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济南背影 > 最新报道

风雨沧桑——馆驿街

2006-12-24 10:21:06
   
 

  文/片 本报记者 郭学军

津浦铁路管理局旧址

  刚到济南的人们,经常对市区一些街巷的名字感到很是特别,甚至有几分古怪。如果不了解它们的历史,确实很难想象它们“怎么会叫这么一个离奇的名字”。位于经一路和经二路之间,连接顺河街和纬一路的馆驿街,就是其中的一例。

  历史已有几百年

  12日上午,记者来到馆驿街。从东头向西望去,该街东西长度大约300米,街面非常狭窄,仅能容纳两辆小型机动车并排通过。街道两边是一家接一家的小商店,许多店都是前店后厂,现场生产制作各种铁器、编织品、民用小型炉具以及一些小五金产品等日常用具。有的店主可能为了招揽顾客,直接在门口摆起了小作坊,现场加工制作各种小商品。“别看街道不起眼,要说起它的历史,据说已有五六百年。”同行的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铭介绍说,就是这条不起眼的小街巷,当年曾是连接老城与商埠的手工作坊商业街,是济南西部的交通要地。
  李副所长讲,《续修历城县志》里记载,馆驿街“北走燕冀,东通齐鲁,为济南咽喉重地。”其实馆驿街,原名叫官驿街。是因为从明朝开始,官府在这里设立驿站,而驿站是当时传递公文或接送往来官员小住、换马的地方。之所以现在叫做“馆驿街”,是因为明清时这条街上有了济南最大的驿站后,逐渐又有了马车店,和客栈以及旅馆,这街名也便逐渐被称作了“馆驿街”,一直延续到现在,而其本名已被许多人忘记。

  生意兴隆曾经辉煌

  “原来历史上这里曾经是驿站所在地?”听过介绍,记者走在街上,看着两旁破旧的老宅,似乎想象出当时这条街上飞马奔驰,急送公文的情景。据了解,济南开商埠以前,从旧城西门出入西圩城都要走永镇门,过迎仙桥(后改称英贤桥),穿行馆驿街。人们西赴中原地带,北过黄河进京赶考,迎送高官等等,也都要途经馆驿街。那时济南城西关外一片荒芜,只有馆驿街及南邻的丁家崖和魏家庄有些人烟和几条小路。
  后来到了清朝末期,铁路畅通,航运兴盛,驿夫、驿马用得越来越少。尤其到了1906年,济南设立山东邮政管理局,原馆驿站便彻底废除,此街的驿站功能也就逐渐消失,而商业功能却日益显现。后来商埠开埠后,这里南通经二路和魏家庄等地,西至纬一路和火车站,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有了人气,这里的店铺也开始增多。有些店铺像马车套具、油灯马灯、麻袋绳索等还多少带有些原来驿道的影子。其他商品还有五金、农具、篓筐、苇席、黑白铁器、竹帘编织、玻璃琉璃以及日用百货等等。
  “当时这里最红火的是黑白铁生意。”当记者来到一家正在加工铁器的摊点门口时,遇到街上的老住户刘大爷。他介绍说,原来这里虽没有太知名的字号,铺子也比不上附近的剪子巷和普利门的那样招眼。但这里店铺相对集中,经常是加工好的各式黑白铁器具,从屋内一直摆到路边,景象比较壮观,很吸引人的眼球。因此,这里的生意也就比较红火。他讲,解放初期,这里还有几家传统的铁匠铺,后来成立了济南市黑白铁集体合作社。现在街上的铁器铺大约仍有几十家,但大多数采用了电动切削和机械制造,生产效率和传统的手工制作相比已大大增强。
  昔日馆堂大都消失
  走到馆驿街27号,一座别致的西式两层青砖小楼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只见小楼二层以上的青砖结构基本完好,保持着原来的风格,只是窗户已经破旧,下部一层砖墙的外壁已经有所改动,一层房间成了店铺。“这座小楼原来是街上的一座教堂,后来改成了居民使用,光我们家就在这里开店铺20年了。”女店主介绍说,她听老人讲,20世纪初期,这条街附近的庙宇和楼堂馆所很多,也给馆驿街增加了人气,但现在这些建筑大都没有了。
  据记载,当时连同毗邻的居仁街、影壁后街,附近共有庙宇六七座。再就是会馆多,尤其是阴会馆比较多。光馆驿街上就有江苏会馆和河南会馆两座,另外,还有位于南圩子门里的奉直会馆等都是阴会馆。一些外乡人死后不能马上运回原籍,就暂时安置在阴会馆里。有时候,一些乞丐也会跑到阴会馆里借宿。据说有一年,一个乞丐在江苏会馆里借宿时点火取暖,结果引发火灾,会馆棺木焚毁,场面非常悲惨。
  “历史上还有一件关于停放灵柩的趣事。”李副所长讲,据有关资料记述,1932年9月3日,祸害齐鲁百姓的军阀张宗昌在济南火车站被刺身亡。张死后,全济南城没有一家棺材铺愿意卖棺材给他用。无奈,当局只好将其尸体移放到安徽会馆。但济南老百姓知道后,纷纷扬言要烧尸毁祠。安徽籍的士绅闻讯后,也纷纷致函抗议。会馆方面见此情景,担心因此受牵连而遭殃,只好令张的家属移尸别处。
  “当年人们对阴会馆还是相当避讳的。”李副所长讲,据说当时馆驿街两处阴会馆附近,一到晚上便行人很少,整条街都显得阴森森的。但不管会馆的功能如何,它的出现却代表着近代商业的发展和繁荣。也正因为济南老城里曾有这些会馆,才能让我们对明清时代济南的经济和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百年洋楼历经风雨

  记者边看边问,不大一会儿,就走到馆驿街西口。这时,街口正西面一座典型的德国式洋楼便映入眼帘。只见这座西洋建筑墙体呈黄色,红色屋顶,坐西朝东,正好面对着狭长的馆驿街,大门上方牌匾写着“江宁府酒楼”字样,整体建筑仍保持着原来的风貌。“这座德国建筑是津浦铁路管理局旧址,在其出现之前,这里曾是十王殿的旧址。”李副所长介绍说,现在已很少有人能说得清当年十王殿是个什么模样,以及十王殿里塑的“王”到底是哪些人物,但“十王殿”的名字在老一代济南人心目中还是印象比较深的,以至于这座洋楼建成很长时间后,人们仍称呼其为“十王殿”大楼。
  李副所长介绍说,该建筑始建于1904年,1909年建成,已有百年历史。最初曾作为津浦铁路管理局的办公楼,后来成为津浦铁路宾馆。据记载,1922年10月,著名学者胡适来济南时曾小住于此,对此印象颇好。胡适在日记中写道:“这家宾馆,开张不久,建筑还好,陈设也很好,在北京只有少数可比得上它。”由此可见,当时该建筑的规格在全国来看,也算得上首屈一指的。
  “该建筑是济南现存的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德式建筑之一,没有毁于战火,实在值得庆幸。”李副所长说,在1937年日军占领济南后,这里曾成为日本人的特务机关驻地。抗战胜利后,这里一度成为国民党警备司令部所在地。解放后,这里曾作为山东宾馆,后来成了部队的招待所。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是被产权单位当作酒楼使用。他慨叹地说,现在馆驿街上的老建筑有的已经损毁,有的已经改造,原汁原味的不是很多了。只有从一些幸存的老建筑中,才能隐约看出该街当年的辉煌。希望这些老建筑能一直保存下去,给以后的人们留下一些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


街上幸存的老教堂

馆驿街街景

  编辑: 李辉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