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寻找身边的榜样 > 凡人凡事

三尺讲台实现自己的理想 倾注满腔热血铸师魂

2006-08-31 10:58:30 SRC-402
   
 


——记汶上县人大代表、军屯乡教办主任左福奎

  二十多年来,在军屯乡的每一个村队、在每所学校建设的施工现场、在学校的教室里、在困难教师和贫困学生家里,闪现着他的身影,留下了他无数个脚印,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他就是现任军屯乡教育办公室主任兼教育党总支书记左福奎同志。他所在的军屯乡地处汶河沿岸,这里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可说是经济欠发达县中最贫穷的山区。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他扎根山区,立志从教,在三尺讲台实现自己的理想。自走上领导岗位后,更加矢志不移、孜孜以求,在平凡的岗位上,他敬业爱岗、恪尽职守、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把自己的一片丹心和满腔热血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和追求,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诗歌。

  心血和汗水,赢得硕果累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军屯乡的基础教育状况令人堪忧。全乡27个行政村,村村有小学,全乡27500人,竟有7所初中,校校是破烂不堪,一律是黑屋子、土台子。别说实验仪器,连最起码的课桌都是水泥台或石头板,教师队伍80%是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相当部分是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教育教学质量低下,居全县后进行列。就是在这样的 艰难和困苦条件下,左福奎同志于一九八四年走马上任担任了军屯乡教办的领导工作。

  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左福奎同志深感自己肩头责任的重大,在深入调查了解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适时地向乡党委政府提出了军屯乡基础教育的发展思路。首先在全乡大搞校舍“两改六配套”工程。通过十年艰辛,赢得硕果累累,全乡各中小学彻底告别了黑屋子、土台子,17所中小学建成了花园式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大大改善。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又提上了工作日程。左福奎同志又组织有关人员,由他亲自主持制定了《军屯乡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工作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一个在乡政府的领导下、举全社会之力的“普九”攻坚战打响了。而整个的组织实施工作,又落在了左福奎同志的肩上。他针对军屯乡的现状,超前地提出了撤销合并初中的建议,而要建设一所高标准的功能设施齐全的乡中学,起码需要投资400万元,对于财政极其困难的小乡来说,可说是巨额投资。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社会各界为中学建设捐款230余万元,一座崭新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逐步建成一所初具规模的乡中学,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
随着普九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针对军屯乡实际,本着长期发展的工作思路,左福奎同志又果断地提出撤并小学的构想,将全乡小学合并为六处,同时及时地作出了规划布局调整方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耗费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每一所合建学校从规划、选址、征地,从筹资、设计、招投标到建材和施工质量的监理,每个环节他都事必躬亲,为了做好协调工作,常常是废寝忘食。为了解决资金短缺这个最大的难题,他多次向上级反映,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先后为希望小学争取到省青基会20万元,为云尾小学争取到10万元,为明德小学争取到台商投资40万元,市县配套建设资金30万元,曾三次为乡中学争取到50万元建校款,这些外来资金有力地补充了本乡教育投入的的不足,推动了军屯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幢幢崭新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一所所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学科学、合理地分布在军屯大地。在人民心中,这一所所崭新的学校,都是左福奎同志永远的丰碑。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这是左福奎同志常说的一句话。而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他深知这一道理。左福奎同志在全力抓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潜心研究学校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二十多年中,他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管理水平不断上升,学校面貌和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乡七所中小学全被授予遵纪守法光荣校、县级文明单位。全乡青少年犯罪率为0,良好的校园风气,直接影响辐射到社会,促进了全乡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形成,全乡师生成了军屯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为了全面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业务素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他千方百计协调县教师进修学校为军屯培训师资,请县属有关学校的优秀教师来军屯传经送宝,请县讲师团授课。2002年暑假,他又从烟台请来专家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微格教学讲座”,同时利用本乡优秀师资资源开展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培训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关心社情民意,履行代表职责

  左福奎同志常说“领导就是服务,就要奉献”,并且经常以“在其位,谋其政”的格言自勉,作为一位从一九八八年至今,已连任四届汶上县人大代表的他,在努力实践着自己的诺言。作为一名教办主任,同时又是县级人大代表,他在努力做好教育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出色地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职责。十几年间,他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广泛接触社会各界人士,向各级领导反映社情民意,当好人民的代言人。另一方面,他又履行监督职能,协助党政领导工作,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为政府排忧解难。无论多么复杂的工作,多么艰巨的任务,不论份内份外,只要领导委派,组织安排,他都尽职尽责圆满完成,而且从不叫苦叫累。;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敢于同一切不良行为和坏人坏事作斗争,只要他看到、听到,能说服教育的就说服教育,给予坚决制止。在03年的村村通公路施工期间,他听说有的路段有偷工减料的现象,他自觉地邀请了2名乡级人大代表前去调查摸底,责令施工队重新按标准施工;还有一次,他在回家途中,意外发现压路机司机对路基压的遍数少,造成路基不坚硬,于是给予指出,司机又重新压了三遍,他才放心离去。当人大代表二十年来,他殚精竭虑、倾听群众呼声,先后领衔联名提出了《大汶河修建便民桥》等数十个代表提案,内容涉及教育、卫生、农田水利、交通、商贸等多个领域。这些提案绝大部分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采纳落实,通过他积极参与,很多社会热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事情迅速得到解决,他也赢得了领导的信赖和群众的拥护。

