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连载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大众网主站>新闻>新闻专题>于丹孔子故里行>最新报道
站内搜索:
文字实录:于丹济南解读《论语》
2007-04-20 13:52:00 作者: 来源:百灵网
  于丹:应该说,来到齐鲁之地我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我不敢说我能讲什么,怀着对孔子的崇敬,这是我来的主要态度。应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然中华文化的源头来自山东,这就说明山东是中国文化血脉文化的...

  于丹:应该说,来到齐鲁之地我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我不敢说我能讲什么,怀着对孔子的崇敬,这是我来的主要态度。应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然中华文化的源头来自山东,这就说明山东是中国文化血脉文化的源泉。
 
  于丹:我来到这里,是追缅我们祖先,给我们后世子孙什么样的恩泽。我来的这个季节也很好,昨天是阴历3月30号,春意正深。
 
  于丹:我想大概正是现在这样一个春深似海的时节,让这样的春风吹开薄薄的衣襟,到高高的五鱼台上,唱着歌,和一些学生、好友飒飒落落的归来。其实这样一个仪式,从古到今,都存在我们心里,心存向往。

  于丹:对于圣人,留存到今天的,还有他的阅世态度。所以今天和我们分享的,是怎么样贴近圣贤,贴近经典。经典并不仅仅是我们膜拜,还是我们的一种信仰。

  于丹:这就是我眼中所谓圣贤的意义。今天为我们话题要从心灵开始?因为我想中国人从格物自知到修身治国平天下,一直从个人开始。整个天地万物之和,其实是人人的欣欣向荣。我想,今天最大的困惑就是最难了解自己。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想找一个信息,大家用Google,用百度,键入一个关键词,一个就开始搜索出来。但是我们的心是什么样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明白。

  于丹: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这个人去看心理医生,他说,我工作的时候是很好的,但是我害怕休闲。我工作的时候,是获得很多的掌声和鲜花,但是我休息的时候是忧郁的、孤独的。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样下去我觉得会得忧郁症的。这个医生说,哎呀,你这个症状是挺严重的,这样吧,在我们城市里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喜剧演员,每个人看到他的演出都会开怀大笑。医生说你先去看个十天八天,等你心情开朗了,我们再来治疗。医生说完这句话以后,病人很久很久没有抬起头来。

  于丹:后来他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他说我就是那个喜剧医院。

  于丹:这个故事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天以职业化的微笑面对每一个人,但是我们还有多少心情去感悟世界呢,我们是终日忙碌。

  于丹:所以大家想一想,觉悟这个词大家很熟悉,这是一个佛家用语。我们看一下这个字的本来意义,“觉”是一个“学”字头,加一个“见”。所谓“觉悟”就是“见吾心”。我们现在能够发现世界,但是我们还不敢说能够无比深刻的发现内心。我们的心灵到底有什么样的愿望,我们能发现内心吗?大家可能说,孔子要求发现天下的职责,要以天下为己任,还不远吗?要死而后己,还不重吗?这样的一种理想,他在乎心灵吗?
 
  于丹:实际上我们想一想,孔子所描述的人的理想,从年十五之余学,渐行渐远,直到三十而立,五十不惑,一直到耄耋之年。

  于丹:孔子说的要求而简单,就是“从心所欲,不与惧”,就七个字,容易吗?

  于丹:不简单,因为这里面有双重的准则。首先“从心所欲”是一个个人的标准,听见内心的声音,遵守这个标准。但是第二个标准呢?所谓“不逾矩”是一个社会标准。我们真能做到这个标准吗?大部分是可以做到不逾矩,我们大多数都是日出而作,娶妻生子。但是我们能做到从心所欲吗?但是有人说,我可以做到,我想离婚就想离婚,想辞职就辞职,但是你可以做到不逾矩吗?

