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与超越: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状态反思

2018-11-03 19:5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摘要社会思潮的去中心化,使得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出现了信仰虚无化、价值世俗化、精神功利化等异化现象,根源在于社会市场化后,人们内心欲望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使价值观的物化速度呈现几何级。青年学生处于价值观的确立期,新媒体填充着青年一代,将社会的主流思想碎片化,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势必导致自我认同的危机,使得主体选择趋向盲目。

  关键词:填充;超越;青年学生

  一、填充机制:一种对人性的颠覆

  马恩经典作家指出:“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1]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一种新的填充机制隐蔽的侵蚀着人对自由时间的管理,人变得不再自觉。“填充”并非一开始就能够解释这样一种社会现象,他发端于语言学和社会学。语言学意义上讲,会话者使用一些填充语是为了语言更为通畅,填充语本身并无实质含义。汉语中的“然后”、英语中的“by the way”等都是填充语。而在社会学意义上,“填充”是用来增加事物的连续性,比如现代化在中国的发展,结构上的非连续性和社会形态的卡夫丁峡谷,就需要社会进行有效的填充。

  从人的本性解放的角度去认识填充,填充则体现出了对于人性剥夺的温柔的野蛮。填充的本质就是消解人的自由时间。马克思说:“自由时间,可以支配的时间,就是财富本身:一部分用于消费产品,一部分用于从事自由活动,这种自由活动不像劳动那样是在必须实现的外在目的的压力下决定的”。[2]阿伦特用一个新的概念体系同样揭示了“行动的时间”对于人性的重要,在阿伦特看来,填充便是劳动和工作占据了生命的主要部分,而行动的时间(马克思语:自由时间)被完全挤压掉。人性因为自由时间的被剥夺,而无法实现自身的解放。

  填充作为对于客体时间的一种侵蚀机制,一方面让人们的时间变成了稀缺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存时间变长了,但是可以支配的相对时间(自由时间)却变得越来越稀缺,这是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丰富社会内容相比较而言。另一方面人们并没有真正的自由时间。社会作为一个宏大叙事,自身潜藏的体制机制让人们盲目或者功利性的挥霍时间。“在我们的体系中,时间只有作为物品、作为每个人都能‘随心所欲地'用于‘投资'的由年、时、日、周构成的计时资本才能得到‘解放'。”[3]事实上,时间已经不再“自由”了,对于自由时间的支配随着消费社会的异化,人们对于非生产性时间的消费并没有得到一种享受、满足或者功能性休息。

  在当今中国、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理念、生活方式同步存在于中国人的现存世界,人在一种迷茫中找寻自己,在被填充中发现自己。首先,景观社会引导的填充方式。景观就其本意而言是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象或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作秀。当代的社会存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被看做一种“被展现的图景”。人们迷恋景观,却开始迷失自我,信仰坍塌,丧失自己对本真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里,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4]人们的非劳动时间消失在大型的购物、展览等节庆狂欢中。这些宏大景观叙事构成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失去主体自觉的普通公众难以排斥,心悦诚服地参与到对于景观的膜拜和欣赏中。

  其次,消费社会引导的填充方式。当今社会,马恩经典作家所描绘的商品逻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人本身也成了商品,商品的侵占使得消费社会成为现实,消费社会中的人失去了自我。商品既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同时具有符号价值(风格、声望、奢侈、权力等标志),这已经成为商品及其消费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商品形式已经让位于符号形式,这意味着等价的符码比商品的交换更加具有意义。”[5]在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符号逻辑已经构成了一种总体性的统治。在被消费社会重新发现之后,人便不得不作为一种消费的载体而承受越来越多的外在的内容。填充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自我异化,社会作为人发展的条件变成了隐蔽的治理术,从客观的发展现实中,消费社会通过对于人的占有将人变成了社会发展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填充机制是一种结构化的隐性暴力,填充物的在场是对于社会本真的一种遮蔽,人在社会的发展中,一旦丧失自我,就会被景观所迷惑,被消费所引领,丧失了自由、本性和自觉,异化为社会发展的工具。

