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生态、贸易、重工业……这些关键词解密创新发展下的海洋经济

2019-07-16 21:17:00来源:新华网作者:

  新华网广州7月16日电(李幸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明媚的自然景色不止出现在杜甫的《绝句》中,被誉为“广州之肾”的南沙湿地也有这样的“留鸟”——白鹭。说它是“留鸟”,是因为它“看上了”南沙湿地的环境,不往返迁徙,留在这里不走了。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组织的“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主题活动广东行来到广州,从一群白鹭开始,为我们揭开了生态保护、港口贸易、船舶工业下海洋经济的创新。

  广州南沙湿地作为珠江三角洲的“候鸟天堂”,每年吸引了十多万候鸟栖息过冬,占广州市候鸟总数的50%以上。到目前为止,在南沙湿地监测发现的鸟类超过200种。其中2018年1月下旬发现濒危鸟类黑脸琵鹭达39只,约占全球黑脸琵鹭总量的1%。

  白鹭停留在红树上。新华网 李幸子 摄

  南沙湿地之所以留住鸟类栖息繁衍,正是得益于优质的自然环境,近年来周边水域、湿地环境和水质进一步改善,为鸟类栖息觅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广州南沙湿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万珺说:“南沙湿地位于珠江入海口,上接珠江,下连伶仃洋。为保护南沙湿地,湿地公园二期在布局上采用‘外环内岛’‘大水面结合林岛’等方式,构筑丰富的湿地空间,为不同的物种提供多样性的生态环境。”

  南沙生态保护,是广州市及南沙区政府大力践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实践。

  海洋及周边水域的生态保护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其港口作用不可忽视。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莫之平表示,为践行高质量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州港集团加大科技投入,助力港口贸易发展。

  据介绍,南沙四期已与华为公司合作,启动智慧港口设计,预计2021年投产。南沙四期将成为第一个水平运输无人驾驶集卡自动化码头,集装箱码头现场将实现集卡无人驾驶和集装箱装卸远程操控。

  大货车驶入广州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新华网 李幸子 摄

  莫之平说:“智慧港口大大缩减人力成本,提高效率,同时提升了安全水平。由于无人驾驶集卡采用了充电锂电池能源,可以实现零排放,做到绿色港口,是区别于其他港口在全自动无人码头建设方面提出的‘广州方案’。”

  据了解,广州港集团现拥有16个可靠泊15-20万吨级专业化集装箱泊位,主岸线长5718米,驳船泊位岸线长2730米。2018年广州港全港累计完成集装箱量2192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同比增长7.6%。

  集装箱贸易离不开大型船舶的运载,而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正是这样一家“造船基地”。广船国际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下属现代化造船企业,年造船能力达到350万载重吨,在半潜船、客滚船、极地运输船、军辅船等船型方面掌握核心技术。

  据了解,作为公司支柱厂区的南沙厂区,成立以来已完工交船109艘,计1367.66万载重吨。广船国际有限公司高级科员彭永桂表示,造船业也是中国工业实力的展现,船厂是集散地,是各个工业的聚集区。中国造船性价比高、质量有保障,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喜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