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寻找身边的榜样 > 图片报道

勇做循环经济排头兵

2006-08-31 10:58:28 SRC-402
   
  zhr.jpg

济钢青年工程师张红瑞(左一)在给工作人员讲解知识

  2005年,济钢50万元重奖青年科技创新能手张红瑞,在全国冶金行业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50万元奖励个人,在济钢史无前例,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张红瑞,何许人也?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一个只有中专学历的青年工程师,是怎样的作为、是怎样的贡献,能在一个人才济济的国有特大型企业脱颖而出、获此殊荣呢?带着许多疑问,我们走进了张红瑞的数字世界。

  “须臾岸回风势劲,轻舟敢向潮头行”。张红瑞把实现自我价值和对投身企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成了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既有利于维护生态利益、公众利益、社会利益,又可以降低资源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作为能源、水资源、矿石资源高消耗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以技术革新为主导,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钢铁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

  2003年,济钢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出发,与国外技术专家合作开始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的研制开发,这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套以低热值混合煤气为燃料成功运行的发电机组,也是济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程,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开发过程中,项目组遇到了混合燃气热值与压力的调节相互影响和由燃油启动燃机不能平稳控制的难题。帮助建设的外国专家认为济钢无法破解这两大难题,张口要价百万美元出售这项技术。

  如果花钱买外国的技术,价钱高不说,将来的维护等也将受制于人。面对陷入困境的项目,济钢总公司毅然决定自主开发。这一艰巨的任务落在了张红瑞肩上。没有相关的参考资料,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攻克这样一个“技术堡垒”,谈何容易?张红瑞着实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然而,燃气发电工程对济钢意义重大,决不能因为自己“卡了脖子”!

  张红瑞迎难而上,展开技术公关。通过潜心研究,分析工艺流程特点,张红瑞发现,这一系统干扰多、热值检测滞后达2~4分钟,热值与压力调节相互耦合,控制要求精度又高,传统控制方式难以满足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要求,只能通过编制智能化的模型控制程序去实现。但用怎样的模型去实现?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反复地分析和实验,反复地修改。近4分钟检测滞后的热值意味着当测得热值信号时,该热值的煤气早已在燃机燃烧完2分钟了,经过仔细分析热值检测过程和滞后产生的原因,张红瑞决定对热值信号在测量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并以预测信号为自动调节的依据进行试验。每次从更改方案到实验出结果至少需要一天多时间,张红瑞目不转睛地盯着计算机屏幕观察并分析着各种响应曲线,一坐就是大半天。眼睛累得睁不开了,就用凉水冲一冲,用毛巾敷一敷,接着干。为了能早日取得最佳方案,张红瑞常常是在现场从白天一直调试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有时连饭都忘了吃。工夫不负苦心人。就这样,经过了近一年的不知多少次设计方案、试验、修改、再试验,张红瑞终于完成了煤气混合站的高精度控制这一技术难题的攻关任务,成功开发出了具有济钢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混合智能模型控制系统,解决了对混合煤气热值高精度控制和燃机油气切换过程中大阶跃扰动下稳定控制混合煤气压力的技术难题。这一技术成果为济钢节约引进开发费用740多万元,年创经济效益1107万元,并申报了国家专利。

  由于张红瑞等济钢“土专家”的努力,该项目国产化率达到了95%,年创利润3.8亿元,同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效率高,能耗低,节水效果明显,年利用煤气折24.45万吨标煤,年减少煤气放散量12.4亿立方米,与普通同等规模火电厂相比,年减少SO2排放量3227吨,经济、环境效益显著。并且该技术已确定在济钢发电二期推广应用,这对于保障煤气的优质供应、稳定煤气用户的生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必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有很大推广价值。

  2005年7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来济钢视察,看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时,高兴地说,你们省煤、省水,这都是效益。我从你们这里改变了一个观念: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具有社会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企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张红瑞倍感自豪。

  这只是张红瑞技术开发的一个缩影。在济钢1#2万制氧机工程中,外国专家对张红瑞这个不善言谈、其貌不扬、个子矮矮的中国工程师十分不信任,认为中国的技术员根本就不能独立完成瑞士产空压机的测控参数调试任务。张红瑞没有多说,他顺着工艺流程一个螺丝一个螺丝的检查,一个仪表一个仪表的测试,开始外国专家还不信任的在旁监视,但随着问题的一项项排除,外国专家树起了大拇指,“中国工人了不起”。从此,外国专家放心的把所有技术指标和工艺技术全部交给了张红瑞,因为他们由此改变了对中国工人只会干活,不懂技术的偏见,对中国新时代的知识型职工充满了敬佩之情。

  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动化专业博士、硕士、甚至是大学生的身上,我们不会意外,但这却是一个90年代中专生的成绩,我们不能不叹为观止,张红瑞究竟靠什么力量实现了中专生到专家的转变呢?