  二、填充与挑战:青年学生思想状态的异化

  随着新媒体、新景观和消费观念的嬗变,技术理性统治世界,当代青年学生在获取更多知识的同时,被微信、QQ等全新景观不断填充,丧失了更多的自我认知。被填充的异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侵蚀着青年学生的思想认知,逐渐统治着青年学生,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异化。

  (一)理想信仰的世俗化

  对于青年学生的理想信仰的问题提出,内在的包含着重要性和矛盾性的课题,青年学生是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标识,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尤其是青年学生理想信仰问题。“信仰是人的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体现着人对价值理想的建构或最高价值的承诺,融系着人对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的寻觅,因而它在根本上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凝聚或整合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6]在社会转型时期,青年学生从前期“熟人网络”的一员走进市场所建构的新的人际网络,他们从契约与功利的角度去完善新的人际关系,传统的道德价值观被解构。青年学生的理想信仰在彷徨中流失,不会是某种神圣的追求,倾向于在个体生活真实和现实的有限物中去建构新的信仰体系,精神生活舍弃自身的超越性。当前社会不断出现的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以及人与人交往中的诚信危机、道德底线缺失等正是信仰世俗化的真实写照,信仰不再神圣,而是走向了非神圣化。

  当代青年学生在校园内,大量景观社会的涌现,新媒体对于社会信息的撕裂,团学活动组织的去信仰化,在青年学生的认知思维里,社会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个信息片段构成的小故事,只有在个人的意义上,社会的存在才是有价值的。青年学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后现代特质日益明显,很多青年学生对崇高的理想信仰的认知体现为多样化与世俗化,甚至是模糊化,将模糊化的信仰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必将导致灵魂的虚无,使之产生精神的痛苦。

  (二)价值取向的功利化

  消费社会、供给侧改革催生了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带来社会的过度消费。与其说人是生产的人,不如说是消费的人。物质主义、功利价值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最终会出现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世界相对贫瘠。在信息化时代,暴露是任何一个个体的存在方式,当今的校园,或者当今的社会,都是去围墙的。“综合景观已将自己伸展到这样的程度——它现在已渗透进全部实在。”[7]青年学生如果无法坚守“天之骄子”的美誉,内心无法独守,那么精神生活世界会被非理性所奴役,放纵自我,选择低俗与感性化生活方式,被绚丽的景观无情的填充,成为“痴迷的观众”。当前庸俗化的审美观、怪异夸张的人物性格很容易抓住青年学生碎片化的注意力,形形色色的“恶搞”或“晒”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时尚”,等等。这些颠覆性与无厘头的方式容易使青年学生缺乏批判性,迷失在非理性的快感与享乐主义之中,导致其精神生活的价值取向不断庸俗化。景观社会的无孔不入对于青年群体的无限填充,将使得青年迷失自我。

  另外,消费社会的填充使得市场的观念深入人心,市场带给青年群体公平、平等、自由认知的同时,物欲横流、冷漠无情的思想价值观念也深入青年学生。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精神生活的价值取向不断功利化,青年学生的认知陷入迷惘和功利泥潭而无法自拔,在精神世界里无法完成独立思考,牢骚有余批判不足,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出现断裂与失范。这也正如杜勒斯等西方人士所希望的那样:“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迟早我们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8]

  (三)精神世界不断“宅”化

  “宅”作为一个网络热词,意同“窄”,指对迷恋动漫与游戏而不善于与人相处的特殊人群,引申为依赖电脑与网络,作息时间不规律,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对于社会持一种本能的排斥与冷漠。生理学意义上的“宅”与精神学意义上的“宅”有所差异,目前在心理学意义上使用“宅”,更体现了青年群体所存在的一种社会病态。随着新媒体对于青年学生的填充与殖民,每个人都把自己“宅”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面对面的相撞无法形成心与心的交流,手机控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难以破题的难题。“御宅文化折射出的现代技术文明发展与传统的社群组织方式及个体身份表达之间的深刻矛盾及其对青年一代精神世界的复杂影响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课题。”[9]

