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风险,打赢高质量发展“护卫战”

2018-06-05 10:54: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付玉婷 李铁 齐静

  今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三大攻坚战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决胜小康的“安全底线”。山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主动防范风险,积极化解风险,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保持“双下降”,统筹推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工作布局,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更加重视监管、创新监管手段,着力完善风险应急处置机制……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山东笔墨愈发稳健、笔法更加扎实。

  根源预防

  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红线

  2018年5月在临沂召开的全省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会成了一场“问计大会”:企业现场介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情况,安监部门人员现场分析点评,再由专家量化打分并给出综合改进措施。“本以为做得够全面了,专家一分析,居然又发现几个可完善的风险点。这个会,办得好!”一位企业负责人在听过点评后心服口服。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当前我省提升安全生产本质水平的一项核心工作。相比以往,它将安全生产关口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至风险管控,从而能彻底解决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最后一纳米”问题。

  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新业态、新挑战不断出现,践行“以人为本”庄严承诺,山东持续改进工作手段与方法,率先在全国从省级层面部署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省已有14万家企业排查风险170万条,有效减少了各类事故发生。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2016年分别下降49.1%和25.5%。今年1月初,国务院安委会第七考核组对我省去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意见反馈,给出了“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的评价。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山东坚持从建章立制出发,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近一年多来,省政府层面出台《山东省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规定》《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等;省人大层面,新修订了《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据了解,“一法规三规章”占到省政府法制办年度立法数量三分之一以上,针对一个领域连续出台“大件”更是首次。据介绍,《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已出台,在责任体系、监管体制、防控机制、法制建设、激励约束等方面均提出新的要求。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方面的责任缺位,都会留下监管漏洞,埋下事故隐患。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着“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重要论述。山东将“安全第一”落实到“一票否决”制度中,对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的市政府按不合格评定,推进各地统筹强化捍卫安全生产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为抓好县这一级安全生产落实的关键环节和“牛鼻子”,去年3月,我省建立起“重点关注县”督导制度,实行“带帽”管理,纳入重点关注县的地区至少六个月才能“摘帽”。

  “安全生产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山东拿出铁的手腕较真碰硬。

  一年来,省安监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杨军到各地执法检查时明显感觉,企业服气多了。以往总有企业仗着自己贡献大、层级高给执法人员吃“闭门羹”。我省创新采用全省范围异地交叉执法,从全省随机抽调安全生产执法骨干和专家异地组队——“人情”没法说了,“招呼”没处打了。不只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对发现的隐患,山东建立起企业、当地陪检人员现场签字制度,不懂、不认可的,现场沟通,不给企业事后扯皮、临时补救留空间。这都是企业服气的原因。在增加执法频次、创新执法手段的基础上,山东综合运用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党纪政纪等手段,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追究法律责任“四个一律”打击治理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岛时曾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从“安全生产”到“安全发展”,是党和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体现了安全与发展一体的现实要求。深刻把握安全与产业发展间的辩证关系,山东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倒逼作用,以绿色为标准、以安全定去留,持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转型升级。

  2017年6月,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会议上,省委书记刘家义一针见血地指出:“事故多发,根子就在结构布局不合理、发展层次低、安全管理难度大。”盯紧安全、环保、创新、质效联动发展,山东化工一手抓猛药去疴,一手促提质增效:一场为期5年的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就此打响。截至去年底,全省共关闭转产产业层次低、安全隐患大的化工生产企业558家、停产整顿2109家,有效化解了“劣币驱逐良币”,全省化工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不降反升。

  清理整顿只是第一阶段。结合城镇人口密集区企业搬迁,今年9月底前,全省现有近两百家化工园区将对照新出台的山东省化工园区认定标准完成一次大考,通过重新认定的才能承接新项目和搬迁改造项目;随着园区变成稀缺资源,对化工企业苦炼内功也提出更高要求。参照《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以提升集约集聚发展水平、加快炼化一体化步伐、延伸拓宽产业链条为原则,到2022年,绿色、安全、环保的高端化工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有望达到5.1%。

  问题导向

  “三位一体”防控金融风险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紧紧遵循中央部署,我省统筹推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工作布局,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遵循金融发展规律,把握金融工作原则,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我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近期,我省金融业服务动能转换的一批顶层方案正在搭建。2018年5月4日,省金融办联合“一行三局”制定印发《关于做强金融产业更好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从提升融资服务效能、发挥风险保障功能、服务实体经济、地方金融发展等4个方面提出了18条具体措施。

  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本身就具备新动能的特质。我省启动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现代金融产业项目库建立工作,项目库涵盖地方金融机构重点项目、区域金融布局重点项目、金融创新试点工程等,目前已初选项目超过200个。我省还用足用活金融政策措施,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今年1月初,我省宣布设立规模400亿元的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并计划通过引导基金带动,远期形成总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的母基金群和不低于6000亿元的子基金群。紧随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济南、青岛、烟台等地你追我赶,纷纷设立了数千亿元规模的动能转换基金,形成了省市县全覆盖的网络布局。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山东各级政府建立了信息互通、舆情引导、责任落实等运行机制,构建了省市县上下联动、政监金企四方协调配合的工作体系。按照重点风险企业、风险企业、潜在风险企业划分不同风险类型和风险等级,坚持因企而异、分类施策,逐个制定化解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动态管理。

  防范金融风险,企业“去杠杆”是关键举措。2017年, 山东辖区(不含青岛)21家企业先后登陆资本市场, 发行上市企业数创下2011年以来新高。股债同步发力,直接融资实现重大突破,融资近2500亿元。