  “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张红瑞用自己的青春和梦想,热血和激情,实现了从初中中专生到学习型职工、到知识型职工、再到自动化控制专家的飞跃。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这样描述事业的成功,他认为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诚然,张红瑞的成功有着以上三者的结合,但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种比常人更为崇高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永远先人一步和用批判的思维学习”是张红瑞多年学习实践得来的宝贵经验。1990年,张红瑞中专毕业分配到济钢自动化部仪表车间工作,新的环境、新的设备、新的技术,激发了张红瑞强烈的求知欲望。他班上跟着师傅学,班后抱着书本学,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也就是在那时,当时连486电脑开关机都要别人教的张红瑞,敏锐地感觉到自动化控制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必将会由模拟全面转向数字,而数控技术的关键就在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电脑上。于是1990年至1995年,张红瑞以初中中专的起点,完全靠自学以最短的时间拿到了计算机和英语两个专业的自学考试文凭。他还通过自学,熟练掌握了汇编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等多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并用汇编语言编制了能自动清除多种计算机病毒的程序。

  而当他超越模拟,向数字程控迈进时,如何将简单的数字控制转换为全自动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大胆设想跃然而上他脑海。“敢于挑战权威,勇于突破自己,才能永远站在知识发展的最前沿”。张红瑞不断榨干自己的知识积累,也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他参加了各种专业培训学习,熟练掌握了多种PLC控制器、DCS集散系统、智能单回路控制器、智能测控仪表等的原理及使用。

  “书本的知识一般都滞后于知识的发展,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率先掌握先进科技知识,除了学习书本打牢基础之外,更要敢于在实践中创新,不断在实战中完善,科技技术只有应用于实践才有价值。”有了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创新的花朵才会愈开愈艳。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日子里,无论是干放电缆的力气活,还是打眼、穿孔、安仪表的琐碎活,他都一样认真,一丝不苟。在长期的实践中,张红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为对现场情况熟悉,对操作情况了解,所以,由他设计的控制程序最安全可靠,也最便于操作,深受岗位人员的欢迎。

  “再丰富的知识如果没有实践的舞台,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我庆幸我选择了济钢,济钢是青年创新成才的沃土”。1995年,济钢小方坯自动控制改造工程,是张红瑞第一次独立承担科研项目。虽然以前张红瑞从事过一些炼钢工艺的系统维护,但对于一整套方坯生产线,张红瑞却还是第一次接触,甚至对于一些设备的名称,他都是头一次听说。项目组的领导没有给张红瑞任何压力,“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宽容失误”,领导的信任给张红瑞极大的鼓舞。在工程中,为了让工艺改造后更加符合一线工人操作,为一线职工营造更好地工作环境,更符合实际工作要求,张红瑞与一线炼钢工人共同生活,共同工作,深入了解一线工人的操作习惯和对工艺的改进要求,他拜炼钢工人为师,仔细学习、熟悉工艺流程和设备功能、参数。然后结合公司对工艺的要求,展开自动控制程序开发。为了解决技术的难题,他跑遍省城所有图书馆查阅资料。1995年,在计算机还是586机器的时代,张红瑞第一次编写出了自己的控制程序,成功完成了济钢小方坯自动控制改造工程。在编制过程中,有反复实验的失败和挫折,有调试到一半时全盘否定的痛楚,回想那一时期的工作历程,是济钢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帮助,使张红瑞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干好专业的信心。

  坚持边学边干,张红瑞此后又先后参与编制了中板加热炉、中厚板加热炉的控制程序,完成了3#球团竖炉从上料、布料、排料到储运线的自动控制编程,使整条生产线实现了自动连锁运行。在他的努力下,济钢所有生产线都从原始的人工操作实现了自动智能控制,改善了一线工人的工作环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济钢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板材精品基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张红瑞多项成果获得省级表彰,并有两项成果申报了国家专利。张红瑞也因此被誉为济钢程控技术的“数字尖兵”。

  是济钢这片热土培养了他,是济钢总公司领导的鼓励、支持和信任给了他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在十五年的工作实践中,张红瑞坚持从小事做起,坚持向实践学习,坚持在生产一线锻炼自己服务济钢的本领,把解决每一个技术难题都当作自己回报济钢义不容辞的职责,认真履行着一个科技人员的使命和职责。作为济钢工程技术人员的杰出代表,张红瑞有着挑战世界性技术难题的倔强拼劲,有着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向困难挑战,有着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最可贵的是他永远都用批判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知识,永远领先于时代看问题,永远结合实际开拓具有自己特色的新领域。

