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人们的“好闺女”

2019年04月03日 12:53作者:来源:大众网

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其乐融融,品尝着新年第一顿水饺时,济宁朝阳助老服务中心的张代凤带上亲手编制的相册,作为新年礼物,为老人送去。从事养老事业十余年的她,保存10余万张照片,定格扶助老人的每一张笑脸,是老人们的倾听者,用心服务,老人们称呼她为“闺女”。

  

  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其乐融融,品尝着新年第一顿水饺时,济宁朝阳助老服务中心的张代凤带上亲手编制的相册,作为新年礼物,为老人送去。从事养老事业十余年的她,保存10余万张照片,定格扶助老人的每一张笑脸,是老人们的倾听者,用心服务,老人们称呼她为“闺女”。

  济宁朝阳助老服务中心作为在济宁市民政局注册成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组织,于2016年进驻西门社区以来,为让社区老人幸福安度晚年,从生活各个方面对老人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待老人如亲人,在老人眼里她既是和蔼可亲的“闺女”,又是坦诚相待的朋友,在她和老人们心里,西门社区服务中心早已是他们共同的家。

  为让老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张代凤带领朝阳助老服务中心的员工们自2016年7月1日开始,每月为社区老人举办一次集体生日会,至今已为783名老人过了生日,并长期为老年人提供修脚、理发、按摩、测血压等服务。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和优质价廉的助餐服务,现今会员达上千人,3年来带领员工免费为老年人服务达百万余人次。

  保存10余万张照片,定格老人每一张笑脸

  2019年2月5日,早上8点,张代凤与家人吃完新年第一餐后,顾不得与家人一起去拜年,便自己带上为老人们准备的新年礼物,早早的走出家门。“今年共为16位老人制作个人相册,昨天在助老服务中心,大部分老人已领走,还有三位老人有事没能来,我想在新年第一天给他们送过去。”张代凤说,这次选择的16位老人都是年纪偏大一些的,平均年龄都在85岁,并且平日参加活动积极还爱照相的老人,很多老人基本没有自己的相册,照片保存在手机里也容易丢失,制作成相册,能随时与家人分享。

  随后,张代凤来到西门社区的刘兆汉老人家中,门前带着美好寓意的春联和红彤彤的灯笼显得年味十足。“刘院长,过年好,祝您新年快乐。”随着一声新年祝福,78岁的刘兆汉热情的邀请张代凤在家中坐坐。当刘兆汉收到翻开新年礼物时,里面有自己年轻时的很多珍贵照片,还有这三年来参加活动的照片,他眼睛里泛着泪光,嘴里一直说着“你真是有心了。”

  “朝阳助老服务中心从成立时,刘院长每一个星期都来为老人们免费义诊。”张代凤说,刘兆汉从事中医30余年,助老服务中心成立后,他就坚持每周一次的免费义诊,老人们都十分相信他的医术,身体出现小毛病基本没有去过医院,刘院长开一副药方便好了。

  张代凤性情细腻,她喜欢收集东西,更喜欢为老人拍笑脸。“每次举办活动是,我和我同事就喜欢给老人拍照,三年多下来,前前后后存了10万多张照片了吧。”张代凤告诉记者,虽然制作照片十分费时,但她愿意熬夜为老人制作,因为老人们的每张笑脸都是无比真贵。接下来她还为更多老人制作个人相册,除此之外,她还为老人制作美篇,用电子相册记录老人们的每一张笑脸。

  下岗后投身养老事业,走到哪老人们跟到哪

  家住来鹤小区的她,家中有7位老人,很喜欢和老人打交道。“我们小区有很多老人,看着有些老人常年都是自己居住,十分孤单,我就想着能办个养老院,让一些孤单的老人能聚在一些该多好。”张代凤说,自己家里都是工薪阶层,办养老院也不太现实,2008年,自己上班的厂子破产后,她就在养老院工作。

  夜间在老人的床头安个小夜灯,方便老人起夜;冬天提前关好门窗,夏天提前放上纱帐;每天早晚,坐下了和老人聊天谈心……张代凤的用心赢得了老人的信任,养老院的老人们将张代凤当亲闺女对待。从事养老事业10多年,期间换过两家养老院,老人们都跟着她一起搬走,只要她到哪工作,老人们跟着去哪。

  2015年,张代凤和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的济宁朝阳助老服务中心。“刚来的时候,作为其中一员,一开始领了几个月的工资。”张代凤说,刚成立时,其中一朋友拿了3万元的开办资金,由于购买设备,器材等大量花销,张代凤主动提出义务服务,减轻开销。

