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一脚踏入排练厅,笔者还以为走错了门,满地的彩电、沙发、冰箱、抽水马桶还有电动洋娃娃,这些电气化时代的家电,使人丝毫感受不到仇虎所生活的旧中国农村的气息。分布在舞台各个角落的十台电视机,都装上了摄影镜头,电视里时而播放着动物世界,时而播放着电影《原野》的精彩片段,时而又是把旁观者的影像投入其中……”
2000年8月4日,北京日报文体新闻版稿件《小剧场话剧〈原野〉当真敢想敢改》中,作者用充满好奇和怀疑的笔触记录了李六乙导演还在排练中的话剧《原野》。然而,随着这部剧的首演,一场人生中最强烈的“暴风雨”朝着导演李六乙扑面而来……这场“暴风雨”也奠定了他创作道路的一个基调,近二十年来这样的风雨几乎从未缺席,而他一直逆风前行。
李六乙工作照。
样板戏年代的戏曲启蒙
可以说,李六乙的身上一直被牢牢贴着“先锋”“前卫”的标签,但如果回溯他的经历,你会发现他其实是脚踏实地地从传统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父亲是川剧名丑笑非,从小在川剧院长大的李六乙,戏曲启蒙来自样板戏。那个年代,能听到的川剧全是京剧样板戏的移植,他却喜欢的不得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芦荡火种》……所有戏每个角色的每句台词他都倒背如流。
高考落榜后,李六乙接替母亲进入四川省川剧院资料室工作。在剧院工作那三年,刚好赶上全面恢复传统戏,许多老艺术家都回来演戏,他看到了许多好东西。“当你看过好的东西后,你就有了鉴赏力。”李六乙认为,在四川的那二十多年自己在戏曲方面受到的滋养,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非常大。
1979年,李六乙在报纸上看到中戏导演系恢复招生,王晓鹰、宫晓东、査明哲等知名导演都是这一年考上了中戏。但是当李六乙得到消息的时候,报名已经结束了。因为当时中戏导演系隔三年招一次生,错过这次招生的李六乙,只能再等三年。他用了整整三年,为报考中戏做准备。身在艺术院团的父亲通过自身的经历真切感受到戏剧的春天来临了,也非常支持他报考。虽然是戏曲演员,但笑非先生对戏剧并不陌生。1959年,川剧院去欧洲演出,布莱希特就曾坐在台下看过他的演出,后来还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过笑非演出的《秋江》。
川剧院与省图书馆相距不远,骑车大约只要五分钟时间,不工作的时候李六乙都泡在图书馆里。那三年他看了大量的书和戏,最夸张的是看完了《斯坦尼全集》,这是许多戏剧学院教师都做不到的。
1982年,中戏导演系再次招生。那时报考中戏导演系得先交一篇论文,21岁的李六乙提交的是几万字的《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与中国戏曲之比较》。这个如今看来都非常大的话题,包含着一个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之心。据说招生面试时,中戏招生老师们都在讨论,成都有个考生理论素养非常扎实,谁去考能镇得住他……82届,中戏在西南地区只录取了两名学生,李六乙从2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
做最熟悉戏曲的话剧导演
进入中央戏剧学院是李六乙梦寐以求的理想,但真正进入其中后,他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
那时导演系学习,要用一个学期来打磨一个15分钟的事件小品。这个作业看似不难,但对于刚上大学的孩子们,要做好一个成熟的小品并不容易,整整一个学期都在来来回回地打磨。李六乙却不愿意这么去做,“花半年的时间去做一个小品,我觉得是浪费时间。”他花尽可能少的时间,编好一个基本元素具备、虽然得不了高分但也能及格的作品,省下来的时间都用来看书。
