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拳拳孝心谱写奉献之歌

2019年07月04日 16:04作者:来源:大众网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在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就有这么一个孝老爱亲的故事。

以瘦弱之肩承起生命之重,用拳拳孝心谱写奉献之歌

  刘建美,女,汉族,1961年6月出生,群众,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街道陈庄村村民。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在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就有这么一个孝老爱亲的故事。

  槐荫也有房泽秋,左邻右舍齐称赞。今年58岁的陈庄村民刘建美和天下千千万万个勤劳善良的妇女一样,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但不同的是,自打她进婆家门的那天起,就承担起比别人更多的任务。除了照顾家人,侍奉父母,她还要照顾瘫痪在床,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大伯哥。大伯哥从小就瘫痪,无法出门,大小便都需要人清洗,只能坐在一个自制的木推车上,全凭刘建美和丈夫照顾。后来刘建美丈夫也去世了,照顾大伯哥的重担就落在了她和两个儿子的肩上,两个儿子每天都抱着大伯进进出出,给他端吃送喝,擦尿洗衣。拆迁后,刘建美一家租住在邹庄新村,单独给大伯哥用了一间向阳的卧室,还把一些老旧物件搬进了他的房间,以慰藉老人的心灵。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的忠厚善良,诠释着孝和爱的传统美德,自从走进这个村、这个家的那一天起,以孝道努力尽好一名好弟媳、好媳妇、好母亲的责任,她就是槐荫区新时代的房泽秋!

  含辛茹苦三十年,照顾大伯躯体安

  大伯哥从小就瘫痪,无法出门,大小便都需要人清洗,只能坐在一个自制的木推车上。刚结婚时,刘建美的婆公婆身强体壮,丈夫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那时候的刘建美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但没想到的是,结婚仅两年左右,婆婆就因病去世,丈夫要外出务工,凌晨三四点就要出门,把大伯哥三四点就抱到推车上也不现实,自此大伯哥的重担就交到了刘建美的身上。一般人挑不起来的担子,刘建美硬是咬牙担起来了,全心全意扑在了这个家上,那时候的刘建美虽然年轻,但毕竟没干过力气活,想要搬起大伯哥并不瘦弱的身躯并不容易。但没有办法,平日家里只有她,也只能靠她,刘建美只得咬牙坚持着每天将大伯哥从床和自制的木制推车上来回搬动,还要端屎端尿,换洗衣裳。自此,刘建美便没将大伯哥扔下过一天,一直到现在。孝易行,顺难得!刘建美不仅照顾好了大伯哥的衣食住行,在精神上也是给予了最细致、耐心的爱护,大伯哥爱吃鱼和豆腐,刘建美雷打不动每天变着花样保证大伯哥吃的合口合心,儿子还在网上为大伯哥定购了专门收听京剧的收音机、象棋,闲暇时间就动员村里的左邻四舍来家串门,一块跟大伯哥聊天解闷。“看到大伯哥从心里开心是我最欣慰的时候”这是刘建美常挂到嘴边的一句话。在刘建美的精心照料下,大伯哥虽然常年卧病在床、口齿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干干净净。他经常用别人几乎听不懂的话说:“弟妹好啊,弟妹好啊!”刘建美用数十年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母、为妻、为媳、为弟妹之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和爱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

