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0专题汇总 > 营销前沿 > 精英观点

海外SNS游戏商开进中国 先借助平台再发力

2010-12-29 21:18:00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我国网民总数已达4.04亿,其中社交网站用户群达1.91亿。工信部2010年4月发布的最新互联网产业数据显示,社交网站正在影响、改变互联网用户的生活,社交网站用户数量已不容忽视。而社交网站用户基数的扩大,也为社交游戏的下一轮增长带来机遇。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潜力十足,显然,外企已经看到了。RockYou、Cyworld、Zynga的接踵而至就是信号。

  在2010年的CGBC演讲人名单上,RockYou技术总监及创始人沈佳的名字赫然在目。

  作为SNS平台上三大主流游戏开发商之一,目前正在考虑在中国开设办公室的RockYou格外引人注目,因最近放出或将收购中国SNS游戏开发商的消息。沈佳的这次中国之行显然意义不凡。

  海外SNS游戏商陆续开进中国

  “我们对中国SNS游戏界的设计水平充分肯定,希望继续寻找新的合作契机。中国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开发者,RockYou愿意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沈佳表示,RockYou这次通过参与CGBC,就是希望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把国内游戏带出国。

  不单止RockYou,早在SNS游戏在中国兴起之时,海外厂商已将目光瞄准了中国市场。随着国外社交游戏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国内游戏界对社交游戏的关注度更达到峰值。

  2005年,韩国最成功的社区网站赛我网(Cyworld)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包括中国、日本、美国、台湾都有Cyworld分公司或合资企业。

  2006年初,Myspace启动全球化战略。2007年4月27日,完全本土化的Myspace中国分站MySpace.cn高调上线,标志着Myspace正式进入中国互联网市场。

  2008年10月,日本第一大社交网站Mixi低调发布了中文版SNS社交平台——蜜秀(Mixiu),正式宣布进军高速增长的中国互联网市场。

  近期,Zynga完成了对社交游戏公司Challenge Games的收购,同时开设Zynga北京工作室。并购之后,Challenge Games将重新命名为Zynga Austin,并将专注于产品研发。

  RockYou宣布计划与中国SNS社交游戏开发商合作,通过购买和发行游戏,提供盈利平台,加大进军中国力度。

  此外,SNS老大Facebook在2008年推出中文网站后就一直以来都传出其在积极筹备入华,已委托猎头公司寻觅人才,并挖角数名谷歌中国高管。最近又传出关于Facebook欲收购中国一家刚起步的SNS网站Youkia.com借以进入中国市场的消息,成为网游行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由此看来,海外SNS厂商已启动进军中国的战略,未来国内SNS市场竞争主体将变的更加多元化,竞争程度也更家激烈,海外选手们的实力不容轻视。

  为何瞄准中国市场

  社交游戏在中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是海外SNS厂商进军中国的主要诱因。

  2009年,国内以五分钟、热酷等为代表的社交游戏开发商及其游戏迅速崛起,其社交游戏产品如《开心农场》、《阳光牧场》的风靡让人始料未及。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测算,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使用交友和社交网站的网民数将达到1.24亿。在社交网站用户中,以玩游戏为使用社交网站目的的用户比例达到27.4%.另外一项针对“每天使用多次社交网站”的用户调查中,数据显示:51.7%的用户是在玩社交游戏。

  其次,社交游戏在中国的盈利能力也极具吸引力。

  在海外,社交游戏的盈利能力早已经得到认可:社交游戏开发商Playfish2009年营收预计将达到7500万美元,另外一家社交游戏开发商Zynga今年的营收将达到2亿美元。

  据艾瑞统计,2008年中国休闲类社交网络市场规模为1.9亿元,较2007年的1.2亿元增长64.0%.2009年达到3.7亿元,并在2012年达到16.1亿元。

  国内火爆的社交游戏“开心农场”登陆腾讯Qzone社区平台后,该款游戏玩家数量成几何倍数增长,月收入迅速突破3000万,并最终达到了5000万的峰值。

  “开心农场的成功,开创了中国网络游戏盈利的新模式。”一位资深游戏开发人士评价。“过去开发一款网游,动辄耗资数千万元,开发周期长大数年,风险也比较大;而开心农场却证明,少量资金加上创意,也可以取得成功。”

  除了传统而单一的营收模式——网络广告外,网页游戏也正在成为国内SNS网站的新探索点。知名行业调研机构艾瑞咨询数据显示,陈一舟的千橡在旗下两大强势SNS平台——猫扑和人人网的推动下,将低成本的网页游戏产品(亦称为Socialgame)收入做到了7700万元,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单季收入过亿元的网页游戏运营商。

