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寻找身边的榜样 > 先进特写

高鹏——爱心献社会 润物细无声

2006-08-31 10:58:26 SRC-402
   
高鹏同志,男,31岁,中共党员,现任莱州市志愿者协会会长。该同志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就积极参与当地共青团和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累计为社会提供各种志愿服务达2570余小时,2003年初被推选为莱州市志愿者协会会长。
 

  高鹏同志,男,31岁,中共党员,现任莱州市志愿者协会会长。该同志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就积极参与当地共青团和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累计为社会提供各种志愿服务达2570余小时,2003年初被推选为莱州市志愿者协会会长。多年来,该同志不仅自己坚持不懈地为社会奉献爱心,关心关注残疾人的生产生活问题,而且也极力地致力于全市助残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助残队伍中来。经过两年的努力,一支由3127名注册志愿者和1.2万名志愿者组成的助残志愿者队伍活跃在莱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助残志愿者的旗帜在莱州大地上高高飘扬,热心助残的良好风尚在莱州大地变得越来越浓厚。

  一、心系残疾儿童,将爱付出

  “我觉得残疾儿童很不幸,应该厚爱一层,高看一眼。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你真心实意办了一点能办的事,哪怕一个微笑、一个善意的眼神或几句实实在在的客气话,他们都会感激不尽,心满意足的。”高鹏同志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

  1、缘起无声世界

  高鹏同志的助残情结缘起于一个由市聋哑学校的一名聋哑儿童和母亲联合表演的手语节目《洗脚》。那是1999年六一儿童节,就是这个短短不到5分钟的小节目深深地打动了他。故事讲的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为了扶养聋哑的儿子,为了让儿子能够学得一技之长,将来能自食其力,克服了种种困难送儿子去聋哑学校学习,为此母亲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在母亲40岁生日这一天,儿子第一次亲口说出“妈妈,生日快乐!”虽然只有六个字,虽然说得还并不清楚,可这是儿子多年努力的结果,是母亲多年来期盼的,是母亲多年付出的回报,也是在这一天,儿子第一次提出要为母亲洗一次脚,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节目虽短,但却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也正是这个节目使他对残疾人家庭的艰辛有了初步了解,与残疾儿童的内心世界有了第一次接触,也促使他产生了为残疾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做点事的想法。自此,他就坚持每个周末到市聋哑学校或特殊儿童康复学校一次,去看望那里的残疾儿童,或给他们带去学习用品,或帮助他们清理卫生,或同他们一起做游戏,与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无论工作多忙,每个周他都会挤出1—2个小时的时间去看望孩子们,六年来风雨无阻,因为这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六年中,他记住了聋哑学校的78名聋哑学生和特校的43名残疾儿童每一个人的名字,记住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家庭情况。同样,这121名孩子也都认识他,每次见到他去都会兴高采烈地围着他转。去的多了,了解的也就多了,为这些听不到世界上美好声音的孩子们可以做的事也就多了。这些都为他以后推动全市的志愿者助残工作积累了第一手的资料,打下了工作基础。

