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7专题汇总>中共十九大>十九大时光>影像图文

【十九大时光】东平为滩区居民建百年安居房 户户中央空调

2017-10-19 16:04: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邢振宇 张伟 薛瑞

  15日,耿山口社区里到处都是搬新家的村民,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民们搬家用的交通工具五花八门,但都贴着大红“喜喜”字。 本报通讯员 孟宪鲲 摄

  10月15日,对于东平县银山镇耿山口村来说是一个大日子——举村搬迁。15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数百辆满载家什物件的三轮车、拖拉机、小货车排成长龙,沿着黄河大堤开出村庄,奔向镇政府驻地的新楼房。自此,783户2331人搬出世代居住的黄河滩区,开始新生活。与黄河相伴了600多年,饱受水患侵扰的耿山口村终于告别了黄河滩区的旧时代。

  齐鲁晚报记者 邢振宇 张伟 薛瑞

  1600元一平方 成本价住新楼

  “国家有了好政策,终于不用再考虑盖房了!我这一辈子挣的钱都拿去盖房了,到了70多岁才终于不用再担心‘下水’了。”73岁的耿忠英是耿山口村村民,说这话的时候正在打扫他的老宅。这座房子是2000年盖的,已经是他盖的第四代房子,年轻时几乎年年发大水,房子倒了就再盖。

  由于频遭水患,村里的房子地基用石块砌地一人高,中间用土夯实,当地人称之为房台。房台高筑,每家就如同住在一座小山坡上。如果算上地下部分,村民的房台比房子都要高,筑台的费用比盖房成本还高。

  耿忠英说,他这次要了一套120平方米的大房子,已经提前搬过去住了三晚了,“新房居住条件太好了,宽敞明亮,能洗热水澡,又有天然气和中央空调,住了几晚就不想回来了,比老宅好太多了。”

  在距老宅约4公里的地方就是新村安置点。2015年,耿山口村纳入山东省黄河滩区迁建试点,两年后,31栋居民楼拔地而起。到今年10月15日乔迁新居,耿山口村举村搬迁到银山镇政府驻地,从平房搬到楼房。

  “周边房价都两三千元一平米,给滩区村民只按成本价1600元一平米,并附赠简装修,这个小区是全镇第一个用天然气、第一个多层有电梯、第一个用中央空调的,房屋能抗超过8级地震,就是要给百姓建个百年安居房,不再搬家了。”原银山镇人大主席、耿山口社区项目总指挥刘景海说,盖房子盖怕了的耿山口村人对房子质量严格把关,专门邀请了青岛设计院设计,特级资质施工企业承建。

  刘景海介绍,村民搬入新房的费用按照各户旧村房屋价值,加上各户应得到的国家试点项目社区建设补助资金和村集体奖励资金进行置换,价值不相等时多退少补。一般情况,村民只需补两三万元差价,甚至不需加钱,就能住进新家。

  新家跟城里一样 老家具不要了

  15日是耿山口村集体搬家的大日子。清晨四五点钟,离黄河不足一公里远的耿山口村,灯火通明,每家每户村民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把打包好的物品装车,准备搬往新家。“昨晚是在老房子住的最后一晚,今天搬新家,有些激动,一夜没睡好,早早起来收拾东西,准备搬家。”一村民一边往车上搬东西,一边说,住新家跟住城里一样,就是有点舍不得这老屋子。

  今年60岁的耿忠诚,经历了该村两次大规模搬迁。14日下午,他来到村里的老屋子,客厅里摆放着破旧的沙发,卧室里一个没了柜门的衣柜矗立着,这个房子的房间内废旧物品随意堆弃。“这些东西都不要了,住新楼后,都买新的了。”耿忠诚说,明天就搬新家了,再来看一眼老房子。

  在屋里转了一圈后,他爬上了老房子的房顶,深情地看了看老屋。这次搬迁,耿忠诚要了两套新房,一套80平米的自己住,一套120平米的给儿子。

  六点钟,村头燃放的鞭炮响彻天空,村民们发动起车,从村头到村尾,再到新社区的路上,搬家的车排起了长龙。一辆辆贴着大红“喜喜”字的车辆载着村民的行李、家具等物品奔向镇政府驻地的新家。