  于丹:其实孔子所提出来的最后一个理想,让我们回到最本初,就是我们对于内心的评价。


  于丹:大家知道孔夫子是讲君子之道的,提到了那么多的君子,我们今天还在沿用这样一个道德概念。那什么是君子?君子有很多有的道路准则吗?司马牛去问老师,说“老师,什么叫君子”。老师说“不忧不惧”。司马牛觉得太简单了,再问,老师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于丹:当你内心自省的时候,没有愧疚,还不是君子吗。我们老百姓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这还不是君子吗?孔子的学生问老师,说你到底是什么样的理想呢?
 
  于丹:孔子说,我这个人最大的理想,无非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于丹:少者怀之,什么意思呢?就是老人想起这个人可以心安。这个心安实际上是两个层面上,一个是觉得这样一个子嗣,是欣慰的。

  于丹:第二个是物质上的安顿,这个孩子是孝顺的,老有所养。他说老者能安之,安养。

  于丹:朋友信之,一个信字,这谈何容易。有很多事情你可能不是拍着胸脯说没问题,但是记在你的心里,用行动去完成你的承诺。有一种朋友笃定温暖,可以相信永远,你需要你的时候,他可以在你的背后,但是不会晃在你的眼前。朋友信之,这还不够吗?

  于丹:朋友信之,一个信字,这谈何容易。有很多事情你可能不是拍着胸脯说没问题,但是记在你的心里,用行动去完成你的承诺。有一种朋友笃定温暖,可以相信永远,你需要你的时候,他可以在你的背后,但是不会晃在你的眼前。朋友信之,这还不够吗?

  于丹:所以有很多人问过我,说你怎么看孔子,我说我看孔子,从来都是敬而不远的。我敬慕他,但是我从来不远他离我们很远,他写出了我们一生也无法达到的高度。
 
  于丹:为什么今天我们要重归心灵重新探讨这个发现的话题。因为今天的世界太繁复了,所以我们有了很多的迷惑。我们不能和两千多年前相比,比如说30、40年前,那时候人没有选择,我们因为贫穷而安定。那时候没有什么商品房,都是福利分房。

  于丹:那时候老师傅,一进工厂到最后,没有说离开的。那时候两口子从一结婚就开始吵架,磕磕碰碰也是一辈子,没有说离婚的。那时候不变,也是一种选择。但是今天呢,区区30、40年过去,你会发现车在变、房在变、伴侣也在变。当一切都在变的时候呢,我们离这种天真的、笃定的生活是越来越近了还是越来越远了。

  于丹:可以说对一个人内心有选择的人来讲,这种选择是一种极大的奢侈。但是对于内心没有定力的人来讲,这也是一种诱惑。
 
  于丹:我们今天做到不惑很难,迷惑、困惑、诱惑无所不在。我们可以做到不惧吗?那么多的患得患失,恐惧畏惧,过去老百姓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是我们都穿上鞋了,就怕失去这双鞋了。

  于丹:学生问老师,老师说君子有三大德,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当心变得坦荡了,主观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抗衡,就变成了一个相对的东西,外在的东西就会变得小了。就像你不小心碰了一个口子,你说是个大伤还是小伤,这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可能说,一寸长的口子,我得掉眼泪呀,我得明天照镜子呀,可能得一个多星期才忘吧。如果是一个粗粗拉拉的大小伙子,他可能说我天天打球,哪不得碰着一下呀,可能这个伤到好他都不知道。

  于丹:其实我们人在世上,碰到亲人的远离,成功、失败,一切一切,你都把它当作一寸长的口子。你敢说不碰到吗?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能回答的就是仁者不忧,也许这些伤害客观上是相同的,但是它在人心上遭到的影响肯定是有差距的。

  于丹:什么叫“仁者不忧”?孔子的学生一直问,什么是“仁”。大家知道,《论语》两万多字,“仁”出现了109次。什么叫“仁”,孔子回答的太简单了,就是“爱人”。学生说这没有什么可操作性呀,说得太简单了。