  “宅”现象在目前青年学生中普遍存在,在现实的生活中,已经造成了青年学生叛逆的性格,意志脆弱,性格软弱,社会交际能力不断下降。弗洛伊德所讲的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人格动态平衡系统全然被解构,每一个个体异化为孤独的自我与无意识、非理性的本我。“宅”现象的出现与当今社会思潮紧密相联,社会的变迁,景观的填充,精神的断裂,导致青年学生出现逃避的消极心理,从而丧失斗志,让自己的大脑的某一片区“统治”整个大脑,追寻一种异化的幸福快感。面临生存的压力,部分青年学生缺失理性的精神寄托,让虚拟的“魔法王座”填充自己,殖民自己,在虚拟的世界将自身替换成虚化的英雄,忘却失败受挫的烦恼,以此释放精神上的自我。

  三、撕裂与冲突:青年学生思想状态异化的缘由

  市场经济以其强大的力量在推动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社会的适应性呈现出多元化,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一个时空立体下的多面人,单向度的人的存在是不现实的。市场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开放多元、信息爆炸、自我撕裂,使得青年学生出现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倾向,思想状态出现失衡和异化。

  (一)市场经济推动社会价值的物化

  哈耶克指出:“钱是人们所发明的最伟大的自由工具之一,在现存社会中,只有钱才向穷人开放一个惊人的选择范围。”[10]在现实中,市场经济让金钱流动,随着金钱的流动,自由也在发生着异化,自由成为金钱的奴隶。不可否认,市场经济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市场霸权地位已经牢固确立,各个国家正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避了人性恶的一面,推动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市场经济让金钱变成资本,“资本逻辑”成为市场经济社会运行的法则,市场金钱的逻辑成为思想状态发展逻辑的主题,社会的世俗化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世俗化社会不断拓展人类的生存四维空间,为个体的发展提供选择的自由。但世俗化社会带来的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等在逐步解构崇高的精神价值和重构人们的精神世界,服务于资本增值的逻辑,推动着精神的物化,世俗化消解了人的尊严、信仰、生命、理想。世俗化的社会为青年学生的实用主义化提供了可能,用丰满的景观填充着青年学生的时间和空间,金钱的味道弥漫整个社会,渗透整个校园。在社会竞争中,物质的成果因直接与个人利益挂钩而加剧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泛功利化倾向,青年学生在精神世界里不断迷失自我。活生生的人在精神的世界里已经成为“迷途的羔羊”,不再追求“诗意的栖居”和超越的意义,只想占据更多社会资本的稀缺资源。

  (二)市场竞争机制使教育理念片面化

  高等教育的每一次变革,都是高等教育外部力量作用于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果。市场竞争的理念渗透到高校,高校在自我宣传与被宣传中,都更多追求经济效益,这是一个体制性问题,高校无法独守内在的高傲。大学教育陷入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社会功利的误区,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其短期化教育取代了培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偏离了高等教育的第一职能:人才培养,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已经变得更像是一个“混合机构”,承担着不可承受之重。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使得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物化与精神的贫乏走向深入,对于科学、真理、信仰的坚守,是高等教育核心价值所在,只有真善美的在场,才是一个大学的灵魂。

  事实上,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几乎被限制在工具与技术的领域,人不是目的而是工具,人的自由的离场必然导致教育理念的片面化,对人的利用越来越严重,青年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被填充,很少能够独守内心。短期化、显性化的实用主义占据着思想的制高点,而隐性化的人文价值培养却悄然离场。青年学生处于人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型塑期,教育理念的实用主义会助推学生过多地被束缚于名利之中,失去了对于超我的关注,在本我中苦苦挣扎。不难看出,渗透于教育中的物化观念在不断侵蚀着青年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探寻,加剧了青年学生思想世界的失范。

