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边之悟

2014-09-25 15:08:00来源: 作者:
分享到:

艺术家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固然重要,但这绝不意味着艺术创造的成功。这里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即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也就是说,是以他那“倏作变相”的敏锐的形式感来感受“万卷书”“万里路”的;或者说,在具体“读”与“行”的过程中,“破万卷”与“行万里”的量的积累,只有转化为灵奇百变的“极工”的笔墨技巧才有意义。

艺术家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固然重要,但这绝不意味着艺术创造的成功。这里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即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也就是说,是以他那“倏作变相”的敏锐的形式感来感受“万卷书”“万里路”的;或者说,在具体“读”与“行”的过程中,“破万卷”与“行万里”的量的积累,只有转化为灵奇百变的“极工”的笔墨技巧才有意义。

当画家将山水转化为美的对象时,固然与画家自身的审美取向、哲学意识、艺术旨趣乃至人格修养相关,但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审美感知与赋形能力的问题。离逸了高超的技法与微妙的艺术感觉,这种“转化”便无从谈起。

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苦练基本功虽是老生常谈,却至为重要。基本功是创作的基础,而创作则是基本功的活用、妙用及化用。 

“吾艺无他,唯手熟而已”,如果功力不稳,火候不到,即便学了一些技法,也无大用。这就像一个高明的拳师,由于长期修炼内功,发出的拳用的都是内力、整劲,一拳足可制敌;否则的话,即使师傅传授给你一些“绝招”,你也不可能一招制敌。


在宣纸上用墨来画画,古人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创作经验,其中那些必要的、合理的手段我们一定要继承下来。例如研墨,由于中国画讲究墨韵,故如何研墨,也大有讲究。所谓“执笔如壮士,磨墨如病夫”,磨墨时,要随顺时针方向重按轻推,远行近折,指力平衡,用力均匀,在这个过程,看着墨色,闻着墨香,自会进入古人所谓“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的美妙境界。

水墨之舞,实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灵智活动,不可望之常人。苟能学问,自足为人;若乏天分,不必强为。

像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这些大师们,他们的艺术创作态度极为严肃,作画至为讲究。当年苦老画画不但研墨,且惜墨如金。画完画以后的水盂里头,可以游鱼,清澈见底。那墨在纸上的运用,可以说到达了一个顶峰。不像时下的一些画家,基于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只求尽快“出活”,尽快地“出售”,作画时将墨汁一倒,随手就画,如同写大字报一般,未入其室,已有一股臭墨味扑鼻而来。其实,中国的墨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这种清香,颇能裨助画家驰骋文思。

我看到不少这类画家,他们似乎无意去“开宗立派”,却非常擅长将“独门”的招法发扬光大,转化为一种自出机杼的笔墨演出;这种“演出”,迹化成一束束奇妙之光,穿过题材的有限地域,游弋于鸢飞鱼跃的艺术天地。


为艺者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

画到极胜处,一派化机,非第不求人解,亦弗求己解。此非真不解也,非解所能解耳。

予每当风雨来时辄喜绘竹,画毕自视已不似竹。盖画似竹易,画不似竹难,由不似之竹而画出风雨之势尤难。

今人但知古人笔墨中有心血在,不知心血亦不易有;平素不曾将心锋用破,哪得沥出血来。

全唐诗总计四万余首,而其中有真气、灵气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故不可概而学之。要能师法有真气、灵气之古人用意之妙,庶免乎优孟衣冠之诮。学画者亦当明乎此理。

凡作画者,必当有书味蟠胸,有山水灵气沦浃肌骨,如是方能得其真趣。不然,纵满纸林泉,终嫌伧楚也。


到一名胜处,未可胸中无诗而强为诗,必当诗情盎然,偶得山水之助,灵心浚发,遂一涌而出,方有高制。作画亦然。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鲍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