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侄子侄女和偏瘫婆婆

2018年10月06日 10:57作者:来源:大众网

陈艳云,女,51岁,济宁市鱼台县李阁镇三双村村民。

  陈艳云,女,51岁,济宁市鱼台县李阁镇三双村村民。

  1995年,陈艳云经人介绍与鱼台县李阁镇三双村张永贞结识,在相识不久后,陈艳云逐渐了解到张永贞的家庭情况,当时张家上有六十多岁的公婆,下有大哥留下的两个孩子,生活极其艰难。面对这样的家境,善良而朴实的陈艳云不顾娘家人反对毅然嫁入张家,承担起照料公婆,养育侄子侄女的责任。

  抚育侄子侄女,做孩子的亲妈

  陈艳云丈夫的大哥在丈夫18岁时因病去世,留下了4岁的侄子和2岁的侄女,两年后嫂子不堪生活重负改嫁,年幼的侄子侄女便无人照顾。面对两个可怜的孩子,刚过门的陈艳云成了侄子侄女的“娘”。陈艳云说:“他们那么小就没了爹妈的疼爱,但还有我和丈夫,无论吃多少苦、受多少累,我都要把他们抚养成人。”就凭着这一股韧劲儿,家境贫困,陈艳云就省吃简用,自己宁愿少吃点,也绝不亏待孩子。农村家庭收入来源单一,为了地里的庄稼多点收成、多赚点钱,她就早出晚归,在地里多忙一会。就这样,20多年来,陈艳云把侄子侄女当作亲生孩子养育,加上她自己的两个孩子,夫妻二人拼尽全力将四个孩子拉扯大。

  对待四个孩子,陈艳云也知道农村人讲究实在,不能让邻里乡亲有什么议论,因此对这四个孩子,无论是吃的还是穿的,她都一视同仁,甚至有时候她会对自己的子女更为严格苛刻,让自己的孩子从小让着比他们年龄大的哥哥姐姐,“侄子侄女没有亲生父母照顾,俺不能让孩子感到自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陈艳云对孩子们的付出,邻居们都看在眼里,他们说像这样好的婶娘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不知情的外人肯定会以为这四个孩子都是陈艳云的亲生孩子。

  赡养偏瘫婆婆,做公婆的亲女儿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也日渐长大,成家立业。陈艳云终于能歇口气了,年迈的婆婆却因脑血栓偏瘫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任劳任怨的陈艳云又担负起照顾婆婆的重任。三年来,她每天在婆婆的床前悉心照料,端屎端尿、洗脸擦身、喂药喂饭,事无巨细,毫无怨言,只盼望婆婆早日好起来。

  如今,侄子侄女已长大成人,侄子也娶妻生子。在照顾婆婆之余,陈艳云自己也当起了好“婆婆”,帮侄子带大了他的两个儿子。每逢过节,孩子们总会给陈艳云带好吃的东西,主动帮着干家务。看着懂事的孩子们,陈艳云心里暖暖的,她觉得这些年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陈艳云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把农民的朴实、善良、能干展现的淋漓尽致,她只求家人平安幸福,让这个原本风雨交加的家成为孩子们温暖的港湾。陈艳云以敬老爱幼的实际行动树立起乡村振兴下的新风尚,成为新时代孝老爱亲的典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