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建设新农村 > 头条

草里“编”钱

2006-09-06 09:05:33
   
 

  □霍丽娜 王吉灵 报道
  “你不要小瞧这没有成本的稻草原料,每天俺能纯赚30多元。”近日,滨州市滨城区郑家村农民崔加亭一边编着锅盖一边高兴地说。
  今年76岁的崔加亭是村里有名的能工巧匠,他看到过去人们当柴火的稻草、高粱秸秆、玉米皮如今成了垃圾,又拿起了年轻时干过的营生:编织面食囤子和锅盖。经过消毒处理的玉米皮、稻草编成锅盖后清香四溢,深受用户喜爱,现在产品远销到了河北、东营、淄博等地。
  看到稻草编锅盖能赚钱,四邻五舍的农民纷纷来拜师学艺,现在郑家村有30余户农民跟着崔加亭干起了手工编织,人均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杜宇飞 报道
  8月23日,杜大妈一边看着孙女一边用稻草加工花篮。
  在郯城县沙墩镇,当地农民利用麦秸、稻草、玉米皮、杞柳条等作为原料,加工成花篮、果盘、宠物窝等工艺品,畅销国内外。这种加工业简单轻松,许多老人也乐得投入其中,既充分利用了农村劳动力,又达到了绿色环保发展经济的目的。

  □蒋惠庆 报道
  9月3日,无棣县佘家巷乡前仓村的阚德英正在用茅草编制工艺品。
  近年来,该县不少精明的农民利用当地沟、渠、路、荒地边生长的茅草编织小工艺品,依托县内的工艺品出口企业远销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茅草摇身一变,就成了摇钱树。
  编辑: 栾晓磊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