  (三)自我撕裂导致自我认同的危机

  青年学生处于认知世界的黄金时期,更是个体意识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在梦境与现实、肉体与灵魂、个性与规范的冲突中,总是遇到自我的内心境遇矛盾,难免出现精神的失落与价值的失范,自我也难以实现同构,反而在不自觉中撕裂自我,反传统、反权威成为时髦,总喜欢与众不同。

  青年学生自我观念的膨胀,积极关注自我,并将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他者的我、社会的我反复对照,在反思中获得自我确认,寻求个体的一致性与连续感。然而现实中自我主义的泛滥、人际关系的冷漠使他们难以自我确证,价值参照系的缺失推动了青年学生的孤独感,对于自我的更撕裂使得社会陷入文化的个性撕裂。当社会的亚文化不断席卷校园时,青年学生在被动地、接受地体验世界和找寻自身,价值选择的痛苦使得青年学生选择逃避,选择非理性。“马克思过于关注理性的思维及经济等外在的力量,却没有认识到人身上的非理性力量,这些力量使人害怕自由,也使人产生了渴求权力的贪欲,导致人的毁灭。”[11]人的理性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认知,青年学生对某种价值信仰由于理性的不完全造成盲目崇拜,出现非理性行为,导致青年个体生活的平庸化与狭隘化。青年学生只有顺利实现自我的认同感和同一性,才有可能实现个体的精神衡平发展。

  四、超越与发展:青年学生的思想状态的重塑

  当代青年学生思想状态的异化反映了社会的深层危机,人类历史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人性自我的发展,总是难以回避这个课题。苏格拉底认为人性由理性、激情和欲望组成,当代社会的信息化填充着人的欲望,而欲望占据人性,理性和激情的缺位导致人性的扭曲。“人类的精神生活在其历史过程中有一个巨大的断裂,这个断裂就是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变迁(即所谓现代化和现代性),它构成当代人精神生活的根本背景。”[12]如何在当代社会找到本元意义上的思想内核,更多运用建设性思维,找到青年学生思想状态重塑的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重塑

  自由即作为一种主义推动社会的进步,而自由本身又催生了当代社会的众多社会思潮,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与社会信息的开放使得青年学生不断进行思想上的自我辩论,正是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的现实场景,使得青年学生信仰选择呈现多样化。在现实的层面上,青年学生并没有真正与传统的主流价值观念形成共识,主流价值观念发声的信心不足等,都致使信仰危机迅速发酵,有知识没文化,功利撕裂信仰,去过程,单向度成为时代的标签。“只要能‘逗乐'或‘过把瘾',即使‘关公战秦琼'或唐伯虎成了小流氓都无妨。”[13]重塑信仰及其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时代难题。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信。青年学生长期处于一个和平发展时期,社会转型速度快,无法抵御各种后现代思潮的侵袭是一个常态现象,引导青年学生既要看到各种社会思潮的积极面,更应该严肃批判各种社会思潮的消极方面,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有效性推动青年学生的信仰重塑,在尊重多元与包容差异的基础上达成对社会思想的共识,促使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为青年学生,在面对价值取向的多元、人生追求的庸俗、道德规范的模糊时,要回归理性,尊重高尚,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躲避高尚”的言行面前,敢于发声。

  二是弘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青年发展的精神需求,融入青年精神生活内在性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关键就是要坚持和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努力营造崇尚敢为人先、鼓励差异发展、彰显特色和个性的校园精神文化。”[14]校园是思想活跃的场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学科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才能不断涵养高校校园文化,滋养着大学生精神。精神教育的内涵是一个系统性概念集合和发展性概念更新,在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里重构精神教育的新秩序,推动信仰的内化实效。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处在一张毫无围墙的交互时代,如果无法抗拒,那就只能迅速占据,要将青年学生的精神培育与日常生活实现无缝对接,生活也成为学习,成为教育,使高尚精神教育成为大学生理解、接受和追求的道德高地。

