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良心食品,回报社会

2018年03月02日 09:01作者:来源:大众网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个经济并不宽裕的家庭,在利益面前,能够不忘经营初心,诚信经营,愈发显得难能可贵。自开业以来,王俊宾便把“顾客健康至上”奉为原则,用良心做食品,以诚实守信的经营风范,赢得了顾客的信赖。

  

  王俊宾,男,1969年3月出生,昌乐县五图街道一名合法经营火烧铺的个体工商户。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个经济并不宽裕的家庭,在利益面前,能够不忘经营初心,诚信经营,愈发显得难能可贵。自开业以来,王俊宾便把“顾客健康至上”奉为原则,用良心做食品,以诚实守信的经营风范,赢得了顾客的信赖。他还经常向社会献爱心,用感恩社会、传递爱心的真情感动着身边的每个人。

  命途多舛,多方相助渡难关

  王俊宾是个自强不息的人。回想起自己当初创业时的艰辛,王俊宾还是难掩内心的波动。10年前,一场意外大火将王俊宾身上40%的面积烧伤,本来日子就不富裕,突如其来的灾难更将家庭弄的雪上加霜。屋漏偏逢连夜雨。2014年春天,王俊宾的妻子又查出乳腺癌,两次手术花去了将近20万元,高额的医疗费让这个家庭负债累累。妻子后续康复治疗需要花很多钱,女儿上学也需要钱,家庭的各项开支需要钱……身材矮小的他一度陷入绝望。

  天无绝人之路。昌乐县五图街道相关领导了解到王俊宾的困难情况后,主动上门为其妻办理了大病救助手续,联系银行帮着贷款上致富项目。在社会的大力帮助下,王俊宾夫妇前往潍坊学习电烤炉肉火烧,王俊宾深知机会来之不易,不能辜负政府和家人的期望,在学习时格外用功,不仅学会了电烤火烧的技术,也领悟到了诚信经营的理念,学成回来后不久就在永和街上开起了火烧铺,开始了他的诚创业之路。

  诚实守信,谨守规范传佳话

  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来倡导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稳,世无诚信不宁,昭示了诚实守信的价值。王俊宾深知做生意的金牌法宝就是以质量为本,讲求诚信。所以,开店伊始,他便主动到超市联系,订购上好的面粉,新鲜的后肘肉,无公害的蔬菜……他坚信食材好了才能做出味道香酥、质量过关的火烧。

  王俊宾做出的火烧香酥可口,深受周围群众的喜爱,一传十,十传百,王俊宾的火烧店逐渐变得小有名气。口碑好了,顾客也就越来越多了,人多的时候即使排队也愿意再等一会。生意越来越好,王俊宾一家的日子也逐渐开始好转。就在这个时候,很多肉贩开始到他的店里推销碎肉,承诺以低于超市专供肉很多的价格销售给他,然而王俊宾并没有被利益蒙蔽双眼,严词拒绝了这些不当的诱惑。他说:“我做的是良心买卖,一定要用最好的肉,最好的面和最好的油,保障顾客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向王俊宾提供专供肉的超市老板也经常向他的顾客和员工推荐王俊宾的火烧铺,因为他清楚的知道王俊宾火烧铺所用肉的质量,吃着绝对放心。事实也证明,诚信经营才是立业的根本,王俊宾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每天都有许多顾客,且大多数都是回头客和老顾客。他们说,王俊宾的火烧吃着又香又放心。

  心怀感恩,回报社会显真情

  草感地恩,方得其郁葱;花感雨恩,方得其艳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生命才会充满温馨;长存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心灵才会更加纯洁。懂得感恩的人,终会幸福。社会各界的帮助让王俊宾心怀感激,他把这份感激之情化为爱心奉献社会。开店伊始,他就本着“把利润最小化”作为原则,也时刻提醒着自己“首先做人,再做生意”。所以自开店起,王俊宾就对老人、学生实行优惠政策,每碗豆脑优惠5角,并且对每天前10位来店吃饭的清洁工和贫困生免单。2016年,他觉得自己还可以再做点什么,于是把每月的15日定为送餐日,这天,面向清洁工、贫困生免费送出100个火烧。这项活动开始实施时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有人说他傻,但是他说他只想做个好人、善人,行善积德,感恩社会,哪怕少赚点钱,也要尽自己的努力帮助这些清洁工、贫困学生。他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社会各界帮助了我,这份大爱我一定传递下去。”

  王俊宾用他的举动感化了这些清洁工和学生,也感动了的周围的人。大家知道王俊宾的事迹后,都愿意来他店里吃饭。很多老顾客都说:“老王心眼好,来老王店里吃饭不仅能吃上香酥可口的火烧,也能通过他的善行义举来增加自己的正能量,时刻提醒自己要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诚信是和煦的春风,带给大地无尽的暖意;诚信是夏日的雨水,带给人们无限的清凉。王俊宾常说:“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并把它制成牌匾挂在自己店里,告诫自己“为人不可贪,行动见善心”。做良心食品,凭诚信经营,心怀感恩,回报社会。他说他要继续把善举传下去,做个诚实守信、感恩社会的好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