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 | 婚纱照 | 婚礼 | 结婚手册 | 洞房布置 | 蜜月旅行 | 网上祝福 | 济南搜店

当前位置:首页->五一结婚专题->订婚
 
宁夏回民订婚习俗
2007-04-12 16:12:00 来源: 松风竹影
  这场秋雨刚停,雨珠还晶莹的停留在片片花瓣上时,我第一次感受到宁夏回民聚居地——杜木桥回乡订婚习俗。

  这天,清晨寺的颂经声还未颂起,太阳还深深的躲在昨夜里,我就按柰不住兴奋的心情,早早起来,准备去灵武杜木桥参加侄子的订婚仪式。

  侄子今年24岁,找的对象21岁,按照现在时尚人的说法,还很小很小。但在他们那里已经属于大龄青年了,女方家多次催促订婚,似乎订婚比那一张大红结婚证书还要重要。 没有办法 哥嫂只能按照女方家的要求,郑重其事的准备订婚所需的礼品。

  虽然都是回民,但一些详细的礼节还是大有不同,虽然临去时 ,询问了很多人,应该注意什么,别忘了什么,即使心里大概有了底,但还是拽拽不安。于是 大家集思广益,姑姑了,婶婶了,大伯了,叔叔了,一行十几个人大清早就从银川出发了。

  从银川到灵武车在宽阔的迎宾大道上行驶,很久没有来到银川东城了,一个全新的景观展现在我的眼前。昔日拥挤的、杂乱的建筑被鲜花、绿树、翠绿的草坪所代替。尤其正在抓紧时间修建的迎宾广场,更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在紧张的忙碌着。

  作为银川市的一个市民,为如此奇异的变化,如此迅速的整建,感到由衷的赞叹! 高速公路的贯通,仅仅过了40分钟就来到杜木桥,想象中的回民农院是洁白的门帘,整洁的院落,热心的村民。说实在的很早前我就很向往来这?

  车,进了村庄,原来村里也是柏油马路,在这个果实成熟的秋季,一个个绿绿的葡萄,紫的发红的李子,还有 没有熟透挂满枝头的枣子、苹果…… 随着一阵阵秋风,将果园的清香洒满了整个车厢。

  侄子的对象家,坐落在一条哗哗流水的小渠旁,一个弓型的小桥将她家和马路便利的连到了一起。 车,还未过桥,只看热心的“亲家”全家出动,其重要的程度不亚于迎接什么外国贵宾还是首相。一刹那,我被感动了。

  虽然我和侄子未来的岳母、岳父还没有说一句话,已经被他们的淳朴、善良、热心,那种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乡情彻彻底底的感动了。

  经常居住城市高楼,邻里之间那种老死不象往来的小市民的习俗,在这远离城市噪音的乡村,在这些善良的村民前,是多么渺小!

  在大家一阵阵的欢呼声中,我们一行十多人下了车。虽然这种欢呼声不是很优美的语言,也不是举着鲜花挥舞,只是说:来了、来了,快进屋, 就是这些淳朴的语言, 就是这些老人、少妇,甚至孩子脸上那种质朴的、真诚的微笑,已经深深的留在我记忆的深处,使我一回来,就不得不动笔写下这感人的一幕。

  步入院落,爬山虎爬满了前后房屋,满院子的鲜花争相开放着,似在欢迎我们这些陌生的来客, 侄子岳母年龄也就50多岁,但岁月的沧桑过早的布满了她昔日娇媚的面容上。 她异常热情,一进屋就是水果了、盖碗茶了、油香了、馓子了、花花了等等。

  尤其摆满桌子的这些水果都是自家产的,绝对是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 不知是心里作用,还是那些什么葡萄了、李子了,吃着就是比城里买的香甜,平常不喜欢吃水果的我,在侄子岳母的盛情 下,吃的葡萄是那样香甜。 喝着只有当地回民那自己配置的散发着醇香的盖碗茶, 欣赏着房间里那一个个农家的装饰物, 看着那虽比不上城市豪华,但异常整洁的桌面、炕沿, 那一时刻,我的心真的荡漾起来了,在那一时刻,突发奇想 将来我退休了,就来到这里购置一个庭院,享受大自 然赋予我们的一切。

  品着盖碗茶,吃着酥酥的、甜甜的油香,脆酥脆酥的馓子, 还有什么美餐可以和此时细细的品尝可比呢?