  悉心照料,为公公养老送终

  丈夫在外打拼生活,刘健美勇挑重担照顾家庭,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虽然辛苦但还算知足。但天有不测,噩耗再次传来,刘建美的公公也患了半瘫。两个瘫痪在床的病人,在家里需要喂吃喂喝,端屎端尿,在体力和心力上都给刘建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她也顾不上什么男女之别了。刘建美说,只要心干净了,人就是干净的。在我眼里,公公、大伯哥都离不开我的照顾,别的我也就顾不得了。想起那段日子,别为问她,你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她说,每天都是一样的生活,也就没啥印象深刻了。但是她说起每年农忙的时候,每天要先给两个病人做饭、喂饭,只能在太阳最为毒辣的晌午去地里干活,两点多赶回家中,依旧是先照顾两位病人,之后自己才能草草地吃两口饭,接着去地里忙活。每年农忙时节,刘建美都是一边照料两人,一边忙活家里的六亩地。六亩地是什么概念啊,大约有10个篮球场那么大!刘建美说:“别人一周能干完的活,我得干半个月,可是,就算是半个月,也是我一个人的活,知道丈夫在外的辛苦,我从不说一个累字。”这样的日子转眼过了8年,一直到公公去世,刘建美始终坚持着照顾两个病人的同时还要管好这个家。本想等孩子都成家立业了,刘建美和老伴可以喘口气了,但是就这种日子也没有一直持续,前几年刘建美的丈夫因患食道癌,撒手离开了这个家庭。这件事情无论在精神还是身体上都为刘建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作为一个女人,丈夫的离去无异于自已精神之柱的坍塌,这让刘建美一度陷入到了一种沉重的情绪之中。但是想想需要自己照顾的大伯哥、还是自己的儿孙,刘建美在短暂的调整后,再次选择笑对生活,她要为这个家庭撑起一片天。

  言传身教,为后辈树立榜样

  都说近朱者赤,刘建美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在耳濡目染下也将“孝”字展现的淋漓尽致。刘建美的丈夫患病的时候,两个儿子不惜丢掉工作,也要把父亲尽全力照顾到最好;家里没钱,儿媳妇跑回娘家去借钱,也要为自己的公公治病。大儿媳妇说:“我们一定要尽我们的全力为父亲治病,只为了以后不后悔。”都说婆媳关系是最复杂的关系,刘建美一家到现在还是没分家,一直与两个儿子共同生活。小两口闹矛盾,儿媳妇哪也不去,就去找刘建美解决矛盾,因为她知道,婆婆的话,大家都听,她也不偏不倚,管起家来十分公正。

  现在刘建美家拆迁了,日子也变好了。去年以来,刘建美一家租住在邹庄新村,单独给大伯哥用了一间向阳的卧室,还把一些老旧物件搬进了他的房间,以慰藉老人的心灵。两个儿子从小到大看着母亲为了这个家这般辛劳,心里也满是心疼和愧疚。主动承担起照顾大伯的进进出出,给他端吃送喝,擦尿洗衣。刘建美也终于有时间去看看娘家父母了,说起这事,刘建美瞬间泪目,说:“以前都没有时间回趟娘家,都是父母来看她,帮她,连顿饭都不舍得在这吃,对他们亏欠真是太多了,幸好娘家妹妹能帮衬着照顾父母,否则自己真的难安。”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的忠厚善良,诠释着孝和爱的传统美德,自从走进这个村、这个家的那一天起,刘建美就以孝道努力尽好一名好弟媳、好媳妇、好母亲、好婆婆的责任!

  身体力行,为社会传递能量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的忠厚善良,诠释着孝和爱的传统美德,自从走进这个村、这个家的那一天起,刘建美以孝道努力尽好一名好弟媳、好媳妇、好母亲的责任,邻居们夸赞她为槐荫区新时代的房泽秋。不仅如此,因为刘建美的善良、开朗,村里还把她推荐为了村民小组长,家里有什么大情小结都愿意跟刘建美拉拉家常,去年因为村子拆迁,刘建美搬到到邹庄新村,10多户老邻居因为不舍这分邻里情,也都随着刘建美的步子搬到了一个小区,继续做邻居。刘建美家也就成为了大家的“聚乐所”,瘫痪在床的大伯哥更是很开心。家里一来人,刘建美的儿媳妇们就充当起了聚会“服务员”看到婆婆开心一笑的那一刻,儿子儿媳都会在心里感觉到特别温暖踏实,更坚定了一份传承家风的信念!他们相信自已也会像婆婆刘建美那样,坚守对家人的责任和义务,懂得奉献,懂得付出,学会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并且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平凡而又平淡的生活中,去传承孝老爱亲的美德,让孝老爱亲的明灯,照亮更多的家庭,温暖更多的人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