在戏剧学院,人们惯常认为戏文系的学生是读书最多的。可是戏文系的学生都抱怨,无论借什么书,借书卡上面都有李六乙的名字。李六乙认为大学五年看的书让自己受益终生,如今他还经常跟大学生说要多读书,“你大学期间看的书,就是你这一辈子的读书量,相比之下用一个星期去琢磨一句台词有什么用?”他觉得最幸运的是,自己在大一下学期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大四那年,他为四川省川剧院排了川剧版《四川好人》。这部将中国戏曲与西方经典结合的作品,用李六乙自己的话说是“既传统又前卫”,不仅让他少年成名,也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一个基调。毕业后,他的选择有很多,可以去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也可以留校或去音乐学院教书,或者被当时的出国热裹挟,去美国加州大学读戏剧专业。“出国学习之后我干什么呢?能在国外找到导演的工作吗?或者我去唐人街开个川菜馆?”斗争了一番,李六乙选择了戏曲研究所。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传统戏曲最为没落的时候,很多演员都没有戏演,而李六乙却一头扎进传统戏曲的故纸堆。他说,这是受了焦菊隐和林兆华导演的影响,“如果一个中国的戏剧导演,不了解本民族的艺术形式和美学内涵,那就永远只是模仿,不可能有属于自己的创作,所以我想对中国戏曲研究得更深入一些。”
在戏曲研究所的8年,李六乙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他一方面在全国各地为各个剧种排戏,京剧、昆剧、吕剧、川剧、评剧乃至普通人较少听说的柳琴戏、眉户戏,“我敢说自己是国内最熟悉戏曲的话剧导演,也是最了解话剧的戏曲导演,在中国只有先把戏曲弄明白了,才能成为真正牛的导演。”
越挨骂越坚定“我没错”
1991年,孟京辉在中央戏剧学院发起组织实验戏剧集体,举办“实验戏剧十五天”演出季;1993年,林兆华话剧《鸟人》首演,“闲人三部曲”拉开大幕;1995年北京人艺小剧场落成,成为一方崭新的戏剧舞台。1997年田沁鑫执导了自己的处女作《断腕》,1999年执导成名作《生死场》……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戏剧舞台颇富探索气质,实验、创新成为关键词,涌现出了许多具有探索性质的年轻导演,李六乙正是其中一员。
1995年,在时任北京人艺副院长林兆华举荐下,李六乙调入人艺当导演。1998年,他执导了原创荒诞派作品《雨过天晴》。这部戏讲述的是一个戏曲演员在上场前的状态,虽然只是一部小剧场话剧,却让一直当配角的何冰拿下“梅花奖”。于是之在排练场看完后说:“我在看的过程中老泪纵横。”
2000年是曹禺诞辰90周年,北京人艺同时推出任鸣导演的《日出》和李六乙的《原野》。这两位中戏同班同学面对经典,都不只是亦步亦趋的致敬,而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两部作品,尤其是李六乙更为大胆。
从该剧排练开始,本报就陆续展开报道,除了排练期间那篇《小剧场话剧〈原野〉当真敢想敢改》外,首演又有充满疑虑的报道(《先锋,但有些看不懂》),“如果曹禺大师活着,能让自己的《原野》被这么实验吗?昨晚,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戏剧《原野》彩排,当观众看完一个半小时的戏剧站起身后,他们被这台‘先锋戏’给整蒙了——没看明白。”
再后来,《北京日报》又有多篇探讨式的报道,包括《名著很重,能否轻松面对它》《改造经典,是耶,非耶》《名著改编:亦步亦趋,大刀阔斧》等。可以说不仅是本报,应该是大众都对这部作品充满了兴趣,使其热度能够持续几个月不减,甚至有人说这部戏的编剧不应该署名曹禺,而应该是李六乙。
著名评论家童道明在李六乙遇到质疑时曾说过:“今天,李六乙的《原野》让很多人看不懂,圈内外争议不小,但是我们很难想象十年后的观众会怎样看待它!”如今看来,童先生颇有先见之明,在今天的话剧舞台上,那样的《原野》早已不算稀奇,走得更远的比比皆是。
虽然外界众说纷纭,争议剧烈,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李六乙一直坚信自己的方向没错,“因为表现主义不好表现,《原野》的第三幕以前经常被压缩,我这个版本其实是恢复了曹禺原作的本来面目。我是严肃的,对曹禺剧本是尊重的,真正研究了剧本,并没有丢掉传统的东西。”《原野》之后,2002年的戏曲《偶人记》、2003年开始推出的京剧“巾帼英雄三部曲”、2005年的实验诗剧《口供》、2006年的话剧《北京人》……争议和讨论从未离开李六乙,但他也从未改变过自己。
回归经典追求更高境界