  于丹:学生给他举例子说,比如说现在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博识于人而济重”,你觉得这是仁吗?孔子说,你说这才是仁,这标准太高了,“仁”何必非得圣贤太重呀。老师说你说的这种境界“尧舜病之乎”,他说你说的这个标准太高了,尧舜也并不定能做。

  于丹:然后他怎么说,就是“己欲利而利人、己欲利而达,能进取并,可谓人之方也”。这句话,后来被孟子发展了,那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以最近的方式去帮助别人。

  于丹:中央电视台每天春节之前都有一个栏目叫“感动中国”,大家都看到了吧。就是找一些感动的人,遴选出来十个人。我的确看到过很多的感天动地的人物,比如说排爆三百多次的排爆专家等等。但是这一次我发现“感动中国”的人物有一位叫林秀珍的农村妇女。这位林秀珍的农村妇女的事迹很简单,就是一直抚养她们村的孤寡老人。

  于丹:从一开始就是对刘爷爷和刘奶奶进行抚养,她家里也不富裕,就是这样一直赡养他们8年。

  于丹:后来有一天,刘奶奶把她叫过来,从破炕席下面拿出一个纸袋,里面装着的是安眠药,说“妮呀,这本来是你刘爷爷和我想着实在没有办法了,这就是我们的下场,你8年都没有抛弃我们,这个东西可以交出来了。”就这样,一直她自己的四个孩子先后出世,孩子们后来也来帮助,她没有时间孩子们就去给这些老人剪指甲,帮忙。她如果没有获得“感动中国”人物,她可能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这个小山村。当时获奖的时候,她的推荐词刚好是我给她写的,我给她写了这样一句话,“如果说富人做这样的事是慈善,穷人做这样的事就是圣贤”。所以你说,圣贤离我们远吗?

  于丹:其实人生的境界其实是有极大的境界和极小的两种。其实大家也可以看看道家的著作,老子的《逍遥游》开篇写到,“北海有鱼,其名为鲲……”

  于丹:庄子活脱脱写出了一幅世态万象,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麻雀向往鲲鹏,但是鲲鹏永远不向往麻雀,因为鲲鹏有太多的事需要做。这也就是孔子说的“君子敏于行而纳于言”。

  于丹:其实仁者无非是一种胸怀,当胸怀浩荡的时候,历史无非就活在我们的心中。

  于丹:宇宙大呀,其实时间为宇,天地为宙。当一个人摆脱了小我的坐标,你能够活在天地之间的时候,仁者不忧这句话我们就能够怦然于心。很多人问,当我们这样就能够仁了吗?有很多学生也问我。你看孔子就是这样话,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给你回答。

  于丹:说“一言诸之乎”,就是一个人解答。他怎么解释吗?他说如果你想要去做,在行为上要做到“恭、宽、慧、敏、信”。
 
  于丹:他接着又一个字一个字的解释。当一个人,抱有恭敬的心态来做事的时候,是不会自取其辱的,这叫做“恭则不辱”。
 
  于丹:也就是说,我们保持对山川万物、对人际百态,保持一种恭敬。所以孔子说,恭敬的做事,做人做世都从内心的恭敬开始,这样的话你就有了最初的起点。大家看现在书摊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什么“社交礼仪”“公关技巧”太多太多了。我不是说这样的书不好,什么叫社交礼仪,说我给人家敬酒的时候,我们要站在人家的左后方,离人家要二十公分,这多累呀,谁天天拿着尺子去量呀。孔子说,恭则不辱,当你见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如见爹娘的时候,能不恭敬吗?

