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自革命

2014-12-23 19:28:00来源:大众网 作者:
分享到:

王晓强,原海尔北京工贸公司总经理,现在名片上的头衔是北京海恒丰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海恒丰)总经理。他和原北京工贸公司的员工已不再是与海尔签约的“在册员工”,而是全部转为与海尔有合作契约关系的“在线员工”。

  王晓强,原海尔北京工贸公司总经理,现在名片上的头衔是北京海恒丰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海恒丰)总经理。他和原北京工贸公司的员工已不再是与海尔签约的“在册员工”,而是全部转为与海尔有合作契约关系的“在线员工”。北京海恒丰是独立法人,由王晓强和原北京工贸公司的八名销售管理人员自筹数百万元注册成立。在海尔内部,像它这样的被称为海尔北京商圈“小微”。

  范建斌,海尔集团品牌总监,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青岛海尔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这是他和海尔品牌部两个同事一同策划的文化小微公司,今年6月注册成立,却是海尔的全资子公司。

  周兆林,原来的身份是海尔电脑事业部部长,现在是海尔电脑“平台主”,主要为海尔电脑平台上的各小微公司提供资金、人才、资源的对接服务。虽时间不长,他看起来已经适应了自己作为“孵化人”的角色。“迭代引领”“粉丝经营”等词汇频频从他的口中冒出,俨然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带头人。

  海尔集团轮值主席周云杰的角色也有变化。他原本是上市公司海尔电器(01169.HK)的CEO,现在也改叫平台主。他在7月11日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坦言:“转型真的很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知道。”采访过程中,他看起来表情严肃,略显疲惫,面前还摆着一份根据采访提纲写好的“参考答案”。

  这次采访是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瑞敏6月14日发表公开演讲之后,海尔内部的气氛略显紧张。张瑞敏在演讲中称,海尔去年已完成裁员1.6万人,今年还要再裁1万人。

  裁员背后是海尔正在推行的“小微运动”。从销售端开始,再扩至全集团。

  海尔工贸公司成立于2007年,主要负责在境内销售海尔及其控股子公司生产的相关产品。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海尔在工贸公司试水“小微模式”,主要做法就是将工贸公司拆分后转型为海尔的合作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现在海尔全国42家工贸公司已全部转型为“商圈小微”。今年以来,小微模式开始在海尔的制造、设计、财务、行政等部门全面推进。

  按照张瑞敏的规划,未来的海尔集团将全部由这些“小微公司”组成。中国最大的家电厂商海尔集团将变身为一家平台公司,为海量的小微们提供适合创业的资金、资源、机制、文化等各种支持,而未来海尔将只有三类人:平台主、小微主和小微成员。

  这是一场巨大的变革,张瑞敏不是说说而已。变革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被理解为“万人大裁员”。藏在水底的另一部分,则是整个管理体系的推倒重来。

  作为传统家电制造业的标杆企业,海尔一直是工业时代管理哲学的忠实践行者,张瑞敏亦以其管理思想在中国工商业界享有领袖地位。现在,这家高峰时期拥有8万名员工、3.5万家专卖店和6000多个服务网点(不包括农村)的企业,决心彻底地向互联网转型。

  变革的推进非常艰难,直至现在,也只推进了很小的一部分;海尔没有先例可循,也没给自己留下后路,前景亦很难预料。即使在公司内部,现在仍有很多人感到茫然。他们面临的选择是,要么离开,要么进入转型后的“小微”。

  “革命”中心的周云杰经历了痛苦的适应过程。“从传统管理方式训导下的管控思维,转型到提供平台服务,思维的转变真的非常痛苦。”周云杰说,“张(瑞敏)总对于战略转型思考最为清晰,高管人员开始也不理解;后来高管们开始理解并推行了,内部员工又不太理解;现在员工们动起来了,外界又不太理解。”

  “这需要时间。”周云杰说。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曾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