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寻找身边的榜样 > 先进特写

干就干出个名堂

2006-08-31 10:58:28 SRC-402
   
“干一行爱一行,干就干出个名堂来,但仅仅懂得应知应会的业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在这一领域干出点成绩,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他是一名普通的青年技术工人,光荣当选山东省第十四届“十大杰出青年”;
  他是一名技校毕业生,却勇夺得全国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
  他是一名地下侦察兵,采集专业出身,却迷恋地震钻井和机械设备,完成技术创新成果20余项,荣获“胜利石油管理局地学开拓奖”和“中国石化集团总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创新创效奖”,一举成为地震钻井和机械设备管理方面的“专家”;
  他在外闯市场队伍的管理独树一帜;
  他就是物探公司机械设备管理中心特种设备队队长朱玉雷。

  从普通技校毕业生到全国岗位技术能手
  “干一行爱一行,干就干出个名堂来,但仅仅懂得应知应会的业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在这一领域干出点成绩,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他叫朱玉雷,1972年出生,现为物探公司特种设备队队长, 1991年9月,刚满19岁的他从胜利物探技校采集专业毕业,迈进了物探公司三大队2114队的大门,他暗下决心,“干一行爱一行,干就要干出个名堂来”。
  1991年12月下旬的一个大雪天,是朱玉雷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日子。为了捞起掉入井中的3根钻杆,他折腾了近1个小时,把自己冻成了一个“雪人”。这件事情令他反思良久:为什么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自己就不能很好地解决?他深深地意识到,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要当好一名石油物探工人并非易事。特别是他从事的石油地震勘探钻井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仅仅懂得应知应会的业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在这一领域干出点成绩,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不断完善和超越自他,才能干好每项工作。
  当时朱玉雷每月的工资仅有100余元,除了吃饭,他咬牙拿出剩下的钱买来《钻机设备结构原理》、《机械制图》等方面的书籍,利用晚上收工时间挑灯夜读,还主动报名参加队上的钻机检修,不放过每一次学习实践的机会。工作第二年,他就运用自己所学,使他带的钻机组钻井数名列全队第一。1993年工人技术比赛中,朱玉雷取得了管理局地震钻井工第一名的好成绩。队上让他担任钻机班长,并选送他参加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第一期机械师培训班学习。他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学习期间,朱玉雷对自己约法三章:一不打扑克,二不看电视,三是每晚要用2-3个小时学习。每天除了在课堂上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便是躲在宿舍专心看书。学习结束后,他又报名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进入油田职工大学矿业机械专业深造,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
  学习增强了他的信心,学习给了他工作的动力。十几年来,朱玉雷先后自学了《地震勘探原理》、《机械设计与制造》等十几门课程,记下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2000年,油田层层选拔尖子选手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他取得了勘探工第一名的成绩,被授予“全国岗位技术能手”称号。
  从管理局地学开拓奖到中石化创新创效奖
  “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传统的熟练工人,更需要能够适应新形势、克服难题解决难题的知识型工人专家,要立足生产,潜心钻研,在工作实践中创新创效。”
  朱玉雷所从事的地震勘探被称作“地下侦察兵”,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令人意想不到的困难。尤其是随着物探公司外部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野外钻井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新型设备的性能、施工方法都需要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他决心在实践中多学知识、多搞革新、多解难题、多创效益。
  他把目标定位在钻机设备革新和打井技术创新上。在干钻工和钻机班长期间,他针对平原、沼泽、山地、丘陵、沙漠、戈壁等不同的地质、地表条件,研究探索出一系列不同的打井方式,先后解决了许多阻碍施工的技术难题。
  1998年朱玉雷所在的2114队正在青海施工。当时,山地打井是长期困扰地震生产的一道世界级难题。一只崭新的WT-50钻头,只能在山地打几口井;一台钻机一天中至少要换3只钻头,材料消耗非常大。作为主管钻机班的副队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把旧钻头收集到一起,经过5天5夜地仔细研究,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抗磨损的新型钻头,仅此一项革新年节约材料费就高达60余万元。
  青海冷湖地区,不仅气候环境极其恶劣,地表情况也极端复杂,工区内流沙井占总井数的40%左右。他们队上共有十部钻机,一天仅打30几口井,平均单井成本高达350元。为此,他不断改进泥浆的比重、粘度、滑动性等参数。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实验,总结出了一套针对不同种类流沙地形的钻井方法,投入生产后从过去日产30几口井提高到68口井,单井成本也降到260元以内,创经济效益140余万元。
  在青海葫芦山—额博梁施工中,他们用的主要钻井设备是WTRZ—305人抬钻。施工中经常出现卡钻现象,一旦发生卡钻,不仅1.2万元的钻具掉入井中无法打捞,而且耽误生产进度。为解决这个问题,朱玉雷跟着钻机逐口井观察,终于找出了发生卡钻的主要原因,并设计出爆炸法和旋转法解卡,成功解决了卡钻问题。这一成果应用于青海生产,为队上节约120余万元的生产成本,为公司今后的西部施工增添了“利器”。《WTRZ—305钻机卡钻原因及解卡方法的研究》也获得了物探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和油田优秀成果奖。
  搞创新就要有突破前人的胆量和多向思维。新疆中II工区是他们今年中标的工区,工区内全是沙漠,水源匮乏。他们所用的水循环钻机,因为缺水,不但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也非常低。朱玉雷通过研究开发空气反循环钻进成孔工艺技术,对WT-100沙漠水循环钻机进行反循环系统改造,成功的创造出反循环钻机, 投入生产使用后,不仅提高生产效率3倍以上,而且钻井成本由每口井1500元降到410元。
  12年来,朱玉雷潜心致力于钻井工艺和钻机设备的革新,先后完成技术创新成果20余项,为油田创直接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2000年,荣获“胜利石油管理局地学开拓奖”,2002年被授予“中国石化集团总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创新创效奖”。
  从立足胜利油田到外拓西部市场
  “作为队长,岗位不在队部,而是在项目施工现场,设备管理要到现场,带头实干更要到现场。要通过严细管理,拼搏创业,在西部市场打响胜利品牌”

