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建设新农村 > 头条

文登家纺:从“铺天盖地”到“顶天立地”

2007-01-04 09:17:09 大众网_大众日报
   
  早在19世纪末期,手工绣花就在文登民间广为流传。经过多年发展,文登家纺行业已形成了以云龙、艺达、万得、同大、艺源等五大家纺集团为龙头,2000多家家纺企业组团发展的格局,产业销售收入150亿元,是山东省十大产业集群之一。2004年,文登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授予“中国工艺家纺名城”称号。目前,全市家纺产业已拥有2个中国名牌,3个国家免检产品,7个山东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产品外销美、英、法、德、日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本期话题:把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主持人:任松高彭辉(本报记者)
  特邀嘉宾:王亮(中共文登市委书记)

  背景

  早在19世纪末期,手工绣花就在文登民间广为流传。经过多年发展,文登家纺行业已形成了以云龙、艺达、万得、同大、艺源等五大家纺集团为龙头,2000多家家纺企业组团发展的格局,产业销售收入150亿元,是山东省十大产业集群之一。2004年,文登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授予“中国工艺家纺名城”称号。目前,全市家纺产业已拥有2个中国名牌,3个国家免检产品,7个山东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产品外销美、英、法、德、日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事件

  2006年12月8日,文登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截至11月底,文登市家纺企业发展到2086家。预计到当年年底,全市家纺企业可发展到2140家,家纺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3万人,销售收入可达156.3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2%。
  此前,文登于2006年1月7日举办过“工艺家纺品牌文化发展论坛”,9月7日举办了2006中韩(文登)工艺家纺博览会。“一个县级市,在一年内为一个产业举办三次大型活动,而且层次都很高,非常罕见。”一位北京来的记者感叹。

  点评

  任松高:家纺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产业升级。
  王亮:这是我们一直在探求解决的问题。要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家纺产业由铺天盖地的富民产业向顶天立地的支柱产业跨越,就必须巩固和强化产业特色,突出抓好产业扩张和产业升级。具体来说,就是要着手推进三个转变。一是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全面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家纺骨干企业先后投入近10亿元,引进了一大批国际最先进的电脑绣花设备,仅大型飞梭电脑绣花机就有180台,一台可替代1048名传统绣工。二是由生产管理型向经营贸易型转变。引导骨干企业由过去的重生产管理、重规模扩张,变为重研发、重销售,把主要精力用在产品设计研发、市场营销上,利用分布在城乡的劳动力来扩产增能,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三是由同质竞争型向差异发展型转变。目前,我们的工艺家纺产品已发展到床上用品、墙面饰品等3大门类、6大系列、280多个品种、4000多个花色花样,有的企业已走出文登到西部发展,有的企业已跳出家纺向原料生产迈进,形成了新的发展态势。
  彭辉:我们注意到,文登的家纺产品绝大多数属于终端产品,产业链不够完善。
  王亮:我们做过一项调查,文登家纺企业年需求原辅材料采购价值约60亿元。其中,布料、纱等原材料采购价值近50亿元,缝纫线、包装材料等辅料采购价值近5亿元,这些原辅材料绝大多数需要外购。我们认为这也可以是一个招商的机遇。2005年以来,市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规划建设了环山印染工业园、龙山、天福等家纺项目区,实行专业化配套,配备了项目服务中心,还专门成立了家纺产业招商办公室,目前已经引进了20多个家纺成品及原辅材料生产项目,其中一个是总投资达40亿元的家纺工业园及家纺国际贸易中心项目。下步,我们将再引进一批织造、印染、制线及包装项目,使家纺产业链尽快完善起来。
  任松高:文登的家纺企业已突破2000家,这标志着文登的家纺产业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新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王亮:对我们来说,突破2000家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下一步,我们要狠抓品牌建设,争创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把工艺家纺名城这个区域品牌进一步叫响。同时,我们要以建立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研发中心为目标,全面加快产品技术的创新步伐,促进家纺业向强势产业转型。到2010年,争取家纺企业发展到8000家,销售收入突破450亿元,把文登家纺产业打造成为世界家纺的制造中心、品牌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成为享誉世界的工艺家纺名城。

  编辑: 栾晓磊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