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转载者的责任需要法律上甄别和判断

2011-09-10 14:31:00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为加强互联网法律知识普及教育,推进互联网站健康发展,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应邀作客新华网,跟广大网友共谈“网络隐私保护”。

  2011年9月8日,“互联网法律知识普及月活动”系列访谈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与网友谈网络隐私保护。图为嘉宾与主持人交谈。新华网 陈竞超 摄

  [主持人]从微博出来之后大家特别感叹,微博的能力太大了,不经意间发布一个东西,经过上万次的转载,让他的影响面扩大到不可想象的地步。比如刚才你说的交通超速照片,流传到网上之后,引起了大家非常广泛的转载,也给当事人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如果这个行为侵犯了隐私权,那发布人,甚至几万次点击的转载者是否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周汉华]如果经过法律程序认定是侵犯了,那就要经过核心概念,一个是民事上的隐私权,一个是公法上的个人信息保护权利。需要有过错,需要有因果关系,需要有被侵害的个体,所以要进行民事上责任的认定。网络和现实世界不太一样,所有转载者都认为他有责任?那这个和现实社会中就不太一样了,所以民事上还有一个取证的问题,这是从民事上隐私权保护角度来说。在公法上,就是对个人信息保护这块,谁主要负责任呢?这个得是法定的义务主体负责任,转载者就不需要负责任了。在交通违章这个“门”里谁应该来负责任呢?法定主体是依法履行公务,然后拥有这些信息或者说这些视频的机关来承担责任。另外的主体,构成行政违法也要承担责任,比如说他是非法买过来的,就是非法获取的,你也要承担责任。一般的转载,因为他没有特定的法律义务,我认为链条不要追求那么长,否则网络上就会形成寒蝉效应。这个需要进行法律上的甄别和判断。

余梁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