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沉没的历史!走进“南海Ⅰ号”发掘现场 探秘沉睡800多年的南宋古船

2019-07-22 14:52:00来源:未来网作者:于洋洋

  未来网阳江7月19日电(记者 于洋洋)2007年,在海底沉睡800多年的“南海Ⅰ号”被成功打捞后整体入驻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近日,“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海陵岛,探秘“南海Ⅰ号”发掘现场。

  “南海Ⅰ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2007年12月“南海Ⅰ号”成功实现了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船上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包括瓷器、钱币、丝绸,还有部分金银铜锡、竹木漆器以及动植物遗存等。

  图为“南海Ⅰ号”发掘现场 (未来网记者 于洋洋摄影)

  “为了有效解决‘南海Ⅰ号’出水后的文物收藏、保护,水下考古专家制定了‘整体打捞、原址保护、就地展示’的保护方案,‘南海Ⅰ号’在打捞完毕后就整体入驻了‘水晶宫’。”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讲解员向记者介绍,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南海Ⅰ号”出水后不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打捞时是将船体、船上的文物以及周围的的淤泥一起移进“水晶宫”。“南海Ⅰ号”沉船的整体打捞成功,是在国际水下考古学界率先采用沉箱整体打捞技术里程碑式的创举,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历程。

  图为“南海Ⅰ号”发掘现场 (未来网记者 于洋洋摄影)

  广东考古所副所长、“南海Ⅰ号”项目负责人崔勇向记者介绍称,“南海Ⅰ号”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较早、船体最大、文物总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沉船。“这艘船反映的信息量非常大,从船长到低级船工,从货物到生活用具,它既是高度浓缩的等级社会又是高度浓缩的生活空间。”作为中国第一批11名水下考古队员之一的崔勇,已经与“南海Ⅰ号”结缘32年,在他看来发现沉船与墓葬、房屋遗址不同,墓葬只能解释埋葬习俗和当时的社会面貌,房屋遗址则只代表居住形式,只有沉船,才能把居住形式、生产关系、社会等级等高度浓缩在一个空间里。

  图为“南海Ⅰ号”发掘出的文物 (未来网记者 于洋洋摄影)

  因为“南海Ⅰ号”在海下浸泡了800年,因此沉船甲板以上的位置都被海水破坏了,只留了货舱。走进“南海Ⅰ号”发掘现场,会看到诺大的船体被横纵隔板有序分成若干舱,有的隔舱内还附着着部分文物。崔勇表示,这些附着的文物因为粘连的比较紧实,所以不易取下,之后还需要采取更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而“南海Ⅰ号”的船体完全公之于众还尚需时日。

  图为“南海Ⅰ号”发掘现场 (未来网记者 于洋洋摄影)

  “目前中国发现的沉船,大部分是以宋元时期为主,除了‘南海Ⅰ号’,还有辽宁的三道岗元代沉船、海南的‘华光礁1号’等”,这说明宋元时期中国的经济体量是非常大的。”崔勇表示“南海Ⅰ号”是能够反映宋代贸易发展的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悉,“南海Ⅰ号”是长宽比例小、安全系数高、耐波性好、装货量大的“短肥”船型,属于我国古代船型的“福船”类型。“福船”又称福建船,是福建、浙江一带沿海尖底型海船的通称。据历史记载,宋元时期,由于造船技术和航海术的发展,福建的海外贸易达到空前繁荣,泉州港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大港之一。而从“南海Ⅰ号”的船体结构和船货中瓷器情况分析,该船极大可能是从泉州港始发。“南海Ⅰ号”的发现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了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付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