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济南背影 > 图片报道

郑板桥与曲水亭街

2006-11-19 08:19:05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曲水亭局部


  杨柳掩映下的曲水亭河


  好像是江南水乡


  这里就是原来曲水亭茶社的位置

 

  文/片本报记者尹玉涛郭斐
  现在,最能体现老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特色的老街莫过于曲水亭街了,而在曲水亭街上曾经有一栋濒水敞亭,名为曲水亭茶社。在这个亭子中,曾悬挂着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题写的楹联。同时,与曲水亭河水脉相连的大明湖及附近水域以荷花美景著称,郑板桥为此还写过一首咏济南荷花的名诗。
  老街巷不闻茶社棋声
  11月14日下午,记者从泉城路中段向北,沿着珍珠泉宾馆西墙边的西更道街走了10分钟左右,一处晶莹清澈的泉水便迎面而来,这就是著名的刘氏泉,也就是曲水亭街的最南端。从这里向北,一条长约500米的小街直通大明湖路。大明湖路的北侧,就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的大明湖。在这条小街的东侧,珍珠泉群和王府池子汇聚的泉水潺潺北流,形成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水不涨不涸,水中小草摇曳,鱼虾戏游。河岸由青石砌成,两岸杨柳垂阴、花木扶疏,岸边有五六个正在洗衣裳的妇女。几座小石桥横卧于小河之上,并直接通往岸边人家的门口。在这条街的两边,一处处古朴典雅的四合院建筑与溪水、小桥相映成趣,这条街就是最能体现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曲水亭街。
  轻敲曲水亭街35号小院的木门,82岁的郑滋田老人缓步而出。当问及老人曲水亭茶社在哪里时,在此居住了30多年的老人告诉记者,他曾经记得在曲水亭街中段河岸的东边建有一处茶社,应该就是曲水亭茶社,茶社内有卖茶的、下棋的,很是热闹。可惜茶社在上世纪60年代被拆掉了,现在整条街上已经找不到茶社了,只是在街的的北段上新建了一个“曲水亭”。
  至于郑板桥题写的那副茶社楹联,“那恐怕得上文物店里去找了!”郑滋田老人的话里带有几丝遗憾。
  沿着曲水亭街向北再走上5分钟,就来到百花洲边。在百花洲的西南角有一个仿古的红色小亭子,亭子有3米多高,有几级台阶上去,可以看到百花洲水面与曲水亭街的风景。亭子上面挂一块牌匾,牌匾上写有“曲水亭”三个大字,为徐北文先生所题。下面两旁还有一副让人一看便神清气爽的对联:“荷香送爽棋声韵,曲水流觞雅士情。”
  旧风景追忆曲水流觞
  对于曲水亭街的历史,济南泉水专家李世欣介绍说,清代的曲水亭街南有起凤桥,北有百花桥,河岸边有一栋濒水敞亭,门前有一座小石桥,三面轩窗,四壁挂满字画,名为曲水亭茶社。在这亭子中,就曾经挂着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题写的楹联:“三椽茅屋,两道小桥;几株垂杨,一弯流水。”生动地描绘了这一带的流水、小桥、亭榭和溪边建筑的迷人景象。
  唐朝以前,珍珠泉群和王府池子附近的泉水濯缨湖,与大明湖舟楫相连。到了宋代,濯缨湖大部分水面沉为陆地,仅剩一条河流通向百花洲,并注入大明湖。宋代以后,因此处近邻县衙和府衙,周围建了饭庄、旅店、药铺、戏班等,变成了旧城的核心,热闹非凡,《老残游记》中所写的蓝呢轿子、红缨帽子流汗奔走的街景即指此处。郑板桥楹联中的“三椽茅屋”,是指在原敞亭旧址上改建而成的坐东朝西的三间茅屋;“两道小桥”,大概是指曲水亭河上的鹊华桥和百花桥。
  曲水亭一带由于泉溪湖水景色优美,历来是文人雅士休憩赏心游乐之地,想必当年郑板桥也曾到此一游。当时,“曲水流觞”便是文人名士诗酒唱和取乐的一种游戏。人们坐在曲水亭边弯弯曲曲流淌的小河两旁,用觞杯盛满酒,放在托盘上,然后将托盘放在流动的水面上。托盘顺水漂至拐弯处,往往停顿一下。这时,坐在旁边的人必须端起托盘上的酒杯,一饮而尽,而且还要随口吟诗一首。如诗作不佳,还要再罚饮一杯。这种诗酒盛会,一直流传到清代。
  资料记载,从前,曲水亭茶社里备有围棋、象棋,当时济南的围棋名家多盘桓于此,成为弈棋高手们决胜的场所。所以,与郑板桥的楹联相对应,曲水亭茶社里还曾悬挂着这样一副生动有趣的楹联:“忙里偷闲,下盘棋去;闹中取静,泡碗茶来。”
  时至今日,随着时间的流逝,曲水亭街早已不见了当时的景象,呈现在记者眼前的只有潺潺的流水还在日夜不停的流淌着,仿佛在追忆着消逝的岁月。
  游美景妙写济南荷花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郑板桥出生在一个破落小地主的家庭中,3岁时母亲病故,靠乳母抚养成人。青年时代,家境贫苦,靠卖字画维持生计。乾隆元年,44岁的郑板桥才考中进士,7年后被派往范县任县令。4年后,又调任潍县知县。61岁辞职归故乡,重操卖画旧业。总计这一生,他在山东度过了近12年的官宦生活。有关曲水亭茶社的这副楹联,便是他在山东做官时所题。
  郑板桥在山东任上时,曾多次来到济南。其间,济南秀丽的水色山景让他流连忘返,也让他留下了许多描写济南的诗篇佳作。除了曲水亭里的这副楹联外,与曲水亭河水脉相连的大明湖及附近水域的景色也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为此,他还写过一首赞美济南荷花美景的名诗———《题高凤翰荷花图》:
  济南城外有池塘,荇叶荷花菱藕香。
  更有苇竿堪作钓,画工点染入沧浪。
  苇花秋水逼秋清,画舫江南旧日情。
  最是采莲诸女伴,髯高风郑笑呼名。
  这首诗是郑板桥给好友、清代著名书画家高凤翰的画作《荷花图》写的题诗。从这首诗的描述中,可以领略到的是一幅济南古时的芙蕖景色美图。古时的济南以大明湖为主体,连接着城外难以数清的池渠水塘。秋日,这众多的池渠水塘红颜出水,绿衣并展,散发出阵阵菱藕清香;更有岸边的钓者,风起的沧浪,游动的画舫……如此如诗如画的宜人景色恰似南国一般,无怪乎诗人会夸张地说连水上的采莲女也曾经相识,能够呼出姓名来了。
  相传高凤翰也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与他友情最笃,民间有“高郑一家”之说。高凤翰晚年生活窘迫,幸得郑板桥所赠十二两银子,才解燃眉之急。当时,高凤翰画《荷花图》,郑板桥为画题诗,以追述二人同游亲密无间的情形。

 

  编辑: 栾晓磊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