  于丹:这个学生很矫情,问老师说,你要给我一个字让我一辈子遵守。老师说“其恕乎”,老师很谦虚,跟他商量的口气说“其恕乎”。说如果是一个字的话,可能就是“恕”吧。君子和而不同,保持着对世界的悲悯。这样的人还不能得重吗?所以这是仁的第二个标准。
 
  于丹:但是第三个标准更重要,“信者人任焉。”人信,就会被人任用。我在大学里教书十几年,发现往往学生踏上社会最好的人,不是专业尖子,而是人品最好的人。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宁可用一个专业平凡而人品相当好的人,也不愿意用一个朝秦暮楚而专业顶尖的人。
 
  于丹:我们也是很感慨,很多人在同学聚会的时候也抱怨过,说我当年是班长怎么怎么样,怎么还不如当年学习中下游的人。其实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一个人成就生命中的什么样的模样,一定有有他的理由,你内心守信用吗?这就是一个标准。

  于丹:现在我们处在一个知识密集性的时代,我们还需要大智慧。智慧是什么?智慧是一种内心的敏捷和判断。我们今天缺少什么?就是一种内心的判断力。孔子说“敏则有功”,敏捷的人才能立功。
 
  于丹: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单位招聘,很简单,就是招聘一个会莫尔斯密码发报的人,这个工种很简单,但是因为公司大,还是来了很多的应聘者。这些人在现场,现场很嘈杂,招聘的人就说,你们在这儿等着,一会儿我们从这个小门里叫你们进去面试。
 
  于丹:一个小时开始了,两个小时开始了,还没有人叫他们进去。后来又一个迟到的年轻人,在现场站了一小会儿就直接推开了校门进去了。过了一会儿,这个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领着这个年轻人出来说,“对不起了各位,这个职位是他的了”。大家很不服气说,为什么呀,这个经理说,其实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在这些嘈杂的声音里,一直有一种莫尔斯密码在发报,这个发报一直在说,“如果你听懂了,请直接进这个小门”。
 
  于丹:这就是“敏则有功”。我们需要一种敏捷的行动能力。

  于丹:第五点是慧,慧则足以使人。这句话是给领导说的,什么叫慧呢?你能够礼贤下士,你才能使你的恩泽到每一个人。这五点如果你都能做到的话,你的仁也就做完了。难吗?不难。求仁得仁,心中有这个愿望,仁也就做到了,如此简单,举手之劳。

  于丹:大家会说,这个仁是不是就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广博之爱呢?是不是把这个世上的好都无限的挥霍呢?也不是这样的。学生曾经问老师,说有人对不起我,我能够做到以德报怨,何如?比如对不起我,我还以德报怨,了不起吧。老师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呀?学生就傻了,老师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于丹:有人对不起你,固然不能以怨报怨,但是以直报怨,遇到有德的人再以德报德。很多人都认为儒家就像西方的宗教一样,提倡以德报怨,其实这是不对的,这样你的生命没有效率。这里面其实提到儒家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光有仁我们够吗?仁一定是跟智慧相匹配的,有了大效率的人生,我们人生才能真正有效率,才能真正建功立业,这就是我们说的“智者不惑”。我们回到这个“惑”这个字,也很有意思。

  于丹:这个“惑”上面一个“或者”的“或”,下面是一个“心”字。这同样构成了客观外在世界选择和内心主观世界的关系。大家想想是不是?外在的世界有很多很多的选择,如果你内心很好,不知道怎么选择,是不是惑?如果客观世界很小,你内心世界很大,是不是就是不惑了。
 
  于丹:怎么样能够“不惑”,孔子的回答就是智者,让自己的内心多一些智慧吧。什么叫智呢?孔子回答也是两个字,叫做“知人”。这两个字真是意味深长。即使放到今天,我们也说,真正的大智慧,不是知晓天文地理,而是用自己的内心洞悉人生的苦难,温暖他人的艰辛。所以这种智慧在儒家是提倡的,儒家提出的这种智慧,在今天,他提的时候远远没有现在这么迷惑。今天想想,我们甚至比任何一个时代更需要。