  挚爱教育,淡泊名利

  教育,是左福奎同志的最爱,是他认为值得为之献身的事业。他对军屯教育事业的感情就象焦裕禄对兰考大地、任长霞对登封人民的感情,他已把全部的热情倾注于军屯的教育。为了办好教育,让军屯的少年一代尽快成材,彻底改变军屯贫穷落后的面貌,左福奎同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淡泊名利,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既不争名于朝,也不逐利于市,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他家中上有八旬父母,下有两个正上大学的儿女,妻子在教学一线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家庭负担不可谓不重,他至今仍住在七十年代盖的旧宅院。多年来,从未因私事请过假,即使是星期天、节假日,也很少在家休息,他心里装的是工作,想的是他人,唯独对自己关心甚少。九二年至九五年,他曾三次遭遇车祸,受伤住院,同志们前去探望,他谈的还是工作。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过分的劳累使他心力交瘁,慢慢患上了胃病、糖尿病等,体重由原来的160多斤下降到现在的110斤,魁梧的身躯竟骨瘦如柴,多少领导和同志们含泪劝他千万保重身体,他都一笑了之,就是这样一个年过五旬且瘦骨嶙峋的身躯,却发散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左福奎同志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是出了名的,无论大小事情,从不因公徇私。就连教师本乡内调动这件小事,作为教办主任还不是一句话?却从没有人向他提过,都是按照工作需要,听从分配。近几年来,学校建设接连不断,有好多施工单位和个人找上门来,有想承包工程的,有让在质量监管中抬抬手的等等,而左福奎同志在金钱和财物面前毫不动心,而且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做说服教育工作,说得他们心服口服,使每项工程都是通过公开、公正、合法的渠道招投标,同时确保了每项工程的工程质量。正是因为左福奎同志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乡里的一些重大工程,乡政府能够放心地让他去监管,同时也感动了施工单位。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自己的高尚情操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爱心无限,情动人间

  在军屯,只要一提到左福奎这个名字,大家都会赞不绝口,称他是“菩萨心肠”。在乡机关他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与人为善,凡有来乡机关办事上访的,只要找到他,他都是热情接待,并尽力释疑解惑。在同志们中间,他热情诚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在教师队伍里,他是良师益友,在学生面前他又是严师慈父。不论是谁,也不论是什么困难,只要找到他,他都会热情相帮,鼎力相助。

  为了解除一线教师的后顾之忧,他时刻把老师们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花大气力先后解决了全乡教师的住房问题。从教师的婚丧嫁娶到进修学习、晋升职称,凡涉及到教师切身利益的,无处没有他的关心,无处不体现了他的爱。二OOO年秋,住乡政府家属院的解老师的母亲突发心脏病休克,而子女均不在跟前,左福奎同志闻讯后,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带领教办几位同志将老人火速送往医院,争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等老人的子女赶到时已转危为安,同志们不怕脏和累,个个忙得满头大汗,医护人员、病号、行人都深受感动;还有一位年轻教师,在学校突发病昏迷不醒,被急送到乡卫生院,当时是早上6点多钟,左福奎同志闻讯后,急匆匆的骑着自行车赶往医院,跑前跑后,一边协调医院救治,一边筹借医疗费,同时与其家人联系,等家人赶到医院后,病人已苏醒,时间已到了上午11点,而他这时连口水都没顾得喝,病人家属十分感激。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对他人对同志体贴入微的人文关怀凝聚着广大教职工,使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老师们说:“跟左主任干工作,再苦再累心里甜。”

  左福奎同志十分关注全乡特困生辍学问题,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困难而辍学,左福奎同志具体指导建立了全乡特困生档案,近十多年来,他积极争取并联系上级有关部门先后为全乡二百多名特困生联系到救助资金3万多元,减免学生学杂费近4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乡开展了三次爱心捐助活动,他本人带头捐款3000多元,结对救助8名面临失学的学生。尤其是让人们感动的是左福奎同志赞助解培岱这件事,解培岱是解庄村的特困生,父亲病逝,母亲残疾,连生活都无法自理,解培岱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从上小学开始,左福奎同志就一直关注着他,上了初中后,他联系时任党委书记胡桂生同志结对救助。九九年夏,解培岱考入高中,4500多元报名费全部是左福奎同志为他筹集的,并找车把他送入县一中。高中三年,左主任借进城开会之机,数次到学校探望,为其送款送物,并鼓励他好好学习,而同在高中上学的自己的子女却从来没有享受这种待遇。02年解培岱以659的高分考入国防科技大学,又是左福奎同志为他安排路费、入学等一切事宜,直到现在三年多来,他每年四五次探视解培岱的残疾母亲张忠芳,留钱留物,关怀备至,寒暑假给解培岱车费,勉励他刻苦学习,报效祖国,解培岱同学已在国防科技大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攻读研究生。日前,左福奎同志正联系有关部门解决张忠芳的住所,对这样一个无任何关系的家庭,对这样一个无亲无故的贫困学生无微不至的帮助和关爱,体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他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推动了军屯乡希望工程的开展。此事在军屯已传为佳话,誉为美谈。

  左福奎同志并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乐于奉献、无怨无悔。他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改变了军屯教育的落后面貌,为军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他的工作党和人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曾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

  人们歌颂雷锋、盛赞焦裕禄、学习孔繁森,而左福奎同志不正是我们身边的学习榜样吗?从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品质,体现了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党的“三个代表”。

 

  编辑: 孟凡帅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