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闻 > 第四十七期 > 背景资料

复旦追思缅怀抗癌教师

2011-04-20 08:04:00    作者:孙晓菲 谭睿达 杨韵绮   来源:东方网  

一丝余晖透过窗帘照射进来,于娟老师,您走好!

复旦追思缅怀抗癌教师“于娟老师,您走好!”

  东方网记者孙晓菲,通讯员谭睿达、杨韵绮4月19日报道:不大的会议室被哀乐淹没,每一个人手里都捧着一枝肃穆的白花,低头默哀。今天下午,学院为离逝的抗癌教师于娟举行追思会。学生们默默无言,为这位坚强的老师寄上最后的哀思。

  在复旦文科楼九楼的一个会议室里,摆满了悼念的鲜花,墙上映照出于娟生前的相片,灿烂的笑容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于娟生于1979年,生前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师。2009年底,她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从去年2月25日起,她把她的苦痛和挣扎和她在病中的感悟记在了名为“复旦教师抗癌记录”的微博上,一字一句,令人感慨万千。“名利权情钱,没有一样能够带得走。到了这样的境地,什么都不重要。不希望所有人到了生命尽头,才意识到这辈子白活了。”她把生和死的交叉点上对生活的反思写在纸上。“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4月19日凌晨3时,与癌症抗击到最后一刻的于娟离开了人世。她的离开对她的亲朋同事来说,实在太过突然。与于娟同在复旦社会学院的老师们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不敢相信。“心里很闷,想再为她做点什么,于是大家一起办了这个简单的追思会。”一位老师说。

  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她的博士生导师彭希哲去看望了她,在致悼词时,他说:“于娟进行了最后的抗争,昨天,她的血管已经极度地萎缩,打点滴接近六秒才流一滴,后来是五个护士用了40多分钟时间,才终于找到了一条合适的血管进行注射。”“她的遗容没有痛苦,很安详,这让看望的人感到很欣慰。”

  “她活得有尊严,有质量。”正如于娟的导师所说,“她的故事,感染教育了千千万万的人。”一丝夕阳金色的余晖透过窗帘照射进来,于娟老师,您走好!

  作者:孙晓菲 谭睿达 杨韵绮

余梁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