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才争夺战看新旧动能转换及产业转型升级等系列问题

2018-11-03 19:3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最近一段时间,北京,上海,西安等诸多一二线城市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引入人才的新政,掀起了新的一轮“人才争夺战”,之后,一些三四线城市也陆续卷入其中,“人才”又一次高调地回到公众视野中。其实这样子说并不准确,21世纪本就是一个快节奏,习惯于追求效率极值的时代,而对于人才的争夺始终是正在进行时。

  《墨子 尚贤上》中有言,“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有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自古在位者对于贤良之士的渴求便从未停止,只是,这也同样意味着对于人才的定义问题在千年之前便已然固化——善于治理国家的贤良者,而这样的定义,在今天看来,一定程度上略显狭隘,简单地将人才固化在了相对而言较高的社会层次上。对于现在一二线城市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决不能仅用常规眼光来看待,它伴随着的诸多问题和原因都值得深挖细掘。

  首先,此次“人才争夺战”地最终发生究其根本是人口红利的日渐消退和新旧动能转换及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迫切要求所致的。所谓“人口红利”,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会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相对较轻,对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往往总体上会呈现出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局面,而当下,诸多城市所出现的人口红利日渐消退则意味着城市将面对着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包括就业能力削弱,发展速度持续性放缓,养老和社保压力加重等问题。卷入“人才争夺战”的大多数一二线城市,大都是亟需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城市。所有的经济都是发展经济,所有的城市都是发展城市,如此,就连经济发展迅猛,产业日趋成熟的老牌城市——北京,也由原来对外来者落户与入住设限极严,门槛极高转向降低要求吸引高层次外来者来京,且其覆盖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令人惊叹。即便面对已然趋向饱和的人口压力,也要放手一搏,尽力弥补人口缺陷从而赢得“以质量换数量”的人口红利机遇先机。

  其次,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企业马太效应的日益显现,对于人才的重新定义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话题。如果说,上个世纪中国制造横行全球,拼的是劳动力的“数量”,那么,现如今,处于经济转型,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升级的档口,拼的便是劳动力的“质量”,当然,这里的质量包括但绝不仅限于学历和智商并重的高精尖“精英人才。城市的发展与人才的引进是一个无限循环,相互推动促进的过程,而每个城市的发展情况各有不同,所以,无论是要引入还是留住人才,都要结合实际,利用好城市自身优势,厘清历史产业发展脉络,重新合理安排城市产业新结构。

  那么,在无限降低门槛,盲目争抢的背后,我们究竟明白什么是人才吗?在这个所谓人才春天到来的时代,从来不缺乏质疑的声音,这些声音大多来自城市底层,微弱但掷地有力。他们是城市中平凡普通的打工者,是清洁工,工地工人,是千千万万底层劳动者中的一员,是城市服务高速发展的守夜人和铺路者,他们长期服务城市,但有很大一部分或许无法享受到城市市民化的公平待遇,城市落户的学历及其他限制将他们拒于门外,得不到预期公平的热情势必会顺势而止,从而导致服务品质的大幅下滑,甚至极端短视的出现。

  因而,对于人才的定义应当是广泛的,长期服务于城市并能稳定居住,通过自身就业满足城市各项需求的广大劳动群体,作为“高精尖精英人才”的互补性人才,同样不能被忽视,给予公平公正的市民化待遇,让他们切实享受到城市高速发展的红利所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合法保护中下层劳动者的应得利益,让他们获得对于这座城市由衷的归属感,而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只有当劳动者提供的城市服务足够优质,才会将更高层次的人才吸引并且留住。

  最后,究竟如何引入与留住人才呢?我认为仅仅靠之前被炒的火热的购房补贴的刺激与调控是远远不够,盘活本地房地产行业与人才引入间形成良性循环固然是好事一桩,但是如何避免使其成为因销售楼盘而拉人口的“住房营销战”呢?再者,即便有了落脚与安身之地,但是没有相应的城市配套设施与服务,引入难免就会有所流失。我们倒不妨转换几个角度来将问题细化分析一下。

  从增强城市自身磁场吸引力的角度分析,一个值得入住的城市,需要给予招揽的人才一下三个最基本的方面保障:

  其一,经济效益长久性向好,且阶段性增值良性预期。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收入高且未来薪资提升空间大。《史记》中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同样地行业,如果一座城市可以给予的工作预期收益更高,那么必定会有大批量人流涌入,那个时候,城市完全可以主动选择人才的去留,而不是被动接受。

  其二,高效优质的城市服务与多元化的独特气质构建。全球的人口千千万万,每个人的生活目的和态度不同,因而对城市的选择和需求也各不相同,除了提供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及教育医疗服务资源外,城市还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格调,形成独特的城市气质,比如,北京上海的快节奏高效率,巴蜀之地的闲适慵懒,苏杭烂漫温情的浸染等等,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曾提到“人才的匹配需要与城市的发展相匹配,或者与城市下一步规划相匹配”,因此,每个城市要做的就是吸引气质相投的人才,并且提供相应的匹配条件,在保障其有完全的施展空间的同时,逐步完成外来人才“本土化”的进程。

  其三,优化人才生态,形成结构合理的梯形建设,真正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规划中一定要避开“人才误用”的雷区,要充分理解外来人才真正需要的多元空间与生活方式,进行合理妥善的安置。越是高层次的人才,越不会仅仅被城市的外在物质条件吸引折服,而更看重的是城市的“远景效应”激励。因而,在实现居住,就业,生态的三大保障基础上,还要提供比原居住地更多发展机会与空间,当然,这依赖于城市的产业集聚,创业创新氛围,公共服务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从人才自身流动的趋向性角度分析,一线城市的高房价高成本高节奏或许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年轻人的生活热情与品质,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每年仍有一大批人选择涌入人潮逼仄的“北上广深”。初生牛犊的茂腾后生在未来似乎并不明朗的时候,一腔孤勇选择坚守一线并非毫无理由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让“逃离北上广”仅仅成为众人互相打趣的戏谑之言。

  小城镇的家足够温馨,不用每天奔走于汹涌的人潮,不用靠着一杯杯咖啡刺激疲惫的神经末梢,也不用精打细算勉强度日,在那里,梦想不必经历一次又一次无情的嘲笑与否定,甚至完全可以轻松自在活成光彩夺目乡人仰望的高度,但是如是这般每日单调重复,突然某天就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存在。而大城市则像一座围城,工作于斯,生活于斯,却又挣扎于斯,眼泪和哀怨不会赢得这座城市丝毫的同情,物竞天择的戏码几乎每天无数次上演,诚然如此,这里还是聚集着无数的梦想,有着刚性的生存法则,和注定强悍的自然生态,这里仰望智者,欣赏牛人,歌颂强者,但是拒绝膜拜,不断地企图超越是这里信奉的不二法则。这里拼的是实力,而不是背景,你完全可以找到最契合的定位,最原始的疯狂韵律,和最无懈可击的生命状态。当然,并不是说小城镇不好,而是年轻人根本无法忍受未来无限可能被日复一日的消磨殆尽。

  所以,相比于很多官僚,人情与僵化体制束缚的小城镇,即便在大城市里日月浮沉漂泊无定,那也是甘之如饴的心之所向。退一步讲,或许最终会有一部分人无法忍受大城市的高压和快节奏而行将窒息选择逃离,那也会去新兴发展的二线城市谋求生存,而绝不甘心在小城镇安身立命,满于温饱而碌碌一生。近几年,二线城市的GDP和综合实力均呈现不断攀升趋势,自2017年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战略”中,青岛,杭州,武汉等诸多二线城市均位列其中,似乎相较于已然出现疲态的一线老牌城市,二线城市的发展前景同样令人振奋和期待,不容小觑。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只要你有才华,有野心,有一技之长,任何城市都无法拒绝你。生而为人,没有什么比好好活一场来的更实在,有多少人无声无息地生存于罅隙,又有多少人被深深的自我掩埋,不是说小城镇没有天才,而是那些天才永远没有办法知道自己是天才,沉默和不自知才是最大的悲情所在。年轻这个词,实在太具有感染力和诱惑力,不妨把眼界和格局拉长,多出去走走闯闯。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且希望自己未来可以成为被“争抢”的对象,炙手可热的“人才”,希望自己可以遵从本心选择真正理想的方向,希望这座城市可以宽容又温柔的待我,希望自己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徐国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冯媛媛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