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良心做好“放心煎饼”

2019年11月04日 18:29作者:来源:大众网

  1970年出生的徐海霞,现在是蒙阴县常路大嫂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13年来,她用一双巧手将煎饼摊出新花样,摊出名气,做成品牌。产品不断创新,不变的是她对诚信经营的坚守,坚持用最好的原材料,做出最安全卫生的煎饼。

  煎饼是蒙阴特色传统美食,在蒙阴从事煎饼生产的万人大军中,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徐海霞。多年来,他诚信经营,产品品质有保障,她的“常路大嫂”品牌越叫越响,远销北上广及新疆、青海、云南、贵州等众多省份,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2005年,在织布厂上班的徐海霞下岗了,2006年,在朋友帮助下,徐海霞投资建起了自己的煎饼厂。创业之初,她就订下了诚实守信做生意的原则,严把质量关,打造“放心煎饼”,切实保证煎饼生产的每一环节都安全、卫生,绝不因追求利润而以次充好,坑骗消费者利益,在产品加工的每一道环节上,她严格把关,绝不允许一丝一毫的松懈。

  支一个转动的鏊子,均匀摊上不同口味的“糊糊”,不到一分钟好吃好看的煎饼就摊出来了,红的、绿的、蓝的“糊糊”,变成了五颜六色、薄如纸张的诱人美食,这些芹菜、紫薯、桔子、甜菜根、黄桃等口味的煎饼,正是来自徐海霞的反复研制。2015年,煎饼品种从最初的玉米和小麦做到了十几个,雇佣工人超过十个,常路大嫂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6年,徐海霞加入电商行列。她研发的黄桃煎饼先后被中央、省市电视台作专题报道,将品牌宣传到了全中国。网上订购数量翻了几番,营业额直线上升,特别是重大节日前后,各种煎饼供不应求,特色煎饼更是“一斤难求”。

  订单多了,需求大了,但产品质量不能落下,徐海霞在原材料收购上做足了文章。从小麦、玉米、小米、芹菜、黄桃等用量较多的原料,到樱桃、地瓜叶等用量较少的材料,徐海霞在一些远离污染的地区和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有一些小商小贩慕名而来,要和徐海霞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一些质量较差的粮食、蔬菜、水果低价卖给她,都被她义正言辞拒绝了。她说:“我做的是食品生意、良心买卖。哪一天把良心都出卖了,我还有什么脸做生意?”徐海霞一直坚持“花最高的钱,买最好的料”的原则不动摇,把质量最好的煎饼送到顾客手上。

  前几年,煎饼行业出现了许多以次充好的不正之风,许多小作坊为了节省成本,提高煎饼卖相,不惜把一些滑石粉、豆粕等加入到原料中,为正行业清风,徐海霞率先向消费者做出承诺:如果在她家生产的煎饼中发现有任何色素、添加剂、防腐剂,或者除蔬菜水果粮食之外的任何一种原料进入车间,愿意赔偿一百倍的损失。

  去年五一前夕,有个泰安客户找到徐海霞预订1000斤小米煎饼。正值销售旺季一时做不出,徐海霞婉拒了她。该客户说:“我要的是你的牌子,不是你的煎饼。你可以给我一半你的产品,另一半从附近煎饼店里收购,只是价钱每斤下一点。”徐海霞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你看中的是我的牌子,我更看中我的牌子!别人的煎饼,我一两也没有!”该客户一听,高兴地说:“我听说你们口碑好,果然不虚此行!和你合作,我放心!”

  徐海霞在艰苦创业的同时,不忘积极回报社会,参与慈善事业,帮助那些困难的家庭、孤寡老人、贫困学生。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坚持每年看望慰问常路、高都、黄沟社区贫困老人,慰问消防官兵、驻地官兵,慰问沂蒙六姐妹,加盟雷锋商家联盟爱心单位,参与春蕾计划,帮扶贫困学生,十年来她付出的善款已达十几万元。“是时代的发展让我有了今天,现在我也要担起一个做企业的社会责任。”徐海霞斩钉截铁地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金秀清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