  不仅如此,中国的社交游戏具备的全球竞争力不容忽视。国内社交游戏的全球化和国际社交游戏的本土化交相辉映。

  随着SNS游戏厂商重视度持续攀升,国内SNS游戏开发商纷纷将战略部署至海外市场。2009年,一些国内SNS游戏开发商在海外已收获成功。热酷、智明星通、五分钟等国内SNS游戏厂商的海外市场业绩较为突出。他们的《阳光牧场》、《开心农场》等游戏已经登陆了日本、美国等地的社交网站平台。其中,热酷的《阳光牧场》成为日本mixi平台用户量最大的社交游戏之一;五分钟的《开心农场》在美国Facebook平台的用互联量也超过100万。由于国内社交网站开放性不够,国内的社交网站开发商普遍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海外市场将是中国社交游戏开发商的战略重点之一。

  社交游戏公司Playdom首席执行官约翰普莱桑茨(John Pleasants)、CrowdStar执行董事长皮特瑞兰(Peter Relan)、Zynga首席运营官维希马奇贾尼、Slide副总裁凯思拉布伊斯(Keith Rabois)、Lolapps首席执行官卡文斯图尔特(Kavin Stewart)等拥有Facebook上TOP10游戏的开发商们一致认为,虽然目前社交游戏在Facebook上仍有增长空间,但在美国之外的社交网络领域,存在着比Facebook更多的机遇。

  海外SNS厂商们早已看到了这一现状,唯有加快国际化步伐,向拥有全世界最多网民数量的中国发展,才是维持他们在全球SNS业界稳固的霸主地位。

  进军中国的隐患

  据调查,在国外备受热捧的MySpace、Mixi、Cyworld远渡重洋来到中国落地生根后,并没有适应中国水土,在中国仍然处在慢热的发展期。而Facebook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对中国内地市场垂青已久。但我们却迟迟未见其正式登陆中国市场。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海外SNS厂商进军中国,必有隐患。

  首先,成本是海外厂商进军需把控的环节之一。中国的研发成本,特别是人工在全世界范围内算是相对低廉的。康盛创想CEO戴志康在谈及游戏收入成本比例的问题时称,“Facebook应用软件在国外出售的价格是以美元为单位,同样的软件在中国的售价可能是以人民币来计算。”因此,在中国高成本是否会带来高收入是海外SNS厂商需要计算在内的。正如虽然海外SNS厂商拥有优秀的战略、架构、技术、产品、服务、应用,但未必竞争得过本地化优势明显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将影响海外SNS游戏在中国的发展。搜狐副总裁方刚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国外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注定都会失败,Facebook也不例外。国外火爆的Facebook等SNS网站之所以能成为业界霸主,主要是因为在设计理念上符合国外用户的需求。在中国,如果海外厂商不充分了解中国在文化地域、市场环境等上的不同,照搬国外的成功经验恐行之不通。

  国内SNS游戏业界激烈的竞争也为海外厂商进军中国设立了门槛。沈佳称,中国社交游戏行业发展迅速,与国际市场水平保持同步,将产品研发周期短的文化与博大精深的游戏渊源相结合,创造出一个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全新市场。由于社会制度和社交网站在不同人群的渗透不同,这个行业目前竞争非常激烈。

  行业点评人阿飞表示:Facebook拿着烟枪洋炮来唬人,却不了解火药还是中国所发明的。Facebook能在家里称大,不一定在外面就能充当英雄。google退出中国就是因为不服水土。

  CGBC已成专解决问题的快速通道

  SNS游戏无论在海内外都备受厂商重视,这一点毋庸置疑。2009年末,世界范围内的几起并购、融资,国内相应SNS领域会议不断增多,无不证明这一领域已成为当前互联网行业中新的焦点。增强互联网的社会性与互动性将是每一位互联网从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社交游戏作为SNS社区中重要的功能插件,不仅是社区游戏化和游戏社区化的连接纽带,也是一种新兴的盈利模式。

  2010年CGBC将邀请 各大知名Social Game开发商们针对SNS与Social Game的发展,以及两者的结合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除RockYou创始人沈佳,千橡互动集团首席运营官刘健、IVP合伙人田中章雄、英特尔战略投资总监亚历山大K.马奎斯、纪源资本创始合伙人HanyNada、凯鹏华盈合伙人李立伟以及启明创投合伙人童士豪,均已确认出席CGBC,并将在“CGBC SNS和SocialGame论坛”上针对全球社交游戏和他们的中国战略、社交游戏的资本运作和过程增值,以及中国社交游戏的本土战略和全球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田雪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