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青岛:启动科技航船驶向深蓝

2019-06-13 10:57:00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高忠业 见习记者 刘晓

  2019年4月14日夜,在青岛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一场席卷蓝色海洋的头脑风暴正在展开,这是青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发动的15个攻势中率先启动的第一个海洋攻势。用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的话说:青岛将全面对接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强省建设,发挥青岛比较优势,抢占引领未来的制高点,充分发挥蓝谷等重点功能区的支撑作用,推动海洋经济走在前列。距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岛刚刚过去了一年,青岛在海洋经济,特别是海洋科技方面正迈向深蓝。

  

青岛向海而生,向海而兴。

  “大国重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蓝色强国梦

  今年,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所属的海洋观测与探测联合实验室研发的国产全海深高清相机(俗称“海瞳”),将集成到我国研发的AUV(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上,再次进行深海科考。此前,它搭乘“天涯号”着陆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最深下潜至10911米。

  海洋观测与探测联合实验室(西安光机所部分)副主任吴国俊说,“海瞳”凭借在成像质量和下潜深度上全球领先的核心竞争力,完全可以替代国外产品,服务于“透明海洋”计划,满足我国深海探测的需求。

  201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率先提出了“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他认为,“透明海洋就是从海洋是什么到海洋的观测、模拟、预测都要掌握,做到看得清、查得明、报得准。”“科学家在实验室就能知道全球海洋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如海洋的温度变化、水声通道的变化、鱼群的变化等,并能作出预测。”

  而“海瞳”显然服务于这一目标。吴国俊坦承,“海瞳”的研发是海洋观测与探测联合实验室与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其他机构以及我国多个深海科考项目协作的结果。吴立新也认为,这也是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各联合实验室建设的初心,即是整合国内外海洋技术与装备优势研发力量,面向国家战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海洋观测与探测等前沿技术领域及自主装备研制开展协同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6月12日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对海洋经济提出殷切期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

  以“海瞳”为代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以开放的胸怀整合更多优势力量,聚焦“卡脖子”技术、颠覆性技术,在超级计算机、水下智能装备等等方面联合攻关,以海洋科技为抓手,全力实现海洋强国梦。

从青岛港出发,青岛驶向深蓝。

  海洋攻势:以科技为引领 做大做强“蓝色青岛”

  在今年4月14日夜进行的海洋攻势答辩会上,青岛的基础优势和比较优势多次被提及,这两项优势显然是指青岛在海洋科研方面的人才和机构优势,即青岛拥有约占全国五分之一的涉海科研机构、三分之一的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涉海两院院士占全国27.7%。

  这些优势如何转化为产业优势,最终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服务于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强省建设?青岛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打好海洋科技创新引领的硬仗,坚持以创新引领海洋发展,集聚国际一流的海洋科研机构、人才和要素,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抢占海洋科技创新制高点。

  打好海洋产业转型跨越的硬仗,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引领,主动设计产业链,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突出抓好海洋领域“双招双引”,瞄准世界海洋产业新业态和海洋领域的领军企业、领跑团队、顶尖人才、最新技术、高端产品,一个一个环节研判,精准组织小分队,专业化、点对点,以企招企,产业链招商,形成特色鲜明的集群效应。

  以青岛蓝谷为代表的重点功能区正肩负着这个重担。截至目前,青岛蓝谷集聚着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可燃冰钻采船实验基地等为代表的“国字号”科研平台20余个,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为代表的高等院校20余所,认定天津大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50余个,合作共建斯坦福青岛研究院、海洋信息网络联合实验室和北邮青岛海洋研究院,落户各类科技型企业300余个。“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号无人有缆潜水器、“潜龙”号无人无缆潜水器安家于此。

  以位于蓝谷的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为例,目前,他们正在进行超算升级工程,2020年打造全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运用超级计算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正在构建颠覆性的海洋药物研发体系,首次完成了人类已知170个肿瘤靶点与35000个海洋化合物的全部精细对接,准确率由国际上的20%跃升到70%,两年完成了过去二十年的海洋药物苗头分子发掘。未来,还将通过智能超算和大数据的融合,开展透明海洋、深海极地、蓝色生命等海洋大科学计划。

  显然,具有前瞻性的海洋科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永动力,也为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根据青岛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8年全年青岛实现海洋生产总值3327亿元,增长15.6%,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27.7%。其中,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设备制造业和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等4个支柱产业共实现增加值2025亿元,增长14.5%,占海洋经济比重60.9%。海洋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366亿元,增长8.6%,占海洋经济比重11%。

  向海而生,向海而兴。青岛以海洋科技为引领,正在向建设现代化强省交出“蓝色青岛”答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