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建设新农村 > 相关评论

大众日报编辑部文章:王乐义的时代意义

2006-08-31 11:00:54
  □本报编辑部 
 

  王乐义,一位普通党员,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让许许多多认识和不认识的人赞叹、钦佩:
  没上几年学,却引领了一场中国大地上的“蔬菜革命”;
  没有成为富翁,却让许多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生活、工作在最基层,心里装的却是一个“大家”;
  ……
  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忠诚坚定的理想信念、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无私奉献共同致富的崇高品德、矢志不移埋头苦干的扎实作风、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党性原则,让我们在感动中看到了一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一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的风采。
  学习王乐义,深入探讨王乐义这个典型的时代意义,对于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一个典型的成长,总是与他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而一个典型的出现,其实就是这个时代主流诉求的生动映象。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个农民大国,一个农村大国。中国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农民居住在农村,主要从事农业,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所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1990年以后,农业发展进入徘徊阶段,农民增收缓慢。农民收入增长主要靠的是非农产业的收入增长,纯农业收入连续多年下降。而从农业普查资料分析,我国两亿多农户中62.4%为纯农(人均收入90%以上来自农业)。
  在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怎样进一步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从温饱向小康,进而达到共同富裕的跨越,已成为当前各方面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同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三农”工作,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让农民真正受益。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地围绕农民增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有的靠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有的靠区位优势,有的靠大力发展工业。与其他典型不同的是,王乐义走出了一条靠农富农的道路。他身处资源、区位、工业基础等并无先天优势的三元朱村,带领乡亲们在农业生产上挖掘潜力,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写下了壮丽诗篇。他的探索,更具普遍性;他的精神,在宏大的背景下更具非凡意义。
  (二)
  农民是农村的主要构成单位,是农业的主体。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振兴、农村发展、农民富裕,决定性力量是农民。因此,能否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成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面临的基本现实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不善学习。这其中有历史的、经济的原因。村干部作为领导者和服务者,同时也是广大农民距离最近的学习对象,他们的素质高低及其对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村民,影响到一个村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如果他们身上带有传统农民的陋习,不爱且不善学习,对新事物接受慢甚至有排斥感,就很难发挥导向作用,自身的先进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村干部要善于学习、自觉学习,通过学习成为新型农民,成为农民这个群体中的“先知先觉者”,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同时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学习,通过不断努力,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其掌握致富本领,找到致富门路,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格建设者。王乐义就是这样一个带头人。
  王乐义只上过四年学,但他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且持之以恒几十年。学习,使他不断进步,使他有了“绝活”,有了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本领。他带领三元朱村村民一起学习,亲自传授自己摸索得来的蔬菜种植知识,派村民到国外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开办“国际农校”,请国外的农业专家授课,开阔村民的眼界,培养自己的专家。学习提高了王乐义的素质,提高了三元朱村村民的素质,为三元朱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插上了翅膀。
  王乐义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既体现了当代新型农民的可贵追求,又为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做出了榜样。
  (三)
  当今世界是一个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的世界,是一个新事物、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世界,是一个拒绝墨守陈规的世界。面对这样一个世界,要求得发展,没有创新不行。
  农村与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纵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几乎每次跳跃性的进步都源自农民的首创精神。从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写下血书“包产到户”,揭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到山东诸城农民首创“公司+农户”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再到浙江义乌农民建起“中国小商品城”,实现小商品与大市场的对接,推动农村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农民的首创精神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基层群众推进改革的伟大进程,是农村改革二十多年来最基本的经验之一。
  王乐义的蔬菜大棚同样是创新的产物。在大棚种蔬菜、瓜果,使农闲变农忙,是观念的创新,也是技术的创新。从搞大棚蔬菜那天起,王乐义创新的步伐就没有停止过。一开始,他的5项技术创新解决了采光面、透光率、嫁接等难题;在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普及全国,蔬菜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他倡导开发无公害绿色蔬菜,实施品牌战略,实行标准化生产,最近又在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可喜步伐。拒绝固步自封、安于现状,执着于不断求新、求变、求发展,是王乐义创新精神的真实写照。
  当前,我们站在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起点上。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条崭新的道路,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尤其需要创新精神,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挥主动性、创造性,需要一大批像王乐义这样永不满足、保持旺盛的创新激情的带头人。
  (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实的分配关系、利益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在合理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也在侵蚀着一些健康的肌体,侵蚀着一些地方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王乐义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再现了伟大的党魂。
  “一村富了不算富、农民兄弟都富了才算富。”这是王乐义常说的一句话。在王乐义眼中,“家”是大家,“家”是国家。为了这个信念,王乐义没有把历经千辛万苦掌握的先进技术藏在家里,捂在村里,而是拖着做过癌症手术的病弱之躯,四方奔波,无偿传向全国,去做一名手持科技致富火炬的播火者。他无暇管理自家大棚,甚至把“乐义牌”蔬菜股份无偿捐献集体。胸怀全局,甘于奉献,时刻将最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王乐义这名普通共产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当地老百姓认可王乐义、欣赏王乐义,相识和不相识的外地群众爱戴王乐义、佩服王乐义,正是基于王乐义这种高尚的情操和无私奉献的人格魅力。
  正在进行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求每一名党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王乐义几十年来踏踏实实,身体力行,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面前树起了一道高高的标杆。
  (五)
  1978年,在三元朱村进行生产责任制改革,解决温饱问题;
  80年代末,开发“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开始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90年代中期,开发无公害绿色蔬菜,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当前,积极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重新规划村庄布局,谋划农村经济的新发展。
  面对发展的不同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王乐义总是能根据时代要求锐意进取。这种与时俱进的品质是他党性原则的生动体现。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历史,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穿全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思想束缚,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新境界;90年代初,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面对世纪之交的新形势,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科学回答了为何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问题,使全党上下进一步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自觉将发展的资源、力量更加有机地集中到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大利益和愿望的路径上来。可以说,与时俱进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创造性的内在动因,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前进的制胜之宝。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尤其需要像王乐义这样,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乘势而上,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六)
  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理想信念如同一面旗帜。树起这面旗帜,让它迎风飘扬,人们才能团结在一起,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当前,党员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最集中、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性,体现在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而奋斗上,体现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上,体现在为实现党的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中。王乐义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水有源,树有根,知党情就得报党恩!”几十年来,王乐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是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他才能够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才能够始终坚持“两个务必”,敢为人先,无私奉献;才能够自觉按党的原则办事,按制度和章程办事,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的困难、新的诱惑也会不断出现,用王乐义精神教育和激励广大党员,深入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齐鲁大地,典型众多,英才辈出。每一个典型的出现,都像一面火红的旗帜,引领人们阔步向前。王乐义也不例外。当前,一个向王乐义同志学习的活动正在全省展开。我们要深刻认识他的时代意义,准确把握他的精神内涵并发扬光大,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矢志不移,埋头苦干,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在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征途上书写新的辉煌。

  编辑: 李辉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