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头版刊登东明小井村40年前的“第一”

40年前的春天,小井村把土地分到各家各户,成为全国最早一批实行分田到户、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村庄,就此掀开了我省农村土地改革的序幕。小井村的土地改革实践和敢为人先的精神,直到现在还影响和激励着人们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编者按

  “第一”是改革开放40年历史的缩影。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探寻40年的‘第一’”专栏。通过回顾这些闪光的“第一”,追溯山东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助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

  初冬时节的鲁西南,沃野千里。东明县城南边20多公里外的小井村,麦苗青青。

  40年前的春天,小井村把土地分到各家各户,成为全国最早一批实行分田到户、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村庄,就此掀开了我省农村土地改革的序幕。

  那时候的小井村,土地沙化严重,全村2800余口人,有近1000名青壮劳力跑到外省出苦力谋生。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李鹏举感慨万千:“当年冒着风险搞改革,只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吃饱饭。”

  “村里开了三次会,才定下分地的事,决定拿出部分地先分着试试。”李鹏举说。结果,春天分到手的地,当年秋收的产量就差不多高了一半,老百姓喜出望外。秋收之后,所有的地都分到了农民手中。听说家里分了地,那些外出的劳力,80%都回来了。

  1978年2月9日,菏泽地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会后形成的《纪要》中,提出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允许成立作业组专业队、允许农民有自留地等八条政策。1980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大众日报社、菏泽地委行署组成联合调查组,实地考察了东明县农业生产责任制,高度赞扬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将东明的做法和经验向全省推广。

  作为当年的困难户,从贫穷一步步走到富裕,82岁的村民张殿兴见证了40年的沧桑巨变。“40年前,三间土坯堂屋,两头两间屋顶扒没了。屋里没有橱柜,也没有床。全家七口人,五个孩子都睡在地铺里。”“现在四个儿子都有自己的新房,其中两个儿还是二层楼房。”

  不单张殿兴家,整个小井村和40年前相比,变化可谓巨大。村子里修了柏油路,通了自来水,还建起了光伏发电站,办起了板材厂和粮食加工厂,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小井村的土地改革实践和敢为人先的精神,直到现在还影响和激励着人们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现在的小井村,正做着跟40年前相反的一件事:把零散的土地集中流转,搞规模化经营。           

  3年前,在外打拼多年的村民刘红力回村创业,带头成立了一家合作社,目前已经集中经营5000多亩耕地,还用上了无人机洒药、测土配方施肥和机械化收割,搞富硒粮食种植和食品加工,亩效益提高了一倍以上。“现在村里人已经接受新的发展理念,不能只顾亩产量,需要提高亩效益才行。农民不但要吃饱饭,而且还要吃好、吃得健康。”刘红力说。

  近年来,东明县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确权登记耕地面积122.6万亩。在此基础上,积极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激发农村土地内在活力,全县耕地规模经营面积占30%以上。

  规模经营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奠定了基础,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崛起,全县合作社总数达到2236家,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

  “我县已发展富硒作物面积28万亩,4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生产基地初步通过省级验收,基地良种普及率、统防统治率、测土配方施肥率均达到100%。”东明县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新的形势下,不论是做好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工作,还是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我们都注重从小井的改革精神中汲取思想营养,以创新的思路去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东明县委书记魏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