  随着油田“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物探公司加大了闯外部市场的力度。先后投入1.3亿元的巨额资金,从美国、德国、法国引进了D8R,M26 等先进的国际地震勘探设备,组成了特种设备队。作为特种设备队队长,朱玉雷经常在苦苦思索,如何管好用好这些“洋设备”,让它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更好地为甲方提供优质服务。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他认真搜集国内外的原始资料,遵循设备专业化管理的新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特种设备队HSE管理制度》等37项制度,规范日常管理流程,使设备出勤率、使用率分别达到了98%和84%,逐步摸索出了一条专业化设备管理的路子。
  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朱玉雷力求严细。在新疆会战中,他带领设备队进疆为三个地震队服务。有一次在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时,发现沙漠运输车钢板经常折断,分析主要原因是特殊地形太多和操作不当。为此,他从设备损耗与操作手的个人利益挂钩入手,制定实施了《单车成本核算考核办法》,在随后的三个月时间里,设备队投入使用的43台沙漠东风车只换了三片钢板,而14台243马力的沙漠东风水罐车,则没有断一片钢板,设备的损坏率降到最低,确保了公司在新疆生产的顺利进行。
  作为特种设备队队长,岗位不在队部,而是在项目施工现场。新疆夏季地面温度高达60多度,冬季零下30多度,气候干燥、环境恶劣,在茫茫戈壁滩和浩瀚的沙漠里,他和职工吃在工地、干在工地、住在工地,为确保井位准确,他都是把钻机带到点上。为保证车辆安全通过并及时到达井位,朱玉雷步行给每辆车带路指挥,五六十米高的沙梁一天下来能爬数十趟,一不小心就从表面松软的沙梁上滚下来,每带一个点,都要累得大口大口喘粗气。就这样坚持到第六天,由于疲劳过度和失水过多,身体一度虚脱,晕倒在沙漠里。经过他和全体参战将士近三个月的顽强拼搏和不懈努力,新疆中二区块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采集任务提前完成,成为2002年西部新区春季地震勘探施工第一支完成任务的队伍。同年,他又带队连续参加了新疆柴窝铺、中Ⅱ、中Ⅲ、四川松阿等四个区块的施工,设备出勤率达到96%,设备完好率达到98%,共计完成钻井14000余口,合格率100%,创出了物探公司的品牌工程。
  作为一名找油人,朱玉雷从98年到现在,连续在青海、新疆施工,每年在家的时间不到两个月。在家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对妻子而言简直是一种奢望。儿子两岁的时候,他在新疆施工整整12个月,回到家,儿子见了他都害怕。但他深知“既然选择了物探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要吃苦奉献,不断实现自他超越,为石油勘探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做一名无愧于油田、无愧于时代的学习型青年技术工人,实现学习创新岗位成才的人生追求。

 

  编辑: 孟凡帅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