  于丹:今天在座的朋友,都是各个机关部委的一些领导,大家都有自己的团队,都有自己的一些的职责,那我也不问大家说你了解你的团队吗?了解你的朋友们吗?了解你的同事吗?这个问题太大了。我只问两个问题,你是不真正的了解你自己?你是不是真正的了解你的亲人?这两个问题不好回答。我们自己是谁?我们并不是档案袋、履历表上简单的两三行字。人是变动的,我们经常接受很多考验,人在人如浮尘之间,对自己有评价吗?能知道自己是谁吗?大家知道有一位神医扁鹊,他和华佗齐名。

  于丹:扁鹊这个人最伟大的,是永远知道自己是谁。有一次魏文王找他,说听说你们家三个兄弟都学医,为什么只有你出名吗?扁鹊想都没想应声而答,说“我大哥可以将疾病预防于未然”,所以天下人都以为我大哥不会治病。

  于丹:我二哥次之,能在病形成一些初步的疾病的时候治疗,所以我二哥的名声,仅止闻于乡里。但是我呢,是等到这个病形成大病,再下虎狼之药,所以世人以为只有我会治病。所以你看,我们这些外在的名声,有多少是偶然的呢?所以孔子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于丹:庄子说到“举世而敬则不加倦,举世而非之则不加,内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能够做到这种状况就是大智慧了,所以智慧是什么?大智慧永远不是小聪明,不是我们出去说一个什么样的专业喋喋不休,而是人生遭遇考验的时候一种镇定、从容的态度,这种智慧我们不需要吗?所以我说,智慧从知道自己开始。
 
  于丹:刚才还说到了第二问题就是了解自己的亲人。很多朋友说,亲人是我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我怎么不了解他们吗?其实我们很容易混淆一个问题就是爱和了解。爱,很容易,但是了解很难很难。有一个故事说得好,有一对渔民夫妇,一辈子相亲相爱。

  于丹:这个妻子从结婚开始,就把鱼切成段,或者清蒸或者糖醋而丈夫吃,而自己就在厨房里把鱼头、鱼尾随便吃一点。两人这一辈子没红过脸、没吵过架,也没有提过任何的要求。
 
  于丹:后来等孩子们都长大了,两人垂老以对的时候,老头对妻子说,我这辈子没有提过什么要求,现在再不提可能就没有机会了,你什么时候能给我做一顿鱼头呀,我这辈子最喜欢吃鱼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和你结婚之后,再也吃不到鱼头了。

  于丹:这个妻子一听就泪流满面,说我从当姑娘开始就认为鱼肉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为了爱你,我都鱼肉给了你,鱼头我自己吃。
 
  于丹:说这个故事的时候,大家都在笑,我再往下说,可能你就笑不出来了,你想想,你真正了解你的亲人多少,有没有买过亲人并不喜欢的礼物,给父母、给孩子、给爱人,可能你精心挑选的礼物并不是他们喜欢的。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信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叫做“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就是说懂得也是一种智慧,试着去了解你的亲人。

  于丹:孔子说,生活里面人的智慧是什么?是你对他人既要有善良的心,又要有一种判断力。

  于丹:比如说君子待人有三千,这么大的公共场所,大家聚会,人际往来,有三点不可不记住,这是教你怎么说话。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噪”,就是说还没到你说话呢你就说,这是躁。比如说同学聚会,大家正要举杯呢,突然一个背着背包的人突然进来,就开始说,我去西藏了,怎么怎么着。一说就是四十分钟,大家就都举着杯子望着你,不好意思打断你,也不能走,但是都兴趣索然。

  于丹:第二种情况就是“言及之而未言谓之隐”,就是该你说你不说也是不对。第三种情况,“未见颜色而言谓之轱”,什么意思呢?比如说聚会的时候,朋友间有刚去世的,你就别说昨天晚上给我妈过生日了,老太太打扮得多漂亮等等。说白了,这个世界上爱是有两种能力的,一个是真诚的愿望,第二是真诚的能力。所以这个世界上与仁匹配,孔子给出了很多的原则。由于你了解而对别人深刻的尊敬。

