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科学发展看广东 > 最新报道

粤汽车拥有量全国居首 穗汽车工业成支柱产业

2006-12-14 15:07:42 广州日报网络版
   
 

  凭借超前的眼光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广州汽车工业在逆境中迅速崛起。短短数年内,一个又一个汽车巨头的落户、一款又一款新车的亮相,在汽车业界引起轰动的同时,也使得广州成为国内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并成为广州三大支柱产业中最具有成长性的一极。

  轿车产量跃居全国第二

  应该说,广州进入汽车领域比较晚,“九五”末期才正式进入汽车轨道。但是在几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广州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伴随着广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州汽车工业一路狂奔。

  记者从广州经济贸易委员会获得的数据显示,2004年汽车产量比1998年增长了28倍,产值增长了14倍。而2005年在全国汽车行业不景气、利润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广州汽车工业仍然保持强劲增长。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849.48亿元,同比增长34.2%,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5.4%。在2005年,广州轿车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与2000年相比,汽车整车产值增长约4倍,产量增长近10倍,零部件产值增长超过5倍。

  而今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09.70亿元,同比增长35.8%,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7.7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完成的总量和速度均居三大支柱产业之首。汽车制造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6.5%。预计到2008年,广州汽车产能将超过100万辆;2010年汽车整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30万辆,整车产值达2000亿元,汽车产业产值达3000亿元。

  省市决策高屋建瓴

  这些业绩的取得,离不开广东省、广州市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扶持,其中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提升广州制造业的水平,把汽车产业培养成支柱产业,全力打造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的决策至关重要。

  近年来,广州制定吸引投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和丰富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协调企业之间的共同行动,催生和维护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格局;兴修基础设施,美化环境,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与升级,通过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共同参与,树立本地的良好形象、创建产业集群的地域品牌。

  产业发展带旺汽车消费

  广州汽车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广州及华南地区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也增强了整个地区汽车消费的需求。汽车已经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截至2005年,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77万辆,汽车保有量约80万辆。到今年6月底,广州城市居民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为每百户9.3辆。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汽车拥有量居全国首位,家用小汽车拥有量全国第二,汽车私人消费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是中国最大的轿车消费市场,占了全国的1/4市场,这也是广州发展汽车工业的重要市场基础。有业内人士估计,在未来10年中,广州的汽车销售将保持17%以上的增幅,从而在2012年达到140万辆以上的汽车保有量,也就是说,今后广州每年将售出十几万辆汽车。日本本田、丰田、日产等汽车公司的负责人曾明确表示,要贴近最发达的消费市场进行生产就是他们来穗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编辑: 余梁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