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压 惟有转型

2015-08-17 14:58:00来源:大众网作者:袁涛

——半年数据看趋势②

本报记者 袁 涛

 

  

  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山东经济形势已经呈现这样的态势。要实现下半年“平走企稳”,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快转型升级,是山东经济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顶住下行压力 

加快放水养鱼

  山东经济肯定会越来越好,这点毋庸置疑。但我们不仅要看到积极因素,更要剖析问题所在,特别是针对一些先导性、苗头性问题要早作应对,否则将坐失转型升级的机遇。

  财政是反映一个地方经济运行质量的晴雨表。上半年,全省财政收支进度双双过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9.1%,但背后的隐忧渐显。“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财政收入增长遇到了多年少有的困难。”省财政部门一位负责人这样表示。

  情况显示,上半年,全省纳入统计的140个县市区中,有38个财政收入增幅同比低于5%,有10个财政收入前所未有地出现负增长,其中莱城、罗庄、临邑、岚山这4个区县的财政收入降幅同比在10%以上。

  为什么会出现低增长和负增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省就出台了加快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制定了40个特色产业、13个新兴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意见,旨在不断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但6年多时间过去了,一些地方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情况没有出现大的改变,由于钢铁、石化、纺织等产业一直不见多大起色,致使这些地方的财政收入陷入窘境。

  财政收入大体反映了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目前,多数企业经营困难,扩大生产和投资信心不足,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来自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的调查显示,二季度全省贷款需求指数为62.2%,较一季度下降5.5个百分点,降至2012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值。

  经济下行的传导效应已经显现出来。工人好招了,这是菏泽福泰木业总经理李良岭感觉最明显的变化:“2010年到2014年一直招不到人。但从今年开始,几乎天天有工人上门问还要不要人。很多企业应该是真的不行了。”统计数字显示,上半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分别同比下降2.4%和4.24%。

  虽然目前全省各项政策落实初显成效,工业企稳因素增加,投资支撑力依然较强,但经济形势难言根本性好转。上半年,除重庆、贵州等个别省市,个位数增长成为常态。“当前,山东经济正处于结构转换期,产能替代、产业升级有个过程,各项改革创新的红利释放也有个过程。”山东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张卫国说。在这种情况下,更要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看准转型升级的方向,加快放水养鱼,谁转得早、转得快,谁的发展后劲就大。

    发挥市场作用 

统筹稳增长调结构

  “三期”叠加之下,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哪一项任务都是重担。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对于山东来说,“以调促进、以进保调”应该是比较切合实际的选择。

  稳增长的关键是稳投资、稳消费、稳出口。目前来看,这三方面山东都有较大压力,但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得力,保持中高速增长不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山东经济发展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较大。”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高福一认为,这是山东能够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基础所在。

  一系列信号显示,投资依然是全国和各省下一步的重点,山东也不例外。上半年,山东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个数和计划总投资分别下降31.7%和33.5%。投资拉动作用变小、投资意愿不强,这种情况下,怎样发挥好投资作用?来自省发改委的信息显示,山东将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举措,加大重大产业和关键领域投资力度,以增量带存量,以优化促转化。下半年,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120个省重点项目建设将全速推进,外电入鲁、济青高铁、快速铁路网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一大批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入鲁助推转调的项目陆续落地,有望对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在稳消费、稳出口方面,山东也准备了一揽子政策,下半年陆续推出。“今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数十个促发展的政策文件,我省正在陆续出台落实意见和实施方案。这些政策的落实,将不断巩固经济向好的基础。”高福一说。

  当前,全省实体经济面临四个大的问题:资金紧张、成本上升、市场疲软、利润下降。这种状况始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没有大的改观。研究认为,政策红利、人口红利没了,中国、山东的比较优势就没了,实体经济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就没了。

  真的是这样吗?新加坡1985年的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这一年,新加坡经济出现了建国20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当时新加坡实行“高工资”“高成本”战略,希望借此逼走劳动密集型产业,

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但此次“双高”战略碰上了世界经济滑坡,国际需求减少,国内制造业成本大幅增加,大批外资撤走。当时,新加坡政府不得不采取减免赋税、节制工资增长等措施以提高制造业的利润才渡过难关。

  现在,我们遇到的情况比当时新加坡遇到的要复杂得多,但面对实体经济的诸多难题,减税降负依然不失为积极且有效的政策。今年,营改增行业的进项税额抵扣减轻了制造业税负,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前5个月,税收优惠已经为省内企业减负约27亿元。下半年,山东在减税降负力度还会更大。

 

  山东转型升级的步伐还可以更快些。

  采访中,西部一个县的县委书记说,现在县里又在为发工资、涨工资问题发愁了。10多年的时间,一些地方好不容易从“吃饭财政”开始向“民生财政”转变,现在又面临吃饭问题,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最高的时候,一些市县近八成的财政收入来自卖地。现在房地产不景气,好些土地没人要了,日子当然不好过。还有,企业亏损的多了,税收收入自然就少了,财政就难免低速增长或负增长。

  山东实体经济优势明显,但把实体经济的优势转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我们思想上还不够解放,办法还不多、不灵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金融是山东经济的短板。

  去年三季度以来,随着上市公司并购限制的放宽,以及新三板等市场的火爆、股权众筹制度的获批,产融通道得以打开,实体经济的资产证券化趋势越来越明显。5月22日,位于巨野县的聚祥机械就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全国砖瓦行业第一家挂牌企业。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上市公司新增10家,在“新三板”挂牌企业增加98家。

  对资本市场的敏感度不断增强,是山东实体经济发生的可喜变化。抓住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机遇,市场化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是山东金融改革创新的热词。7月份,山东先后确定设立总规模800亿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发展基金、规模600亿元以上的铁路发展基金。情况显示,目前,山东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多元化投资发展很快,城市燃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热分别占到98%、67%、46%和8%。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深化国企改革。国企是山东经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70%的资产还集中在钢铁、煤炭、一般机械制造、化工等产业,一些企业还是亏损大户。

  去年开始,山东加快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模式,公司治理结构得到完善,国企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目前,18家省管企业30%的国有资本划转至省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在省管一级企业层面实现了产权多元化。下半年,山东还将加快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建试点,首批企业改建运行并启动第二批改建工作。

  “十二五”还剩下不到半年时间,“十三五”就在眼前。回首即将过去的5年,权衡得失利弊,山东期待更美好的明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