  “人生因负重而充实,青春因奉献而美丽”。张红瑞身上所体现出的奉献精神和使命感,是工人阶级优良传统的充分体现,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970年,张红瑞出生在陕西天元的穷苦农民家庭,家中有六个兄弟姐妹。张红瑞初中时,大姐、二姐相续考上了中专和大学,本不富裕的家里更加拮据,看着父母额头上不断增多的皱纹,为了年幼的弟弟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机会,从小学到中学品学兼优的他毅然放弃了保送重点高中的机会,选择了读中专。这对于渴求知识,酷爱学习的他,无疑是一次无奈的选择。以至于每次谈到这些,张红瑞的眼神中总有一种淡淡的痛楚。

  在张红瑞50M2的家里,我们见到了张红瑞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提起张红瑞,妻子段元菊说:“这些年可苦了老张了。我老家在沂水,家庭条件也不好,现在我又没有了工作,家里我和孩子都靠老张撑着,老张家里还有父母和兄弟姐妹,他也得照应着。这几年老张又忙工作,又忙家里,虽然他不说,可我知道他肩上的担子太重了。”

  1999年12月,张红瑞和段元菊步入了婚姻殿堂。然而当时由于工程建设任务繁忙,张红瑞坚持以大局为重,他做通家里和妻子的工作,没有办婚宴,就在单位带着新娘和同事、朋友举办了一次小型宴会,就投入到了工作中。没过多久,妻子失业回家当起了全职太太,本就承担着赡养老家父母责任的的张红瑞肩上担子更重了,但再苦再累,张红瑞从来没有耽误过学习和工作。 “虽然他有时忙得顾不上家,但老张平时可从来每亏待过我们娘俩,而且我也喜欢看着他在单位干好活回家后兴高采烈地样子,他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只有干活、工作能让他心里好受些。” 蜗居在济南东郊小镇的租房里的张红瑞,依然时刻关注着世界程控技术的发展,依然为他深爱的济钢默默奉献着。

  然而,生活对张红瑞的磨难却未结束。2000年5月,劳累一生的张红瑞的母亲被查出身患癌症,而且已经是晚期。犹如晴天霹雳,闻讯张红瑞心如刀绞。此时张红瑞正为中厚板厂的尽快达产达效忙碌着,母亲重病期间,张红瑞一次也没能到医院探望。2000年7月,一直关心爱护着张红瑞的母亲因癌症撒手人间。母亲弥留之际,张红瑞在工程现场的电话机旁与母亲通了最后一次电话。当工程结束,张红瑞赶回老家时,他嚎啕大哭,他是多希望慈祥的母亲能再和他说说心里话呀……他多么希望母亲能最后和自己说句话,能原谅儿子的不孝,理解儿子为国家强盛、为企业发展而做出的最为难的选择啊……

  2000年12月25日,张红瑞的孩子出生了,小生命的降临,让张红瑞疲惫的心灵得到了些许抚慰。即使自己饱含着对孩子和妻子的爱,为了工程现场调试不分心,张红瑞还是狠心把孩子和妻子交给了岳父、岳母照顾,自己又盯到了工程现场。12月27日,就在孩子诞生后的第三天,张红瑞父亲病逝。善良的兄弟姐妹知道张红瑞的情况,就把消息隐瞒了下来。最后,当二姐把消息告知张红瑞时,张红瑞在电话旁泪流满面,但擦干眼泪后,他坚持把工作干完才回老家,带着对父母的愧疚,他跪在二老坟前,久久不起。

  自古忠孝难两全,为了企业发展、科技进步,张红瑞默默把对父母、妻儿的愧疚,化作对企业、对国家的一片赤诚,夜以继日地学习、工作、创新。他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成就,成为对家人最好的报答:这段时间里,“红瑞程控”帮助济钢中厚板厂实现了生产效率、产量、出口量全国第一;济钢焦化厂干熄焦项目获得全国节能示范项目……

  当我们用文字来概括红瑞精神时,我们也许会挂一漏万,因为张红瑞的精神更多地体现在实践中,体现在他为负重前行的奋斗中。作为一个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善于创新的知识型职工,张红瑞的精神荟萃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传统、新时代知识型职工的敏锐好学和济钢青年的精神品质。他与时俱进,善于学习,坚持用科学的文化知识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从一个普通的中专生成长为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的代表;他敢于碰硬,敢为人先,克难攻坚,为企业和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积极进取,争创一流,对自身职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并将极具创造性的理念运用于工作实践之中;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张红瑞眼中,工作是一种奉献,是一种创造。张红瑞还年轻,时代在不断进步,相信这个在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引发震动的年轻人,在今后的道路上,会给进步的时代带来更多的惊喜……

  编辑: 孟凡帅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