计分考核的情况纳入“干警日常管理规定”,纳入每月、季度、年度目标管理,纳入晋职、晋衔、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从严考核监督计分执法工作,为顺利实施三种管理模式提供有力保障。从我所实行计分考核的实践看,劳教人员普遍反映,计分考核“公开、透明、人人有数”。劳教人员亲属普遍认为,实施三种管理模式,考核晋升更加透明了,干警执法的随意性减少了,教育挽救方式更加科学了,他们比以前更放心了!


  四、坚持以依法文明管理为保障,充分发挥三种管理模式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作用。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过程,就是有效地尊重与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过程,也是不断促进和谐的过程。因此,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实施三种管理模式中,必须狠抓严格执法、文明管理,不断提高劳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一是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干警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切实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建立并落实劳教警察岗位练兵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干警队伍的综合素质。继续把“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引向深入,积极开展创建规范化大队活动,使干警的执法行为更加文明规范。二是依法维护劳教人员合法权益。加强与法律援助机构的协调,设立劳教人员法律援助工作站,定期请法律援助机构的律师来劳教所为劳教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对于严重危害劳教人员合法权益的案件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实行执法管理听证制度,设立听证室,对劳教人员不服考核奖惩、晋降级结果的进行听证。严格执行劳教警察“六条禁令”,严格规范干警文明用语,坚决杜绝打骂、体罚、污辱、虐待劳教人员,维护好、实现好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大力加强执法监督。全面推行所务公开,公开执法规定和执法结果,严格实行劳教人员解教前谈话制度、亲属会见后评议制度和所长接待日制度,建立健全劳教干警执法档案,劳教所纪检监察部门和驻所检察室全程参与三种模式动态管理,确保三种管理模式依法健康实施。我所自实施三种管理模式以来,在推进依法治所、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被司法部评为“全国监狱劳教系统文明执法先进单位”,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省级文明机关”,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廉洁勤政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编辑: 杜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