  于丹:孔子说,“斯君数,思辱矣;朋友数,思疏矣”。孔子说了,这个世界上,不要过,太过了,不好。你说对你的领导非常好,半夜叫你你都去,你想我对他这么好,他该提拔我了吧。其实不是,这样领导会看轻你,任何你这个人不独立。所以叫做“斯君数,思辱矣。”那你说我对这样行了吧,对朋友肝胆相照,你想你有朋友家的钥匙,喝醉了就让人家住去,你让人家怎么办?所以叫“朋友数,思疏矣”。如果说朋友有错误了怎么办呢?不要总认为忠言一定逆耳,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独立的能力,孔子说,如果不听不停就停下吧。古希腊有一个寓言叫做《豪猪的哲学》。冬天太冷,这些豪猪想要靠在一起取暖,但是靠得太近就会刺到大家,太远了又感觉不到温暖,如此反复,他们终于找到一种最合适的聚会。这就是远到不至于感到寒冷,近到不至于彼此伤害。这其实也是人际关系的准则,我们典籍里全告诉你们了。


  于丹:有一个问题,说一个教授领着学生走一间小黑屋子,教授说,屋子没有灯,你们跟着我走。所以这些人就一个人拉着一个人衣襟,前面一个人拉着教授稳稳当当的走了过去,都走得很稳当,没有什么问题。走出屋子里以后,教授打开灯,大家一看非常后怕,原来这个他们刚才走的是一座独木桥,桥下面是很多的鳄鱼。教授说,好了有亮光了,你们再去走吧。大家再也不敢走了,后来打着骂着有三个人抱着桥爬过去了。

  于丹:后来教授又开了三盏灯,大家才发现,原来鳄鱼上面还有一层防护网。后来有有五个学生过去了,最后两个人再也不走了,一直问教授,你说这个防护网能防护住鳄鱼吗?这个故事其实就是我们对人生的态度,一开始我们小的时候,家长领着我们无知无畏就走出去了,这并不是智慧走出来的路。到了二三十岁,小愤青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世界艰险,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就愤怒了。再后来,就发现这个艰险当中其实还是有独木桥的。
 
  于丹:孔子说勇者不惧,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勇敢太多了,我们心没有一天不在这种惶恐之中徘徊。孔子在论语里面记载,天天在屋子里面自己待着好好的,突然有一天有一批宋人进来了,孔子怎么样呢?悬歌不啜。弟子子路慌张跑告诉孔子。

  于丹:孔子说,我求通久矣,意思是我想要过过通达的日子,很多年也没有做到,你看我急吗?我不急不慌,我可以坦然面对。接着他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勇敢,在水中交融而不畏惧者,那是渔夫的勇敢。在山林虎狼中而不畏者,这是猎人的勇敢。在刀剑白刃之中而不畏惧者,那是烈士的勇敢。还有一种勇敢,处变不惊,每临大事有敬气,泰然自若,等待光明,那是君子的勇敢,他说有处之,有命有自知。接着说完,那个宋人进来作一个揖说,对不起我们的仇人是杨虎,围错人了。看到这个故事,我常常想到如果凭子路那种急脾气,一看到把我的老师围起来了,那还了得,先抽出剑来杀几个再说,后来才知道围错了,那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在太多太多的时候就需要这种君子的勇敢了。

  于丹:大家知道铃木大佐在著名的禅宗里面,写了这么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茶艺师手艺非常好,好到让他的主人离不开他。他主人要到京都去,想带着他。他说,我要不会武功,去京城的路上有很多的武士、浪人,我要不会武功,怎么办呢?主人说你就穿上武士的衣服去吧。茶艺师就这样去了京都,在京城碰到一个武士,要跟他比武。这个茶艺师说,我不会武功,但是这个武士欺负他,说你既然穿了武士的衣服,就得跟我比个高低。这个茶艺师也想也是,说我主人还有一些事情,我处理完了就来找你。这个茶艺师直本京城最大的一个武馆,找到大武士噗通跪下,说请您教我一种作为武士最体面的死法。大武士说,每天来到这里的人都是求生的,还没有求死的。这个茶艺师就说了,我不会武功,只会泡茶,就说了这个事情。这个大武士就说,那你就给我泡一次茶吧。

