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卫生系统治理商业贿赂 > 卫生新闻

多措并举 标本兼治 济南市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取得成效

2006-09-04 09:09:53
   
 
   近年来,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已成为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普遍关注。济南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认真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多项医疗惠民政策措施,市卫生局等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真抓实干,大胆创新,深挖潜力。目前,该市在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已取得了成效,走在了全省前列。
     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达114个,覆盖了城区全部办事处和居委会,覆盖人口202万,占城市居民的85%。市政府为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分管市长牵头、10个部门参与的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市卫生局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济南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2006-2010)》和《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间双向转诊制度指导意见》等文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调查,现已完成社区居民调查2万余份,正进行数据录入。举办了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培训班,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业务骨干及管理人员130余人参加了培训,明显提高了业务素质。加强了健康教育工作,在社区深入开展了“专家进社区、健康大课堂”活动,23家医疗单位的近600名专家每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讲座,普及健康知识,现已举办12期, 30000余人次参与,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深受群众欢迎。市卫生局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单位进程。近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带领23名全国政协委员视察该市社区卫生工作后,对济南市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二、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惠民医疗”工程
     从抓机制创新入手,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推进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一是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医疗安全。围绕医疗技术、药品器械、医用材料、制度规范、服务环境等影响医疗质量的主要因素,开展严格检查。制定了《关于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费用控制的实施意见》,对10种常见、多发、并发症少的住院病种实行质量管理和费用控制,在门诊实行了常见病专家建议处方制度和二级以上医院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制度,有效地遏制了过度医疗行为。抓好8个医疗质控中心的管理,强化医疗质量监督检查。加强采供血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无偿献血临床满足率100%,成分输血率达99.86%。二是强化“120”急救管理。制定了车辆、服装、制度等“十统一”标准。积极做好“120”调度指挥系统的迁建安装工作,新建的指挥系统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是大力实施“惠民医疗工程”。确定了第二批惠民医疗机构,其中惠民门诊28个,惠民病房16个,惠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所,全市惠民门诊增加到44个,惠民病房增加到21个,惠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加到51所。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成为全市第一家慈善医院,济南市民族医院成为全省第一家惠民医院,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了惠民大药房。今年上半年,全市共优惠各类人群6506人次,优惠金额41.437万元。各县(市)区也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多项惠民医疗服务。济阳县组织实施了“惠老医疗工程”。对全县持有《山东省老年人优待证》的老人就医、查体实行优惠,并对百岁老人进行免费上门查体。平阴县实行了医院药房托管。四是实施“爱心救助”活动。继续深入开展针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的医疗助困、帮残、扶贫“爱心救助”活动。现已发放“爱心救助卡”34276张,救助12013人次,优惠金额达到27.98万元,接受“爱心救助”者平均每次节省费用22.98元。
     三、发挥中医传统优势,大力开展中医惠民
     一是推动中医医院参与新农合试点。在新农合试点工作中,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院列为新农合医疗定点机构,将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补偿范围,将必需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纳入基本用药目录。平阴县积极探索中医药参与新农合的多种模式,通过制定中医药服务标准、提高中医药费用报销比例等措施,明显提高了中医药使用率,降低了农民医药费用负担。二是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选择适合健康需求和疾病谱变化的5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全市推广应用。组织中医药专家对门诊常见的42种病症进行充分论证,制定了《济南市常见病中医药专家建议处方用药规范》,有效避免了开大方问题。三是组织实施“三名工程”,打造中医药服务品牌。积极开展济南市名老中医、名中医、优秀青年中医评选工作。组织开展了以“宏扬传统医学、惠及城乡百姓”为主题的中医药传统技能大赛和强化中医经典著作学习活动。从资金、人员、学习培训、科研等多方面,加大对重点中医门诊的扶持力度。
     四、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契机,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济南市将2006年确定为“农村卫生年”,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建设。一是认真开展乡镇卫生院改建工程试点。在对全市75个乡镇卫生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选择章丘、商河两县(市)的16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改建试点。改建过程中,对各乡镇卫生院改建方案反复调研,反复修改,组织专家逐一进行论证。为确保工程进度,实行了周报表和巡视制度。预计16所乡镇卫生院的改建工程将于9月底全部竣工。在借鉴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全面推开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的改建工程。同时,全市还启动了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培训工程。目前,已制定完成了全市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分级分批培训方案,确定了济南市中心医院、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等6个培训基地,第一批49名技术骨干正在接受培训。二是积极推进新农合试点工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行了因地制宜、分类补助的政策,省级试点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40元。目前,全市已有9个县(市、区)68个乡镇的262.45万农民参加了新农合,占全市农业人口的81.72%,提前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参合农民250万人的目标。历城、长清、商河等3个县(区)通过了省级试点评审,目前全市省级试点县达到了5个。三是开展农村卫生帮扶工作。积极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首批32名卫生专业人员分赴15个县、乡医疗机构开展工作。继续抓好城市医疗机构承办乡镇卫生院工作,针对工作开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大了督导调度。
     五、加快“两个体系”建设,构建公共卫生防控屏障
     目前,全市10个县(区)级公共卫生“两个体系”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两个市级项目中,市疾控中心项目已经竣工,市传染病医院项目,门诊综合楼主体结构已经封顶,预计年底峻工。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机制建设,完善应急指挥组织体系,做好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演练。组织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免疫预防、重大传染病防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多期培训班,培训基层专业人员1000余人次。加强监测和信息管理,建立和完善了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网络,完成了商河、济阳两个县20个乡镇卫生院的微机网络装备,全市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报告完整率和及时率达到98%以上。进一步加强了全市511个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的管理,提高重大疾病预测预警能力。积极推进疾控、监督体制改革,全市已有市中、槐荫两个区改革到位,实现了监督监测的分离。
     六、加大卫生执法力度,规范医疗服务秩序
     为加强卫生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举办了全市卫生监督员骨干规范化培训班,对80名卫生监督骨干进行了准军事化封闭培训。设立了卫生监督举报投诉电话,制定了《举报投诉案件处理规定》。成立了济南市医疗机构准入专家评审委员会,对诊疗中心、医疗机构的设置严格审批。加强对执业医师、护士准入及注册的管理,逐步提高医疗服务要素准入水平。在21家民营医疗机构中,开展了以“诚信医疗,规范服务”为内容的专项整治。市卫生局与41家公立医疗机构签订了“依法行医,从我做起”10项诚信服务承诺书。上半年,全市受理各类举报、投诉案件92件,及时处理率达100%。
     七、加快医学科技发展,提高医疗诊治水平
     一是出台了《济南市卫生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济南市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等9个文件,明确了未来五年科技、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对19个市级重点医疗专业进行检查评估,确定发展方向,开展分类指导。制定了《济南市医学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计划首批建设重点实验室1-2个。二是抓好人才培养,推进人才强卫战略。深入实施“泉城卫生学者565工程”,加强入选人员动态管理。出台了《济南市医学科技后备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办法》。协调有关部门,引进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员84名。市二院开展了“光明之星”人才培养计划、市卫校实施了“434”名师培养计划等,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梯队式人才培养格局。三是加强对外交流。有计划地开展管理干部境外培训工作,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多家医院与国际学术界、国外医疗机构建立了稳定、长期的学术交流渠道。
编辑: 杨博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