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济南背影 > 最新报道

王尽美与东流水街111号

2006-10-01 09:03:38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王尽美早就是大家熟悉的著名人士。1921年7月,他和邓恩铭以济南共产主义小组代表的名义赴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85年过去了,在垂杨掩映的五龙潭公园的东南角,记者寻访到了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东流水街111号。
 

 

  文/片记者郭斐尹玉涛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王尽美早就是大家熟悉的著名人士。1921年7月,他和邓恩铭以济南共产主义小组代表的名义赴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85年过去了,在垂杨掩映的五龙潭公园的东南角,记者寻访到了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东流水街111号。
  月牙泉边找寻东流水街
  9月22日下午2:00,记者从五龙潭公园的南门走进公园内,泉水垂柳迎面而来,一下子便觉得神清气爽。向东南走上约100米,路过一处淙淙之泉,便来到了一个开阔的小广场上。只见广场北侧竖立着王尽美和邓恩铭烈士的雕像,雕像高约5米,四周鲜花翠柏围绕,生出一股肃穆之气。
  “雕像左边位置靠前的是王尽美,右边稍微靠后的是邓恩铭。”五龙潭公园管理人员董大鹏告诉记者。在雕像上,还镌刻着董必武同志1961年8月21日追忆王尽美的一首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小广场的南面,就是著名的月牙泉了。只见在泉池的中间,立着一块蘑菇状的太湖石。泉池里的水很清冽,可清澈见底,数十条红色锦鲤正在水中悠闲地游来游去。泉池的北岸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东流水街旧址”的字样。
  “这里就是东流水街的旧址,泉边的那座旧楼就是当年王尽美工作过的地方!”董大鹏指着月牙泉西侧的一栋小楼说。这座小楼大门朝东,是一栋两层的青砖灰瓦的小楼,门楣上印的门牌号—“东流水街111号”分外醒目,红色门框上的油漆痕迹斑驳,一股轻微的霉味弥漫在空气中。
  走进大门,一个小院子迎入眼帘,小院子的东、西、南三个方向各建有二层的楼房,并连成一体。其间,东侧有外楼梯的小楼明显比西侧、南侧的建筑年代久远,这里也就是进门前看到的王尽美当年的工作之处。院子的中间有一个泉池,北侧是接着长廊的仿古亭子,有几位工人正在对亭子进行修葺。
  董大鹏介绍说,这个院子现在叫做尽园,是为了纪念王尽美同志而命名的。西边接长廊的仿古亭子,是立在古温泉水中的美铭亭(取王尽美、邓恩铭名字中的“美”、“铭”二字命名)。
  美铭亭旁追忆峥嵘岁月
  站在尽园这个幽静雅致的小院子里,记者注意到,除了与北侧的美铭亭在建筑风格相互呼应外,与连在一起的西侧、南侧后来修建的其他楼体相比,王尽美当年工作过的小楼则显得卓尔不群,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个前来观看的游客。其间,一道略显陡峭的楼梯、几扇尘封已久的小窗户、满墙爬着的五叶地锦、青砖灰瓦中凝聚的厚重历史,都让这座小楼泛出迷人的光彩。
  记者沿着楼梯拾阶而上,来到这座小楼二层的门前。门边墙上刻着的几行字特别醒目———“中共山东省领导机关旧址,1925—1927”。透过窗户,记者看到这是一个只有八九个平方米的小房间,里面按照当年的原貌摆了一把八仙桌和两把椅子。正想推门而进,却见红色木门上已经上了一把铁锁,铁锁锈迹斑斑,看来是有许久没有启用过了。
  这栋小楼的二层就是当年中共山东省的领导机关的旧址,那为什么王尽美选择这里作为办公地点呢?
  “东流水街当时在济南是很繁华的一条商业街道。”董大鹏告诉记者,此处泉水众多,潺潺泉水汇集向东流入西护城河,故名“东流水”。这里四周风景优美,游人众多,便于隐蔽。同时,上世纪20年代这栋楼的一层是个药铺,四周都是低矮的居民平房和四通八达的街巷,门前就是熙熙攘攘的东流水街。万一有人来抓捕,便于混在闹市中逃离。此外,当时这里除了这栋小楼外都是平房,小楼也成了当时此地的唯一制高点,在二楼可以方便地观测四周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党组织可以迅速地从离这里不远的西城门疏散转移。因此出于安全考虑,党组织决定设在这里办公。
  在这栋小楼上,王尽美、邓恩铭等同志先后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山东早期共产党员鲁伯峻等人,曾在这里举行入党宣誓。1925年前后,党中央派任弼时、邓中夏等来山东视察工作,也在此居住。
  “这里在1977年就列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董大鹏介绍说,这栋小楼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呕心沥血可叹英年早逝
  已经是下午3:00了,王尽美曾经工作过的这栋小楼沐浴在柔和的阳光下,与公园外新建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历史和现实这时似乎融合在一起,王尽美的音容笑貌也向我们一步一步走近。
  史志资料记载,王尽美(1898~1925),原名王瑞俊,字灼斋,生于一个佃农家庭,家境十分贫寒,8岁起给地主的孩子“陪读”。1918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0年秋,与邓恩铭等人先后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是主要负责人。
  1921年7月,王尽美和邓恩铭代表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其他代表一起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回到济南,担任中共山东区支部书记。在他的领导下,青岛、淄博等地相继建立了党的地方组织。
  根据党的决定,王尽美于1923年10月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努力促进国共合作。1924年1月,以山东代表的身份去广州参加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底,受孙中山约见。1924年10月曾染肺结核但仍忘我地为革命奔波,1925年4月回山东后病情恶化,不幸于8月19日与世长辞。
  在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之中,王尽美是第一个离开人世的。他虽然只有27年的短暂生命,却为山东地区的建党起到了奠基作用,在上海以及在北方的工运中也留下了英雄的足迹。据说,他是在出席中国共产党“一大”时由王瑞俊改名王尽美的。
  王尽美是一位富有鼓动力的宣传家,在组织罢工的时候,他拿条板凳一站,即席发表演说,把革命道理说得一清二楚,工人们心中顿时豁亮。他擅长绘画,在一次纪念马克思诞辰时,他花了一夜工夫,便用炭笔画出一幅一米多高的马克思像,翌日高悬于会场中央。他的书法也不错,写标语、写游行横幅颇为拿手。他能演奏各种乐器,不论是琵琶、二胡、三弦,还是笛、笙、箫、唢呐,他都会。他的诗也写得不错,曾在历下亭写过一首流传颇广的诗:“无情最是东流水,日夜滔滔去不停。半是劳动血与泪,几人从此看分明。”


  王尽美的老照片


  旧楼与高楼形成鲜明的对比


  王尽美与邓恩铭的雕像

  编辑: 栾晓磊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