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妈就是我爸妈

2018年09月04日 08:58作者:来源:大众网

颜惠生,男,汉族,194810月出生,群众,济南市市中区大观园街道万紫巷社区居民。

有一种情感,只能用心去感受,有一种情感,只能用心去珍藏,这种情感不能被简单的划为朋友关系,它已经超出了朋友的界限和范围,这就是战友情。与张明之间的这份情谊,已深入颜惠生的骨髓,抹不去、忘不掉,他俩之间有个约定,如果其中一方牺牲了,另外一方就一定要照顾好对方的父母,50多年来,信守生死约定的颜惠生替战友照顾双亲尽责尽孝,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当初许下的诺言。

说起与张明的感情,得从1964年他们同为济南第六中学的学生说起。十六七岁的年纪,友谊像水一样,干净而纯粹。颜惠生比张明大1岁,主意也多,去哪儿玩都带着张明。记得1965年两人专门爬火车去天津买鸽子,一开始,他们趁没人偷爬上一辆露天的拉煤车,不动的时候不要紧,火车一跑起来,煤灰忽地就飞起来,再一睁眼,两个人你看看我笑,我看看你笑,因为除了牙齿是白的,哪哪都是黑黢黢的。后来觉得不行,俩人又爬了一个装满圆葱的车厢,这下更好了,封闭的车厢里俩人被熏得光淌眼泪……

用老伴儿的话说,当时他们俩人好得就跟小哥俩似的。后来“文革”中,张明的父母被下放到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他也因此常受到同学的欺负,颜惠生总是想办法保护他。所以在1968年国家征兵,得知颜惠生要参军时,张明说,要去就一起去。

 “我们一起参军,回来却只剩一个”

来到潍坊加入济南军区第八炮兵师6168部队后,他们就开始进行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十七八岁,远离家乡,不光是他俩,济南的小老乡们聚到一起,都感觉可亲了。1968年底回济参与国防隧道施工后,他们虽然不在一个地方,但依然保持了很好的联系。直到那一天,颜惠生接到张明出事的电话。

“张明这个人人品很好,也很勤奋,有活总是抢着干,有好事却从不赶在前面。”颜惠生痛苦地回忆,那天他是为了炸掉压在铁轨上的大石块,以保证接下来的施工才出的事。不知道是导火索质量问题还是潮湿的原因,他第一次进洞点火的时候,没有引爆,等了一会儿再进去的时候,忽然发生爆炸,冲击波很大,气浪把他的半边身体推出了洞外。  

“常常看到他一边哭,一边念叨,‘你为什么要进去,为什么要进去?’”老伴儿说颜惠生,不知道用了多少纱布才把战友剩余的身体填充包裹出了完整的人形,只知道张妈妈来了以后,单子还没有掀开,人已经瘫倒在地上。

后来部队问家属有什么要求,这个已经在抗美援朝中失去一个儿子,如今又在国防施工中失去一个孙儿的家庭,没有提出任何的要求。

 “部队少我不要紧,这个家不能再少一个人”

如今再回忆起当年的情况,颜惠生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当时张家的景况是,上有80多岁的老奶奶,下有11岁的小妹妹,父亲在五七干校,家里一切只能靠张明妈妈。而这位40多岁的母亲,受不了失去唯一儿子的打击,精神几近崩溃,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不洗脸、不洗头、也不上班。看着眼前这位精神恍惚、眼泪都要流干的母亲,颜惠生一下子跪了下去,你就是我妈,我得照顾你
颜惠生主动申请复员后,就住到了张明家里,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部队少我这个人不要紧,这个家不能再少一个人。从此家里不管什么大小事情,他都去担着,盖小厨房、劈柴、打扫卫生、大冷天里整宿的挨号给家人买煤等,他总觉得自己做得越多,这个家的痛苦、悲伤就能少一点,就这样一住就是四五年,日子才慢慢缓过来劲。

1974年颜惠生结婚后,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常给妻子说,咱们有3个家,你的父母,我的父母,还有战友的父母。那时候他们住得不算近,但是每周六歇班,颜惠生都要回去看看。

计划经济时代,东西不好买,但是每到冬天,颜惠生总是想办法给张母买包炒栗子带过去,女儿经常给妈妈抱怨,我爸爸买了栗子,老是给我那个张奶奶拿去,从来不给我吃,你知道我有多想吃吗?妻子知道,那是因为当年颜惠生去张明家的时候,他的母亲偶尔能买到些热栗子,但他自己从来舍不得吃,都留给他俩吃,热乎乎的情谊就这样种进了年轻的心中。

多年以来,无论多忙,家里有个大小事,颜惠生就像这家里的儿一样,帮忙参谋张罗着。张家大妹妹结婚那会儿,不兴买家具,一般都是家里人帮忙打一套家具,颜惠生就找人给把家具打好,后来出生的小妹妹长大后做生意,颜惠生也像亲哥一样去帮他出主意作筹备。年轻的家庭偶尔闹矛盾时,也是他过去给劝解。包括老太太晚年不愿意搬家,老爷子都说不动的时候,颜惠生一劝,老太太就说,“好,听惠生的”,小妹妹常说,俺生下来以后就有哥哥,不管什么事,有哥哥在可踏实了。

而老人也早已把他当作一家人,因为年纪相仿,那时候张父常常带着小妹妹和颜惠生的女儿出去玩,遇到人时,他总是介绍,这是我的小女儿和小孙女。也有人给他说,你张叔都跟我说了,惠生啊,不是亲儿胜似亲儿,这个家这些年多亏了他在照顾。颜惠生说,就这一句话,我这心里了不得。

 “50年了,父母我都照顾着,你放心吧

每年的大年三十,颜惠生会在下午四点前把岳父这边的饺子包好,到六七点钟在感会自己家,给父母做好饭,到八点钟,再赶到战友家,陪老人一块包饺子,一块过除夕,尽管逢年过节儿子可能不总陪在身边,但是颜惠生的父母却很理解儿子,他去做他该做的事情。

如今张家父亲98岁,母亲也88岁,这两年老人的身体越来越差,考虑到颜惠生他们也是近古稀的人了,所以大妹妹她们怎么也不肯再让他来陪床照顾了。但是颜惠生还是要经常去看看老人,陪在老人身边,搀着扶着,给老人理理头发,或者抱抱老人。他能感觉到,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老人心里也很安慰。

离开不是死者的痛苦,而是生者的悲痛。每一年的清明节,即使在后来颜惠生跟老伴儿去上海带孙辈的14年间,他也一定准时赶回来,陪老爷子、老太太他们去烈士陵园里祭奠战友。老爷子80岁后自感年纪大了,就给颜惠生说,以后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们了,我就不能再来了。50年了,每次来到战友的墓碑前,他都会告诉战友,爸妈我都照顾着呢,你放心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崇敏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