  我刚坐一会 ,就想出去欣赏院落的风景,一站起来,就被侄子的岳母热情的说:她姨妈(她是按孩子的口气称呼的,其实应该 叫我婶), 坐下,喝点、吃点,你们是城里人,农村生活不同你们城里,是不是吃不惯?我无法拒绝她那么热情的招待,只好站起、坐下,一次又一次。 等她出去的间隙,我和妹妹一起走出大门,看她房间周围的风景。

  屋前是果实累累的果园,屋后是被沉甸甸的稻穗坠弯了头的金黄的水稻, 翠绿的枝干,金黄的稻穗,经秋风轻轻的吹拂,荡起一个个波浪,好美!我不由得的发出感叹!我们正要往远处走去看那结满果实的园林,只听未来的侄媳妇喊:四婶、二姑吃饭了……

  “ 怎么,还要吃饭?刚不是已经吃了油香、馓子了吗,我可吃不动了”我不解的问侄媳妇。

  侄媳妇哈哈大笑说:“四婶,吃不动也要吃”

  我可不敢怠慢,惟恐破了他们什么规矩,于是坐到餐桌上,和大家一起 品尝那一大盘、一大盘精美的菜肴。

  说实在的,这些菜比不上城里大餐厅的工艺,没有经常在餐厅吃的菜的色泽, 但,此时面对侄媳妇一家的热情、好客,已经很饱很饱的我,仍然一口一口的吃着,惟恐不动那个菜,怕误了人家 一片好意。

  这顿饭是我很久来吃的最香甜的一次。

  “ 什么时候商量正事呢?”我小声的问妹妹和嫂子。 她们都摇头,我们又不敢说什么,惟恐那句话不当 坏了规矩。因为临走时, 听人说当地杜木桥的回民,礼节格外的多。可是自从我们进门到吃完饭,还没有一样多余的礼节或者注意的事项发生。

  我 心里想:那些人都是偏见,时代在进步,一些不必要的礼节一定减免了。我在心中暗暗窃喜。

  谁知,我心底的笑声还没有消失,就听道:大家都到屋里吧。看来是要言归正转了。 我们去的人,他们家的姐姐、姐夫们还有邻居,坐了一大屋子。 就等侄子的岳父召开会议了。

  老公家是河北回民,和这里的礼节一点都不同。只见大家屏住呼吸,听她父亲说:第一:日子呢,要等收的稻子以后,我哥嫂点头同意了, 第二,就是要为娘家准备十桌酒席。

  哇!我一听,不由得悄悄的伸了伸舌头,十桌呀,心里大吃一惊。因为有大哥 、二哥、姐姐、老公根本没有我发言的机会,我只有静静的听。

  她父亲喝口水,继续说着:第三,结婚那天要来道喜,要带阿訇来,时间大概是9:00左右。

  我越听越糊涂,终于忍不住问:那就是接新娘子吧。

  谁知,我话刚一出口,就看见满屋的眼光刷刷的投向了我这里,老公也不解的望着我。我的脸刹时红了,我知道因为不懂,说错话了。怎么办呢?只有实话实说,说我一点都不懂,是不是说错什么了?

  侄子的岳父、岳母真的好通情达理,他岳父哈哈的笑了起来,边笑边说:她姨妈,不懂不要紧,下次就懂了。我一个劲的点头。

  他喝了口茶水继续说:道喜是道喜,吃了饭就回去了。

  “那新娘子呢,什么时候接走?”我妹妹看来也是很茫然。

  “新娘子要等你们1:00多来,大概两点钟送走?”她的父亲不管我们一脸诧异的表情,仍然一字字的解释着。

  “没有新娘子,我们家什么时候待客呀,能不能早晨接走呢”二嫂终于发话了,两个亲家就这个问题开始了短暂的交涉。

  “不行,这是规矩,不能变动的。”她父亲很严肃的说着。

  看来是没有变化的可能性了,我暗暗的说。

  “你们该待客就待客,婆婆家的亲戚待完了,娘家人才去的。”她的母亲缓解了一下紧张的气氛。

  没有新娘子的婚宴,今天是第一次听说。那会是怎样的婚庆场面呢?我无法想象到。

  也许这个问题是个焦点,接下来大家避而不谈,紧接着商量请阿訇、回门等等。虽然我用心静静的听,还是听的云里雾里。

  就要回去了,他们最后商量的结局如何,看来要在电话里敲定了!

  这就是我第一次感受独木桥回民成年男女订婚的习俗,不管你祖籍在那,入乡随俗吧~
编辑:wyf
收藏此页】【放大 缩小】【rss订阅】【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