  在助老服务中心,78岁的陈庆云和83岁的梁明哲每天都会来这里,先在食堂吃早餐,煎包、鸡蛋,再加上一碗小米粥,老两口早餐就花了七块钱。吃完早饭就打牌、跳舞,热热闹闹的一说一笑,半天的时间就过去了。“儿女都忙,没时间陪着,这里老人多,我们都成为了好朋友。”梁明哲笑呵呵地说。在助老中心,老人们免费修脚、理发、打牌、做游戏,每个月过一次集体生日,食堂的饭菜价格公道,老人们一日三餐10元钱就能解决,这些都让他们把这里当成了家。

  面临解散困境  家人陪伴鼎力相助

  如今,走进朝阳助老服务中心,有的老人在打牌,有的老人练习唱歌,有的老人下五子棋……现场一派热热闹闹的景象,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这种场景,就是我最愿意看到的,感觉自己没白走。”张代凤每次看到老人们发自内心开心的样子,内心十分满足,如今朝阳助老服务中心办卡注册的老人已超过1000位,每天都有100余名老人来玩。

  而此时幸福美满的画面,是张代凤咬牙坚持换来的。在朝阳助老服务中心成立一年的时候,一开始合作的两位朋友先后退出。可是助老服务中心已经初具规模,老人们已经习惯来到这里。“当时我也十分犹豫,坚持下来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这里的一切开支,不坚持也就意味着真正的解散。”张代凤说,“当初有这个义务服务的想法,就是想着做善事,要是解散了,老人们没地,有可能会生病,这样就是做恶事了呀。”

  于是,在自己爱人的支持下以及自己每月2000元的退休金,就这样她将助老服务中心揽了下来。除了给雇佣的两位员工每月发工资以外,餐厅每月的开支是她最大的开销,由于是老年人餐厅,张代凤从来不向外承包,每天的蔬菜和肉类都是她亲自挑选,为的就是让老人们吃的踏实。可是好景不长,2017年,张代凤的婆婆因病住院花费了近20万元的医药费,女儿大学毕业选择自己创业,也需要一笔创业资金。上有老下有小的她,又一次陷入了两难的抉择。“那时助老服务中心已经坚持两年了,我当时就在想就算借钱,我也要办下去。”53岁的她,从未开口向别人借过钱,为了借钱她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好几夜。

  “在最困难的时候让我最感动的是,几位老人得知我的困境,都说要帮助我,被我拒绝了。”张代凤说,在弟弟给她送钱的时候,几位老人看见过,于是拿着现金给她,老人们的心意她懂得,但她坚持不要老人们的钱。“那个年代的老人,没过过几天好日子,老了还为子女操碎了心。”张代凤说,老人们年龄大了,过一天就少一天,让他们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关心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

  从朝阳助老服务中心的参与者转换位如今的负责人,除了张代凤内心的坚守,她一直认为还有每位工作人员和老人们的真心付出。除了日常的理发、剪指甲、做保健操等,每月还会组织10多次的户外活动,三年下来,共举办了400多场户外活动。

  “我会格外注重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喜欢带他们出去看看周边的风景,老人们也乐意。” 在保证老人们安全的前提下,她和同事们带老人们去过曲阜、兖州、太白湖,看过牡丹花和苗木。

  “刚开始来到这里的时候,我感觉周围一切都是陌生的、没意思,如今这里就是我的家,一天不来就想的慌。”家住警韵之家的宋海菊老人,一年前在女儿的介绍下,来到这里,经过几天的适应,她与这里的老人成为朋友。“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别提多开心了,如今最怕过星期天,想每天都来这里。”宋海菊笑着说。

  这里除了改变老人们的生活,同样也让义工魏小红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一开始是我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先来的这里,看到儿子开口说话,还会笑了,我也来这里做义工。”魏小红说,儿子豪豪一开始最害怕见生人,都是躲在房间里,来到助老服务中心,老人们都把他当自己的孙子对待,主动聊天关心,如今的豪豪不仅会表演节目,还每天接送老人们,魏小红对生活又重新充满希望。

  同事魏小红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张代凤也同样对朝阳助老服务中心充满更多的希望。“之前向政府申请的补助也下来了,接下来我们的工作将更好做了。”谈起自己如何与老人相处,张代凤始终坚持做老人们的倾听者,用心为老人服务,她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每一位老人的闪光点。她免费为老人过集体生日,义务为老人著述立传,用文字记录老人们的生活,整理每位老人的照片,定格每位老人最灿烂的笑脸。

  伴随着春节的到来,张代凤也许下自己的新年愿望,她想以老人为主角拍一部电影,让老人成为电影的主角。“年轻人很少能静下心来和老人的聊天,渐渐地,老人‘被需求’的感觉就会越来越淡。”张代凤说,“关心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我想让大家明白,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由于工作突出,张代凤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生产标兵、优秀共产党员、济宁市“巾帼增收带头人”、任城区第一届“工行财富”杯“巾帼创业明星”、任城区第六届“全区助人为乐模范”、2017年度“济宁市任城区巾帼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事迹先后被齐鲁晚报、济宁日报、济宁电视台、任城电视台报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