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人”眼中的泉城:蚊蝇数量折射环境巨变

(照片由本人提供)  汶川地震发生后,辛正为灾区人民发放药品。(照片由本人提供)  汶川地震发生后,辛正在震中地区指导消杀工作。蚊蝇少了,很多流行病也就不那么容易传播,而在某些流行病传播的高峰期通过检测蚊蝇数量,也能及时发现异常,提前预防。

  编者按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即日起,大众网推出“四十年四十人”系列报道,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的山东,见证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盘点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展现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新亮点。 

  “四十年四十人”系列报道(12)

  “疾控人”眼中的泉城:蚊蝇数量折射环境巨变

  

  辛正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数据统计。(照片由本人提供)

  

  辛正为街镇防疫站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照片由本人提供)

  

  汶川地震发生后,辛正为灾区人民发放药品。(照片由本人提供)

  

  汶川地震发生后,辛正在震中地区指导消杀工作。(照片由本人提供)

  

  辛正在实验室进行标本的整理工作。(照片由本人提供)

  《40年·40人》(33)

  “疾控人”眼中的泉城:蚊蝇数量折射环境巨变

  大众网记者 张帆

  饭前便后洗手、开窗通风可预防疾病、垃圾不能乱扔……这些现在看起来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三四十年前却没有这么普及,这些生活的细节透露出济南人对于卫生观念的变化。对此济南市疾控中心消毒监测与病媒生物防制专家、主任医师辛正有着切身的体会,他说,正是这些卫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疾控科普工作范围越来越广,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越来越好,生态疾控的观念也被人接受和重视。

  一天200只到只抓十几只,泉城路蚊蝇锐减折射环境巨变

  辛正大学毕业后的1981年进入了济南市疾控中心前身——济南市防疫站消毒杀虫科工作,他们工作的其中一项就是检测蚊蝇数量。辛正告诉记者,蚊蝇的数量可以形成布雷图指数,提前检测出某些流行病、病毒,检测蚊蝇,做好相关记录,就能发现某一个时期内是否会出现异常。

  上世纪八十年代,济南市防疫站在市区范围内设置了12个监测点进行蚊蝇的检测。在蚊蝇监测点捕捉蚊蝇,使用的是一种直径33cm、高40cm的圆柱体容器,在底部放上带有臭味的诱饵捕捉蚊蝇。辛正说,当时在泉城公园放置的捕蝇笼,一天能抓500只苍蝇,就算是在环境最好的泉城路监测点,一天也能抓到200多只。

  “那会儿的环境真是太差了,500只苍蝇在笼里,真是满满一笼。”辛正说,“检测蚊蝇的工作,几十年来从没停过,现在在泉城路监测点,一天下来最多也就是十几只。”

  对于疾控人来说,蚊蝇的数量是一个地区环境好坏的最直接的反应。辛正说,现在,生活中没有了旱厕,对于蚊蝇来说就没有了滋生原,小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也让蚊蝇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

  此外,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增强。“现在,人们在马路上有点儿垃圾都是随手拿着,看见果皮箱才扔,二十年前哪儿有这种事儿啊,都是随手一扔拉倒了。”辛正说。

  蚊蝇少了,很多流行病也就不那么容易传播,而在某些流行病传播的高峰期通过检测蚊蝇数量,也能及时发现异常,提前预防。去年,原本在南方地区常见的登革热在山东地区有发生的事例,济南就是因为有蚊蝇的长期的检测,发现了异常数据,提前做出预警,相关部门及时行动,该疫情就没有在济南爆发。

  曾在震区独创消杀妙招,从口口相传到病媒科普展馆

  近年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业近四十年的辛正对此颇有感触。他说,对于疾病防治,原有的观念是,只要把这个病毒控制住,不发作就可以,但是现在,越来越注重杀菌消毒的生态建设,本着不破坏本地原有生态的原则进行消杀。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济南市疾控中心就组织相关人员来到震中地区,在消杀工作进行的同时,他们还会注意到本地的生态环境,尽量做到不破坏当地环境。辛正告诉记者,当时在震中地区进行消杀工作的还有其他地区支援队,有时候工作起来就会为了消毒而消毒,不顾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震区工作的时候,我们结合当地环境现实,制定了符合当地条件和现状的消杀措施,对于其他工作队不对的消杀措施,我们会及时制止。”辛正说,当他们的支援工作结束,准备返回山东的时候,当地人对济南济南疾控的工作特别满意,都很感谢他们对当地环境的保护。

  辛正说:“当时我们设计出的一套消杀措施,被称为‘辛专家法’,我们真的是挺自豪的!”

  与生态疾控一起被越来越多的疾控人所重视的还有疾控的科普教育环节。作为疾控人,辛正感觉,所有的疾病控制都要建立在广泛的科普之上,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疾控工作的开展也就更加得心应手。

  2006年,济南市疾控中心的病媒生物科普展馆建成,这是全国第一个病媒生物科普展馆,也是山东省的三星级科普教育基地。辛正说,建成后的科普展馆面向所有市民开放,最近几年更是接待了很多中小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向学生们展示疾病控制的相关工作,也让孩子们对疾控工作有了一个立体的了解,也为以后的疾控工作奠定了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