  于丹:这个茶艺师觉得这应该是我一生最后一次泡茶,所以就特别认真。泡完茶以后,这个大武士说,这是我一生中喝到的最好喝的茶了。他说你用死了,你就用你泡茶的心情去面对他就可以了。 

  于丹:我们平常生活,有几种境界,第一种就是有技巧但没境界,最后一个境界就是技巧浑然天成,没有所谓的技巧了。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富贵如果可求,虽执鞭之士我也去当。但是富贵如果不可求,怎么着我都不会去。刘禹锡写过《陋室铭》,斯是陋室,何陋之有。我们想想,我们今天物质生活发达,但是今天还有这种精神吗?陶渊明,也想过这种物质的生活,他说让朋友推荐干个事情吧,还不能离家太远。就做了滕州的一个小官,后来上级来检查工作了,要给上级鞠躬,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向小儿折腰。所以这个官就不当了,写了一篇《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他说我用心灵做了身体的仆人,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我们现在要回归心灵了。你想想我们现在还有多少人心灵做了身体的仆人?我想陶渊明被我们今天任何什都贫穷。但是他呢,一心浩荡,活在历史时空之中,我心里有什么不快乐?这个境界就是孔夫子说颜回的境界。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吃喝,但是心中有大义,这样的日子。我们想想,我们今天的物质生活不至于这么贫乏,但是我们心中有这样的骄傲吗?儒家有时候仅仅不是简单的经典,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于丹:你看这些人怎么生活的?陶渊明说,不解音律,而做素琴,什么叫素琴呢?就是没有一块木头,上面没有琴弦。朋友来了,喝醉以后就弹奏给朋友听,弹心中的声音。其实大家什么也听不到,但是几百年后李白懂得了。李白写一首诗给他。

  于丹:有一个小故事,说一个旅行的人看到很多人汗流浃背在那儿搬砖。他过去问第一个人,说你干什么呢?这个人特别许好气,说,你没看见吗?干苦役呢?他又问第二个人,这个人态度好一些,说我这砌一座墙。他又去问第三个人,第三个人脸上浮现出一种光芒,他说,你不知道吗?我在盖一座教堂。第一种人我称为悲观主义者,我们每个人都有理由认为,你现在的职业,你的生活是有付出的、有代价的,你在做一份苦役。第二个人称为职业主义者,你干好你的本业,干好你的工作,没有快乐,都也绝不会渎职。绝大部分是这种态度。第三种人是乐观主义态度,也就是说你每一块砖,你都知道会通向天堂,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一块砖。

  于丹:在我们中国,在70年代我们的老师就给我们说,你看中国比美国人民主多了,他们50%的人就可以当选总统,我们选人大代表就得100%通过,这是70年代的民主。80年代的法律,是好人不打官司。

  于丹:一听说有人打官司了,就想他是不是投机倒把了。90年代的白领,如果一听说有人看心理精神,就会说你看他是想钱想成神经病了。这是我们国家发展当中各个时代的状态。《论语》说的好,君子不弃,就是一个君子不要过早的说,你不要过早的说你是一个杯子,是一个火车头。一个君子,永远不是一个固定的且民,用己生命见证人生的沧桑,这样的人生不辽阔吗?所以为什么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教堂。道不远人,每一个人的生命来学习成长。


  于丹: 所以我想在圣贤故里,在孔子的古都,我们做一个心灵缅怀,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春深似海,我们去飞扬跋,去浩荡吧。孔子活在我们心里,我们用他的经典,温暖我们的心灵,最终成全我们自己。好谢谢大家!

  以上文字材料摘自百灵网,特此鸣谢!


 

编辑: 曹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