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走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探秘“南海Ⅰ号”

2019-07-19 21:27:00来源:国际在线作者: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程亚惠):1987年中英联合打捞队的偶然发现、1989年中日联合考古队的探寻、2001年开始的大规模探查、2007年被整体打捞出水……古沉船“南海Ⅰ号”从发现到打捞,这其中戏剧性的故事和宿命般的巧合深深吸引着我们。7月18日,“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采访团队来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探秘这条神秘的沉船。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_副本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摄影 程亚惠)

  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坐落着这样一个地标性建筑,它背山面海,建筑特色鲜明,海洋文化主题凸显,它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以下简称海丝馆)。海丝馆是以“南海Ⅰ号”南宋古沉船的发掘、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的重点文化项目之一。

  “南海Ⅰ号”古沉船是1987年在广东省川山群岛阳江海域附近偶然发现的海外贸易商船,经考古发掘确认,它是一条满载各类货物的南宋时期沉船。“南海Ⅰ号”残长22.15米、宽9.35米,共发现15道隔舱,属于我国古代三大船型之一的福船类型。据初探,沉船船载文物总数约为6-8万件,到目前为止,“南海Ⅰ号”出水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有几大窑口的瓷器、有金银器、铁器、还有船体的局部。文物分布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海丝馆等博物馆之中,除了在展柜展出的部分精美文物外,还有大量的器物珍藏在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的库房内。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_副本

  “南海Ⅰ号”古沉船出水的金银饰品,造型精美、做工精细,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格。(摄影 程亚惠)

  上世纪80年代商业盗捞猖獗,导致我国水下文物流失,使得业界学者认识到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1987年3月,国家文物局牵头成立了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同年8月,“南海Ⅰ号”被发现,这是中国水下考古史的划时代事件,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2007年“南海Ⅰ号”沉船的整体打捞成功,更是在国际水下考古学界率先采用沉箱整体打捞技术里程碑式的创举,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历程。

  “南海Ⅰ号”在幽暗的海底沉睡了近800年,岁月的侵蚀、海水的浸泡、生物的扰动,让沉船本体及船载的文物变得相当脆弱。尽快完成对沉船的考古发掘、科学保护和有效展示,是让“南海Ⅰ号”文物重新焕发精彩的必由之路。从2008年开始,文博工作者就一直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_副本

“南海Ⅰ号”船身外围的瓷器(摄影  程亚惠)

  “发现沉船与发现墓葬、房屋遗址不同,墓葬只能解释埋葬习俗和当时的社会面貌,房屋遗址只代表居住形式,无法体现生产关系,只有沉船,才能把居住形式、生产关系、社会等级等高度浓缩在一个空间里”广东考古所副所长、“南海Ⅰ号”项目负责人崔勇说,“打捞、保护、研究‘南海Ⅰ号’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中国发现的沉船,大部分是以宋元时期为主,除了‘南海Ⅰ号’,还有辽宁的三道岗沉船、海南的‘华光礁1号’等”,说到古沉船崔勇如数家珍:“这说明宋元时期,中国的经济体量是非常大的,在当时无与伦比。”

  据《宋史》记载,南宋时期与我国进行海外贸易的国家达到50多个,东起日本、朝鲜,西到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都有中国的海船到达。可以想见,中国历代海商浮巨舶、渡重洋,载着金银珍宝、香料药材、茶叶丝绸等,跨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沟通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创造了享誉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海洋之路历经汉唐时期的发展,到两宋时期走向繁荣。

  “南海I号”已不仅仅是一条古沉船,它更像一个符号,象征着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恢宏灿烂的历史。300公里外,同样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广州港已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四,全球沿海港口第五。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进,相信广州港乃至广东省,定能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交出满意答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