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狂欢下微博热的冷思考:开放平台隐忧重重

2011-09-09 13:33:00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微博 媒介素养 开放平台 Twitter 置顶
[提要] 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的压力不断增大,“快餐式”的文化随之盛行。微博,因其传播信息的即时性、传播形态的多样性而得以迅速发展,受到使用者的广泛推崇,在全世界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围脖”热潮。

  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的压力不断增大,“快餐式”的文化随之盛行。微博,即“微型博客”,“一句话博客”,“就是让用户在网站上写短消息。它最大的功能就是让用户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或手机短信来更新和发布最新动态信息,每条信息限制在140个字以内,就像一篇微型博文”。①微博以其简短随心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现代人的青睐。

  微博进入人们的视野还是在2008年,当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时利用Twitter作为他的竞选工具之一,奥巴马的Twitter账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拥有了几百万的跟随者,从而为他参加总统竞选积累了大量人气。在这之后,Twitter迅速发展起来,社会各界名流也纷纷注册了自己的Twitter账号。2009年,流行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让Twitter再次风光,在他的死讯传出后一个小时,Twitter冒出了6.5万条新留言。这是Twitter问世以来最风光的一次。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我国两会期间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各大门户网站上开通个人微博,收集网民提议,展示自己的提案,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第一时间发布到网上,与大众实时互动。

  近年来,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在国外非常流行,很多政界名流、商界精英、文体界明星都开设了自己的微博账户。越来越多的记者和专业媒体选择通过微博收发信息、与受众互动,不少知名品牌也开始使用微博进行口碑营销。可以说,微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新了传媒理念。与此同时,微博在中国也逐渐出现并发展。饭否、忙否、叽歪、做啥、嘀咕、腾讯滔滔等都是微博在中国发展的产物。2009年8月,知名门户网站新浪也推出了自己的微博。一时间,这个看似并不起眼的新事物几乎一夜之间在全世界风生水起。

  微博,因其传播信息的即时性、传播形态的多样性而得以迅速发展,受到使用者的广泛推崇,在全世界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围脖”热潮。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际手段,微博在为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狂欢话语平台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话语狂欢背后的隐忧

  文本碎片化导致信息过剩和泡沫化。微博140个字的限定范围让网民畅所欲言,不需要渊博的学识,不需要艰涩难懂的语句,人人都可以在这里抒发感情,发表意见。微博的出现让人们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拥有话语权,可以随心所欲、随时随地自由表达,其涵盖的主题包罗万象。因此,微博发表的大部分内容多是不成系统的,多数是闲言碎语的唠叨、琐碎的生活细节,缺乏新意,思想贫乏,甚至矫情无聊……微博甚至被冠以“垃圾箱”、“话唠地”、“无聊琐事当头等大事”等称谓。《魔鬼经济学》的作者史蒂芬?列维特说:“在微博中,有价值的信息占到的比例仅为4%左右。”②

余梁

editor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