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方玉艺术馆听到的故事

2012年12月21日 14:56作者:来源:中国书画报

  尽管李方玉几十年来收藏这些名家书画花了很大工夫,但捐献给家乡,一能使这些作品让更多的人欣赏学习,使其在弘扬中华文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二是报答故土的养育之恩,算是为家乡人民献上的一份爱心。这使我想起了孔夫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名言,感悟到了李方玉先生立志高远、关爱社会的人生境界。

 

  听画界朋友说,李方玉先生将自己几十年来珍藏及自己多年创作的书画精品600余幅,捐献给了他的故乡——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市政府在市博物馆设立了永久性“李方玉艺术馆”。伴随着社会各界的一片赞扬声,濮阳市政府举行了由河南省及山东省有关领导及诸多书画家参加的隆重的开馆仪式,我也应邀参加了。
  走进高大宽敞的展厅,只见康有为、梁启超、于右任、溥儒、柳亚子、沙孟海、陆维钊等近现代名家的书法一字排开,令人目不暇接。而另一面墙上挂满了倪田、李耕、李苦禅、刘继卣、关良、崔子范、方增先、陈大羽、刘大为等大家的画作。在这里,人们驻足观赏,完全沉浸在书画艺术之中。
  怀着对李方玉先生无私捐献义举的敬仰,我专门找到他,询问这些书画的来源。李先生一边陪我欣赏书画,一边用他的收藏故事回答我的询问。在一副于右任的对联前,李方玉讲了他30多年前购买一批清代和民国时期书画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初,李方玉听说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后人将祖上收藏的书画转让给了一位书画收藏家,而这位收藏家又因家中有困难,急着想出手换钱。李方玉听说后立即前去查看,当见到那些保存得不太仔细,有的甚至有些破损的纪晓岚、康有为、梁启超、于右任等名人的书画珍品后立即被吸引住了。他当时月工资只有56.5元,哪有余钱购买字画?但当看到这些书画有的因保存不善而破损,或因潮湿起了霉点时,又感到十分的痛心和惋惜,于是便千方百计借钱,连老父亲一辈子的积蓄也一块要了出来,陆续将这些书画买了过来。
  边走边看,李方玉指着一幅沙孟海先生的书法作品说,这幅作品是向前辈学习求教时所得。李方玉1974年由山东省博物馆去浙江美院学习时,曾多次到沙老那里求教,沙孟海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条幅赠之以资鼓励。李方玉把这幅作品连同向李苦禅、陈大羽、齐良迟、崔子范、方增先等人求教时,他们相赠的作品都捐献了出来。
  在参观中,一幅冯其庸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书法作品吸引了我。此作气势磅礴,如高山飞瀑之势一气呵成。李方玉先生介绍,1984年他晋京拜访许麟庐先生时,在许家得遇冯其庸先生,冯先生邀他与山东的另一位画家当天到家中画画。李方玉到冯先生家后,精心画了两幅墨竹相赠,并向冯先生请教书画之道,冯其庸先生乘兴为李方玉写下了这幅书法,并又画了四尺对开的葫芦送给李方玉。这次李方玉把冯其庸的书法、葫芦和许麟庐为他画的兰草也一块捐给了家乡。
  在展厅中,有3幅人物画名家李耕的作品十分引人注目,李方玉介绍说,在2002年春天,福建的一位收藏家来电话说十分喜爱他画的竹子,问能不能用已故人物画名家李耕的画交换,李方玉听后十分高兴,当即应允,收到这位藏友寄来的李耕的作品《东坡笠履图》后,便精心画了一幅墨竹回赠。后来,这位藏友又用李耕的《夸父逐日》、《羲之爱鹅图》,和浙江美院教授黄羲的《郑成功》换了李方玉的《墨竹》及《鲶鱼》。
  尽管李方玉几十年来收藏这些名家书画花了很大工夫,但捐献给家乡,一能使这些作品让更多的人欣赏学习,使其在弘扬中华文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二是报答故土的养育之恩,算是为家乡人民献上的一份爱心。这使我想起了孔夫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名言,感悟到了李方玉先生立志高远、关爱社会的人生境界。(附图为李方玉捐献的于右任对联)

责任编辑:高娜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