  2、让孩子的未来不再是梦

  特殊儿童康复学校的赵倩小朋友今年6岁,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说着一口清楚流利的普通话,不知内情的人绝不会相信她是一个天生聋哑儿。她是高鹏同志“认养”的第一个残疾儿童。2001年高鹏同志在朱桥镇任党委副书记时,在一次走访中认识了赵倩这个家庭,当时赵倩还只有两岁半,母亲有精神分裂症,经常发作,没有劳动能力,父亲是一个农民,没有什么本事,仅靠种地养家糊口,还有一个年近70且体弱多病的爷爷要照顾,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因为经常到特殊儿童康复学校,所以他知道,象赵倩这样的天生聋哑儿,如果能够在早期就进行发音训练,再配带数字助听器或进行人造耳蜗植入,是可以实现“聋而不哑”的。在向赵倩的父亲介绍后,虽然父亲也很想让女儿去接受培训,但其家庭状况能够维持生计就已经很不错了,根本交不起学费,更不用说上万元的数字助听设备了。在这一情况下,高鹏同志“认养”了小赵倩,承担其在校的全部学费和生活费,并多方联系企业赞助了一台数字助听器,使小赵倩于2002年7月份得以开始入校进行康复训练,经过近3年的学习,小赵倩不单可以开口讲话,而且讲得很清楚,再经过一年的培训,她就可以象其他小朋友一样去上全日制小学读书了,也可以象其他小朋友一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二、壮大志愿者队伍,将爱平方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中的特殊群体,是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人,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为残疾人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每一个健康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当选为莱州市志愿者协会会长后,高鹏同志于是说。而且,他也是一直在为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残疾人,让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助残志愿者的队伍中来,使更多的残疾人得到社会的关爱而努力。
  1、抓调研,摸清志愿服务对象的实底。为摸清全市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市志愿者协会发动400余名志愿者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与他们联系,对家里有几口人,生活水平如何,有没有办证,小孩上学有没有困难,就业需不需要帮助等等问题进行了调查。有些残疾人不愿别人过多的涉足他们的生活,我们就尽量从邻居那里做工作,或者从其他工作着手,慢慢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对志愿者产生信任感。通过耐心细致的调查摸底,市志愿者协会建立了一套较完整清晰的残疾人档案手册。
  莱州市共有88.9万人,其中残疾人3.09万人,占3.5%;已办证1.72万人,其中肢体残疾人占持证残疾人的49%,听力残疾人占12%,精神残疾人占9%,视力残疾人占10%,智障残疾人占14%,其他占6%;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共有1.2万人;年龄在18岁以下的1300人;残疾人家庭8000户,其中特困家庭980户。
  2、抓项目,保证志愿服务的生命力。在志愿者协会的管理上,高鹏同志引入了项目化管理机制。他认为,单纯建立一个协会并不困难,而协会成立之后能否迅速发挥作用,打开工作突破口,从而赢得群众的认可,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批过得硬的志愿服务项目做支撑。基于这一认识,在为期六个多月的志愿者协会筹建过程中,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志愿服务项目的挖掘、论证、孵化工作上。在项目的确立上本着“不贪功,不贪大,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由点到面,逐步扩大”的指导思想,以搞服务的态度,干事业的精神,努力把每一个项目做成精品,严格掌握服务项目“培养一个,储备一个,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环环相扣,稳步推进,力争将志愿者的爱滋润到每一个服务对象的心田,让志愿精神通过每一个志愿者的默默奉献感动社会,洗礼心灵,感召每一个有爱心的市民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爱润心田”志愿助残项目是在高鹏同志的带领下,我们莱州市志愿者协会推出第一个品牌志愿助残服务项目。在志愿服务内容的确定上,高鹏同志提出要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原则。在项目实施初期强调以“亲情关爱”为主,不提倡仅仅简单地给予金钱资助,而是引导志愿者与特殊儿童结成半固定对子,经常性地开展以生活料理、情感慰籍、心理矫治、共学共乐为主要内容的“小”活动,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培养自信,以便将来融入正常人的生活。这种简单平凡的服务,既便于持续开展,又能对孩子的康复成长发挥巨大的作用,如同无声的春雨滋润大地,因此,我们把这个项目命名为“爱润心田”。经过近两年的运作,该项目的注册志愿者由最初的13人,发展到现在的732人,与残疾未成年人结成帮扶对子513个,占残疾未成年人的39.5%,显示出该志愿服务项目的强大吸引力和生命力。项目化运作取得成功。
  3、抓队伍,谱写爱与奉献的青春乐章。在助残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为了便于管理,高鹏同志提出了“以项目建队伍”的指导思想,本着“宁缺勿滥,由少积多,滚动发展”的原则,从志愿者定向招募、集中培训入手,确保志愿服务队建立一支,成熟一支。注重对注册志愿者申报人进行“岗前培训”,集中学习志愿者行动基本知识和从事特定助残志愿服务项目的基本技能;由服务经验较丰富的志愿者带领新申报的注册志愿者开展“见习期志愿服务”,对申报人进行实践锻炼,考察其是否具备注册志愿者的应有素质。同时提出,每个志愿服务项目至少要达到“有一处志愿服务站点、有一处志愿服务基地、有一支志愿服务队伍、有一名专门负责人”的“四个一”标准,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和地域分布,在每支志愿服务队中分设志愿服务小组,从而形成了“点、线、面结合,层级化管理”的志愿服务队伍基本框架。
  在这些工作思路的指引下,莱州市助残志愿者的队伍在日益壮大,注册助残志愿者由协会成立之初的32名发展到现在的3127名,另有助残志愿者1.2万余人,在市区37个居民小区均设立了助残志愿服务站,在全市16处镇街都成立了志愿者助残联络站,成立助残志愿服务基地5处,成立助残志愿者服务队92支、志愿服务小组257个;助残志愿者与特困残疾人家庭结成“一助一”对子781个,占特困家庭的79.7%;累计有3.5万人次向全市残疾人提供了志愿服务,总服务时数超过10万小时。通过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企业安置就业247人,通过青年文明号集体帮扶从业252人,动员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3万余元。
  在多年的助残实践中,高鹏同志深深地意识到,需要用真心去帮助的残疾人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仅靠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但是他相信,只要我们社会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健康公民都拿出一点点的关爱,那么爱加爱就是非常的爱,而爱乘爱就会得到无限的爱,那时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 孟凡帅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