  防范金融风险,也要勇于“攻”。要以攻坚克难的姿态,靠改革推动风险防范。山东推动重点区域金融改革创新,济南、青岛、烟台3市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财富管理、基金服务等领域实施更有效的改革创新举措,鼓励潍坊市开展现代保险服务创新试点,推动鲁南4市共同申报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

  普惠金融是我省金融业发展的短板,也是改革的潜力所在。目前,全省110家农信社全部改革成为农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实现了分支机构县域全覆盖,并全部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我省首家民营银行——威海蓝海银行开业运营,村镇银行总数稳居全国首位。

  适应变化

  做好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山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不断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系列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家住莱芜市莱城区的杨先生买了房却迟迟不能住,一纸诉状将售楼方告到法院。原审一审支持了杨先生的诉求,被告不服提起上诉。该案发回重审期间,莱城区法院考虑到案件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在征求当事人同意后,将案件转入调解。驻庭调解员在法官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这是山东法院系统搭建诉调对接平台,成功化解纠纷的众多案例之一。如今,山东全省建立起以各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为中枢,各部门、行业协会、事业单位、企业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参与的“大调解”网络。全省现有各类调委会87721个,人民调解员约32万人。近三年来,全省各类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130万件,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

  以往,纠纷多元化解存在主体职责不清、解纷力量不足、程序衔接不畅等问题。2016年10月,山东出台了全国首部关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地方性法规——《山东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从制度层面上推动和解、调解、仲裁等非诉讼解决方式与诉讼形成协调联动机制,标志着我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平安山东建设浓墨重彩的一笔。

  提高化解社会风险能力,离不开有效的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山东着力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地面、地下、空中、海域、网络“五位一体”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省科学发展观考核,推进“天网工程”建设,不断增强防控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目前,全省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已实现了一、二、三类目标全覆盖,纵向省市县三级对接贯通、横向各职能部门开放共享的框架已初步搭成,全省接近一半的县(市、区)和90%以上的乡镇(街道)依托综治中心完成了“雪亮工程”的平台建设和应用。2017年6月底,全国“雪亮工程”建设推进会在临沂举行,“雪亮工程”创建的山东经验走向全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提高化解社会风险能力,需要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基层。为此,山东持续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出台城乡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指导意见,推动城乡社区社会治理逐渐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加大警力下沉、工作下移、关口前移力度,推行“一村一警务助理”模式;引导社会成员增强主人翁精神,激发社会自治、自主、能动力量。

  目前,山东有8.2万余名警务助理活跃在7.5万余个行政村,实现全省村庄100%全覆盖;共建立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1842个,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主导,以居民为主体,驻区单位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民情议事体系正在形成。

  提高化解社会风险能力,还需要压实“关键少数”主体责任。今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责任人,规定出现八种失职失责情形将被责任督导和追究,改变了以往只惩不奖的方式,把综治工作实绩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推动建立健全综治工作实绩档案。

  2017年,省综治办采取各市自查自评、有关综治成员单位专项考核、委托第三方民意调查、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办)对年度重点工作评议打分等方式,对各市综治暨平安建设情况进行了考核评分,根据得分情况对17个市进行了排名通报,对各市存在的问题列出负面清单,划定时间表,限期整改。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 贵州三都县原县委书记梁嘉庚涉嫌受贿被逮捕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消息,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原县委书记梁嘉庚涉嫌受贿罪一案,由贵州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黔东南州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犯罪嫌疑人梁嘉庚决定逮捕。[详细]

    06-05 16-06中国新闻网
  • 湖北出警6.3万余次督促整改长江流域环境问题万余个

    新华社武汉6月5日电为切实推进长江大保护相关工作,湖北公安机关着力加大打击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据湖北省公安厅最新统计,2015年以来,湖北公安机关累计出动警力6.3万余次、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联合行动7000余次,发现并督促整改环境问题1.2万个。[详细]

    06-05 16-06新华网
  • 女孩轻生问"救这次能救一生"?警察:见一次救一次

    qin.png

    救援跳楼轻生女孩现场,民警与轻生女的一句简短对话,感动了现场所有人……  一位民警在千钧一发之际,死死抓住寻短见的少女,最终少女获救。”  在建设路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少女的父亲付先生说,他和家人经过一天的劝说,家人已经和好如初。[详细]

    06-05 09-06郑州晚报
  • 英译射雕成爆款 译者解释为何把黄蓉译成黄莲花

    郝玉青:起初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让英国的出版社理解,“射雕三部曲”不是三本书,而是一整个系列。(注:译本有些人名采用意译,如黄蓉译作Lotus Huang(“黄莲花”),梅超风译作Cy-clone Mei(“梅旋风”); 也有些用拼音,如郭靖译作Guo Jing。[详细]

    06-05 16-06山东商报
  • 1-4月中国服务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超过16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中国商务部服贸司副司长李元认为,这表明国内外环境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利好条件。[详细]

    06-05 16-06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调查:怕走动打扰别人 日游客搭飞机偏好靠走道座位

    搭飞机时你喜欢坐靠窗的位子,还是靠走道的位置。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近日,旅游订房平台“Expedia”对23个国家的旅客做了调查,调查显示,受访日本旅客中,多数偏好坐靠走道的位置,因为他们“不好意思”在走动时,打扰旁边的人。[详细]

    06-05 16-06中国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