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的高考片段 串联起那些让人刻骨铭心的回忆

2019-06-03 15:54:00 来源: 辽宁日报 作者:

  今年参加高考的主力军,是2000年出生的孩子,也是首批参加高考的00后,这让很多人由衷感慨:岁月如梭,白发陡生。对于每个人来说,高考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一次人生的历练,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记载了整个社会的变革。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们寻找到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00后出生的6位主人公,请他们讲述各自的难忘故事。回首40多年来不同时代的高考片段,串联起那些让人刻骨铭心的共同回忆……

  请假复习10天,全公社成绩最好

  主人公:谢毅 生于1954年 老报人

  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届考生。当年我作为知青,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下乡,是公社团委副书记,天天下地干农活,一干就是4年,文化课基本都扔了。那年听说恢复高考,硬着头皮跟公社请的感冒病假10天,回家复习功课。数学方程式基本都忘了,只能靠文科拿分。我借了两本复习题,在家背一背。

  那年考试是在冬天,12月份,我们专程上县里中学去考试。教室里很冷,烧煤生炉子取暖。我们考了4科,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和地理一张卷。我的数学,只考了17分,全靠语文、政治老底子。还记得我那年高考作文题是《在红旗下》,4门一共考了230多分。我们当时是考前报5个志愿,只知道北京大学是重点,我第一志愿报的北大,可是考试中途,来了通知告诉大家,北大在当地取消招生。最后我考上了辽宁大学经济系。

  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公社书记对我说:你小子还行啊,全公社四五百人参加考试,就数你考得最好。

  那时的理想就是当个科学家

  主人公:李天佑 生于1964年 商人

  我是在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参加的高考。当时干农活很累,我母亲就说,你要是不想这么累就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再也不用这么累了。我当时就想,还有这好事?后来,我们永甸镇有个姑娘刘丽,当年考上了北大,镇里为这事敲锣打鼓地庆祝。当时那个羡慕啊,就想,考上大学这么骄傲,别人能考上,我也要考上。因为那时宣传的都是陈景润,所以当时懵懂的理想就是要当个科学家。

  我高中读书住校,考大学时家里也没来人,电话也没有,高考那几天,就是我一个人和平常一样在本校考试。只不过在考试前一天,有个要好的同学家送来了一饭盒饺子,同学让我也沾点“侥幸”,和我分着吃,当时感觉饺子那个香呀。最后我考了402分,只超过分数线15分。现在想起来还经常后怕,要是考不上怎么办?

  父亲陪我,一起骑自行车去考场

  主人公:王娇 生于1971年 大学教师

  我是在沈阳市参加的高考。高考前,是我爸陪我提前看的考场。开考那几天,爸爸每场考试都陪我一起骑自行车去考场,目送我进场后,爸爸就去单位上班,考完试我就自己骑自行车回家。考试挺顺利,一切都是按部就班,我的心态也比较平静。印象最深的是,我妈特意给我做的牛肉增加营养。至今还清晰记得,我的高考分是508分,当时省内分数线480分左右,最后我如愿考上了辽宁大学工业经济学院信息管理专业,这是父亲帮我选的专业,理科专业中这个比较新,和数学关系密切。总之家里人都非常满意,离家近,省路费。

  当时考大学不是找工作的必要条件,没有大学文凭也有不少很好的工作机会。但我觉得,上了大学才能接触更多的未知领域,是开阔视野的一个平台。对我来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是件幸运的事。

  考前母亲特意为我包了韭菜馅的饺子

  主人公:杨婷婷 生于1988年 公司职员

  2006年,我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参加了高考。如今而立之年的我,已在沈阳安了家,可爱的儿子也快两岁了。十年寒窗,高考对我来说承载了太多,在家人、邻里乡亲甚至当时自己的心里,通过高考考入大学是当时改变人生轨迹的唯一途径。

  临考前的几天,由于过度紧张,我好几天没睡好觉。开考前一天晚上,还梦见准考证丢失,惊醒后急忙翻看书包,确认后才又安心地睡去。要说高考最难忘的记忆,莫过于母亲临行前给包的饺子。由于考点在市里,离家很远,我和大伯家的姐姐需要提前一天赶到市里的姑姑家住。临行前的早上,母亲特意为我包了韭菜馅的饺子,因为她希望我每一科都能答99分,虽然母亲并不知道每科满分是150分,但每每回想起这个片段,总感觉心里酸酸的,又暖暖的。

  以“撮土”的心态走进考场

  主人公:宋志鹏 生于1995年 民企员工

  我2013年参加高考,是穿着妈妈特意买的红色T恤,妈妈说这叫开门红。那天一早,父母开车送我到考场参加考试,入场之前,爸妈紧握我的手说,啥也别想,就当是去“撮土”。我会心一笑,“撮土法”是好朋友晓晨的爸爸传授的心得:考试时别想那些责任嘱托,就当是这堆土,10锹撮完拉走,不用12锹,是给考生减压的方法。晓晨头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南开大学,一直是我的榜样,他爸爸总结的话更被我爸妈奉为经典。

  高考那两天,老爸老妈如临大敌,提前部署、分工明确,老爸提前去考场踩点,设计了接送我的行车路线。老妈准备好饭菜、水果。每科考完,老爸负责接我回家,老妈在家做饭,晚饭后还一起陪我散步,鼓励我宽慰我。一有闲暇,他们就拿出志愿填报材料,反复研究填报志愿的技巧,讨论未来志愿方向。有他们的鼎力支持和爱心陪伴,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幸福了。

  高考让我们全班更有凝聚力了

  主人公:李镕成 生于2000年 沈阳二中高三22班

  高考让我们全班更有凝聚力了。以往的校内测试同学之间是竞争关系,如今我们与全国考生站在一个平台进行角逐,这场盛大的考试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集体荣誉感。虽然高考制度众说纷纭,但我们把它看成一次飞跃,通过高考我们可以达到更高的平台,最终实现以个人发展带动社会发展的理想目的。

  高考不仅考的是我,还考验着我们整个家庭的心态。平时父母给我创造了一个非常轻松的学习环境,不去过多的要求,让我学习起来没有过多的压力,尽最大努力保证我的需求。

  我会把这次高考当作一次模拟,发挥出正常水平。

  □本报记者/商 越/曲 宏/刘 乐/王景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