  (二)科学有效的教育理念的培育

  教育内涵着不断变动的世界图景,教育还破除着物对于人的规训或宰制。事实上,当前高等教育中出现了极端化、片面化的趋势,器物层面的教育颠覆了价值层面的教育,在现实中出现了虚无主义倾向,培育一种理性的教育理念是共同的责任。一是观念上强化素质教育理念。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混乱,正如提倡素质教育的人一样复杂和混乱,只有克服视野上的障碍和偏狭,上升到哲学高度,才会发现更辽阔深隧的素质教育。在高等学校,素质教育通过培养具有自我超越、自我建构的行为主体,自觉将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统一起来,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自由。假如在大学里,“只讲书本,不谈哲学;只做实验,不研究理论;只叙述事实,而没有理论概括;只有学术的方法训练,而精神贫困;那么,这样的大学必定是个贫瘠的大学。”[15]素质教育的内涵无论如何多样与丰富,都需要特定的理想要求和目标进行支撑,而精神的信仰是最重要、最起码的素质,这是建构起素质教育内核的真正源泉。

  二是现实中推进通识教育行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却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6]对于通识教育,学术界没有权威,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似乎并没有形成。无论如何包含教育的整体性是一个认识公约数,即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对学生进行知识与价值的教育,超越单一狭隘的知识训练,期待对于整全的追求。在后现代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出现的理想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模糊,人际交往中诚信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在心理上出现的心理素质脆弱等困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的教育太注重分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融会贯通与价值观的教育相对缺失。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使青年学生充分关注自身的精神世界发展,这是当前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其中难免会出现简单的课程设置就是通识教育的认识误区,“大学通识教育必须作为大学有机体的根本属性,而不是点缀。惟其如此,大学通识理想的踪迹才能在大学存在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环节自然地显现出来。”[17]

  (三)青年学生的主体自觉性的提升

  人的价值观形成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简单过程,相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个人的生理因素、性格特点、心理特质等内循环环境起着基础性作用,而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市场经济、虚拟时代等外循环环境对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集体无意识成为当今青年学生一代的身份特质。“生活中的他们并非是理想中的他们,理想中的他们并非是现实中的他们,心理中的他们并非是生理中他们。”[18]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深度发展,西方文化伴随着西方资本和商品横扫全球,青年学生一直接受的一元的价值观与多元的与相对性的价值观在同一场域相撞,在西方话语霸权的历史情境中,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在传统与现在、集体与个体之间飘忽不定,青年学生在相互冲突、自我混乱中逐渐完成自己的价值塑造,失去了自我。“美国流行文化的传播是长久以来人们为实现全球统一而作出的一连串努力中最近的一次行动。它代替了罗马帝国和基督教徒推行的拉丁语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19]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努力加强青年学生的主体自觉性,提升青年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分辨能力,科学的批判和借鉴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发现其本质,自觉树立科学的信仰。青年学生只有通过反思与批判,发现自身,超越自身,在复杂的文化冲突中保持本真、本善、本美,在科学的实践活动中持续修复自身的精神生活,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能够始终保持住高尚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6-21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第Ⅲ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82.

  [3][法]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70.

  [4][法]德波著,王昭风译,景观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43.

  [5][美]瑞泽尔著,谢立中等译.后现代社会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23.

  [6]魏长领.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1.

  [7][法]德波著,王昭风译,景观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0-111.

  [8]新华社.西方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策略与手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314.

  [9]张根强.“御宅族”的三重身份[J].中国青年研究,2009(3):95.

  [10][奥]哈耶克著,滕维藻,朱宗风译.通向奴役的道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87.

  [11][美]弗洛姆著,孙恺祥译.健全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212-213.

  [12]陈赟.世俗化与现时代的精神生活[J].天津社会科学,2007(5):31.

  [13]张汝伦.思考与批评[M].上海:三联书店,1999:556.

  [14]沈健.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5-05-04(9).

  [1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1991:151-152.

  [16]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3)[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17]刘铁芳.大学通识教育的意蕴及其可能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2(7):3.

  [18]余亚平.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56.

  [19]李慎明.全球化与第三世界[J].中国社会科学,2000(3):9.

  

  青岛科技大学 王锋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冯媛媛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