  耿山口村与黄河相伴了600多年,滩区人大多一辈子就干三件事:种地、抗洪、盖房,不断重复着“抗洪—重建—抗洪”的悲情轮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这里遭遇大小洪水40余次。

  住进好房子 过上好日子

  搬离黄河滩区后,老的村庄将何去何从,如何利用?家住丁庄村的邵玉峰说,他们家的房台大约9米高,现在老房子已经被拆除。和邵玉峰一样,在黄河岸边、丁庄旧址上,再也不见往日房台高筑的民居。168户回迁村民的老宅,现已平整出150余亩土地。10月11日,两辆手扶拖拉机正在这片土地上轰鸣翻耕,来年春天,这里将种下新的希望。

  耿山口村党支部副书记耿进周介绍,等老村村民全部搬完了,耿山口村的半片山也会复垦为耕地。等土地全部复垦之后,明年会将复垦的土地和原先村民的土地共1000余亩进行流转,盘活用好搬迁群众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等土地资源,由公司、合作社或种养大户统一流转经营,发展绿色蔬菜、生态养殖、林果花卉、休闲采摘等特色项目,搬迁户在获得土地租金、年底分红的同时,还可获得一定的务工收入。

  耿进周介绍,耿山口社区一条马路之隔就是中学,同步建设老年公寓、幼儿园、商业街等,群众可享受镇驻地的供水、供电、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

  今年7月15日,丁庄村168户村民已经搬进了新社区。耿山口村包括丁庄和耿山口两个自然村。如今水、电、天然气、中央空调已经正常运转。

  与耿山口村类似的黄河滩区村庄还有60多个。2016年,省政府将银山镇马山头村、南刘村、北刘村纳入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二期试点,涉及群众699户、2105人,建设马山头、南北刘两个社区,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总投资1.55亿元。目前马山头社区已完成主体建设,南北刘社区即将封顶,年底可全部达到交房标准。

  “住进好房子,还得住得起,就得过上好日子。”耿进周介绍,以前村民们大多靠开采矿石、山石为生。如今村里考察了多个产业项目,除了航模厂、绳厂外,为了让妇女劳动力能就近就业,村里计划在社区附近建厂房,进行中国结、服装代加工等。让妇女们在做家务之余,能就近去厂里赚得一份工钱。老村的土地将进行流转,发展高效农业、标准化畜牧业。

  从誓死不搬迁到用最快速度离开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搬出穷窝是最现实的选择。但离开祖辈生活的家园,谈何容易?滩区迁建,既要解开村民“故土难离、穷窝不舍”的思想疙瘩,又要解决拆迁相互观望、补偿相互攀比等诸多难题。

  耿山口村党支部书记耿进平说,2000年,银山镇为了安置黄河滩区村庄的群众,在黄河大堤外盖了一片新房子,要求地势比较洼的村庄先搬出来。

  耿进平积极动员村民搬迁。为了让村民们享受到福利政策,甚至给每一位搬迁的妇女开出每月补贴1600元的待遇。令耿进平没有想到的是,部分村民抵触情绪强烈,村民张君泗打出了“人在老屋在,誓死不搬迁”的标语反对,不愿搬迁的村民甚至将耿进平告到了县里、市里、省里。

  最终,耿山口村有100多户村民搬到新村。虽然反对,但是后来张君泗也搬进了新村,在新村生活16年的他对记者说,事实证明,这部分搬出去的村民无论在生产还是生活上都得到了便利,“搬出去的村民赚了,没搬的村民亏了。”

  2015年7月,省政府将耿山口村纳入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一期试点工程。耿进平和村民们做了几十年的梦,终于要实现了。2015年8月8日,耿山口村开始签订《搬迁协议书》,全村783户一天内全部签完,村民早就有思想准备了,上一次没有搬迁的村民最先签了字,用最快的速度离开。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