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7专题汇总>2017全国两会>洪磊追热点

种牙等于买“宝马”,官方回应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2017-03-08 14:2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磊 赵洪栋

  大众网北京3月8日讯(特派记者 王磊 赵洪栋)“目前医院最贵的牙植体8万元一枚,种一口牙相当于一辆宝马车,这是什么概念?”近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周学东在小组讨论时的发言,引发舆论关注。3月7日下午,在医卫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对于高端医疗器械依赖进口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胡盛寿、张澍和胡正旭等纷纷建议,缩短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审批时间。国家食药总局副局长吴浈回应说,将进行审批流程改革,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方面,要从审批制改革为备案制,临床试验方案从点头制改为摇头制。

全国政协委员周学东在医卫界联组讨论时发言。

  “宝马”不光含在嘴里,还“装”在心里

  3月7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华西口腔医学院院长周学东在发言中透露,中国人的牙病发病率高达40%以上,尤其是儿童和中老年人,发病率高达80%以上。我国目前有2亿缺失牙的患者需要治疗,但口腔医疗过程中对国外设备和器材的进口率达80%左右。

  大众网记者发现,周学东爆料的进口牙,只是我国高端医疗器械急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缩影。在今天下午的发言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胡盛寿说,除了口腔,高端医疗器械设备依赖进口还表现在CT、数字造影设备,以及骨科和心血管等高耗资材料领域。

  如何破题?周学东建议,从源头上,国家加大政策扶持、项目支持,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加紧对口腔医疗设备和器材的材料学等领域的研究,加大国产化口腔医疗设备和器材基地建设。胡盛寿则说,这还与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创新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有关,建议在机制上进行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胡盛寿在医卫界联组讨论时发言。

  流程上审批周期太长,国内没上市国外已淘汰

  除了自主研发生产方面的努力,在3月7日下午的发言中,还有许多委员提到了产品上市过程中行政审批慢的问题。胡盛寿说,高端医疗器械产品更新换代很快,例如,微创治疗中的介入治疗瓣膜技术,国内第一代产品还没上市,国外第二代产品已经进入临床使用。但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评审过程中,由于技术和评价平台缺人缺技术,导致从行政审批到临床研究的周期很长,这也成为国内创新型医疗器械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胡定旭在医卫界联组讨论时发言。

  “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团队有几千人,中国才几百人。”对于胡盛寿提到审批“缺人”的事儿,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医管局原主席胡定旭用数字的对比表达了赞同。

  “医疗器械的升级周期一般为2-3年,而国内医疗器械审批周期往往超过了国外医疗器械更新换代过程,重复研究毫无价值。”对于如何使审批提速,全国政协委员、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张澍建议,出台国外临床试验的数据在国内利用时豁免的办法。另外,根据风险和类别进行审批,例如软件、配件和包装等低风险产品部分的更新,适当加快审批;对国外已上市且经大量临床试验的药品,减少审批或者豁免审批。

  食药局回应:通过改革提速,临床试验要变备案制

  在听了众多委员关于药品和医疗器械审批提速的建议后,国家食药总局副局长吴浈坦诚地说,确实存在审批慢的问题,产品不能及时上市影响了投资效益和临床用药。从2015年开始,食药总局启动了改革,审批人员由150人增加到了600人,药品和医疗器械审批过去压了2.5万件,经过努力,到现在还积压8000多件。按照改革进度,到2018年底,将完全按时限进行审批。

  在审批流程改革方面,吴浈透露,创新药将被优先审批,食药总局将把提高仿制药的审批放在重中之重。未来,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方面,要从审批制改革为备案制,不搞认证、搞检查。临床试验方案从“点头制”改为“摇头制”,所谓“点头制”就是需审批,“摇头制”就是有关部门如果对于上报的临床试验方案,30天不摇头或者60天不摇头,相关单位就可以进行。另外,他还透露了从2012年到2016年美国进口药到国内上市的一组数据,从2012年原产国批准,到2015年在中国上市,这中间差了3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