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娱乐>娱乐专题>鲍方病逝>鲍方病逝评论

鲍方“斗胆”提出拍摄经典电影《屈原》

《屈原》开机,需经新华社的社长梁威林、宣传部长黄光宇审阅和批准。此时大陆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评法批儒”,黄光宇很担心,屈原到底是属于儒家还是法家?这可是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鲍方为此专程又跑到广州,找到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们请教,得到他们的一致答复:屈原是反对贵族阶层、反对奴隶压迫、反对战争和诸侯割据的爱国人士,有明显的法家倾向。鲍方这才松了一口气,迅速回复黄光宇,影片拍摄又得以进行。

在后期制作时,鲍方迫不及待地展开了推介和试映工作。不料,当人们正翘首以待想来观赏这部影片时,突然一夜之间,街上的大广告牌全部消失了,报纸登出了“拷贝故障”,《屈原》改期上映的启事。一时围绕此事,街谈巷议,好生奇怪。其实,这并非是“拷贝故障”,只是没有办法的借口而已。原来,香港著名作曲家黄霑在看了《屈原》的试映片后,当即在《明报》上发表一篇短文,洋洋洒洒地谈论《屈原》,其中画龙点睛的一笔,竟然写道:“戏中的南后,像是影射江青。”鲍方手捧报纸,心中震惊,新闻就像一阵风,一旦传到北京,特别是让江青知道了,那还得了!鲍方征求公司意见后赶紧暂时停演,然后观察情形,再采取必须的措施。

1976年10月,香港“左翼”电影代表团到大陆参观学习,鲍方、陈静波、朱虹等数十人到达首都后,听到了“四人帮”垮台的喜讯!这时,最为支持香港爱国电影的廖承志副总理,兴冲冲地赶来接见大家,并用力拍着鲍方的肩膀,爽朗地笑着说:“你的《屈原》可以解放了!”

鲍方一回到香港,马上展开新一轮的宣传攻势,影片不但在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同步上映,而且还成为粉碎“四人帮”后第一部在大陆放映的香港电影,受到几亿观众的热情欢迎。一部《屈原》,使鲍方红遍香江内外、大江南北。

陈凤祁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