进入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外剧目被引进国内,观众视野打开,戏曲与话剧的结合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很难再有一部作品会因为做了什么探索而被批评。
年过半百的李六乙,似乎却变得“保守”了。近十年来他的作品都是围绕着经典而展开,比如“中国智造”系列的古希腊经典三部曲、契诃夫经典《万尼亚舅舅》《樱桃园》、川剧版的《茶馆》、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哈姆雷特》。和年轻的时候相比,他对这些经典的呈现更接近本体,所谓的手段、花活儿越来越少,“这些年我做经典都坚持对原著台词一字不改,我认为回到古典哲学是我们未来文明的方向,不然我们就将处于一片混沌、一片混乱当中。”这思想俨然是一个不开放的“老脑筋”。
李六乙说,自己并不是保守,而是在另一个更高的境界,“西方经典是西方的哲学和价值观下产生的经典,欧洲哲学和东方哲学也并非水火不容,现在说东西方的融合其实是狭隘的,我想打破这种壁垒,站在宇宙的角度来看经典。”
李六乙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文本上,《哈姆雷特》《李尔王》一句一句地去研究,都会有新的发现,“如果你没有丰富的政治、哲学、宗教知识,往往很难深入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其实是无法完成表演的。”
按理说,李六乙应该是功成名就的导演了。但当你问他,眼下创作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是“钱”。李六乙的名字很少出现在地方院团的应景之作中,他很少去排赚钱的戏,想排的戏又总有锋芒,很少有人愿意为他买单。《哈姆雷特》有胡军、张叔平这样的明星大腕,舞台也是颇有大团气势,很多人大概想不到这是李六乙工作室自己投钱制作的戏,就连《李尔王》工作室也出了一部分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的艺术总监听说后,忍不住说“你太有钱了!”其实,哪里有什么钱,只不过这样的戏是没有人出钱让他做的,而作为一个戏剧导演又怎么会不想导一次《哈姆雷特》呢?
正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他心心念念了许久的《格萨尔王》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启动,“做完这个戏,我就圆满了。”(李红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8月31日晚19:30,王源2019「源」演唱会在南京正式开唱。震撼的舞美、精心编排的每一个舞台,王源用自己对音乐的真挚表达给观众带去了一次全方位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此番演唱会是王源出道以来的首次个人演唱会,作为内地首位开个人演唱会的95后歌手,王源在这次的...[详细]
出道20年用音乐回归自我 蔡依林:谢谢每一个听过我作品的人 此次在全球华人歌曲排行榜,蔡依林凭借专辑《Ugly Beauty》与热门单曲《怪美的》收获“年度最佳专辑”、“年度最受欢迎女歌手”、“年度金曲”三项大奖。[详细]
。新华社记者[详细]
马天宇发文怼营销号 据悉,近期杨紫、马天宇主演的新戏《我的莫格利男孩》正在热播,而近日有营销号发文宣称由于番位问题,杨紫方零宣传。为了剧宣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全做了。[详细]
《做家务的男人》汪苏泷尤长靖出游“放飞自我”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做家务的男人》第五期已于上周五在爱奇艺播出。魏大勋带父母补拍婚纱照,深情献唱戳中泪点[详细]
李安新作《双子杀手》内地定档10月18日国际在线消息 9月2日,李安的新电影《双子杀手》发布定档预告,正式宣布内地定档10月18日。《双子杀手》讲述了威尔·史密斯饰演的国防情报局特工,准备退休之际意外遭遇一名神秘杀手的追杀,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名杀手竟是年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