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钦岛乡发展海带产业 “中国小浩海带”走向世界

2019-07-19 09:56:00来源:中国网作者:葛蕾

大钦岛晾晒海带现场

中国网7月19日讯 (记者葛蕾) 每年的5月到8月,长岛县大钦岛乡就进入了忙碌的海带收割期。渔民站在沙滩上像舞动绸缎一样,将海带一片片平铺好。从山顶看下去,则是漫山遍野晾晒海带的壮观景象。7月18日,“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暨第十五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长岛县大钦岛乡,走访著名“中国小浩海带”的故乡。

大钦岛乡位于烟台长岛县北部,是山东省距离陆地最远的乡镇。大钦岛海带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名扬海内外,是著名的“中国小浩海带”的故乡,是我国重要的海带出口加工基地。

大钦岛海流通畅,水质肥沃,海产品资源丰富,尤其适宜海带养殖,是中国重要的海带养殖生产基地。只要在晴天,岛上每一块裸露的空地几乎都会被铺满海带,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海带味——咸而不腥。更独特的是由于海带在球石滩上晾晒,通风好,海带上没有沙子、无异味,让大钦岛海带变得更加独一无二。

海带晾晒现场

海带需要每两个小时翻动一次,保证海带两面都晒得均匀。在晴天,海带通常8个小时就晒干了,按照一米的长度裁剪海带,再收起来铺平、裁边、分级、打捆??经过一道道工序,海带被分级打包好进入仓库。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大钦岛就以质优品良的淡干剪边海带出口创汇,名扬海内外。1958年,钦岛公社引入海带养殖技术,在当时的大钦岛乡小浩村海域开始了海带养殖试点工作。1959年,时任小浩村书记唐守林带领村民开始了小规模的海带养殖,成立了大钦岛上第一个海带养殖场。当时的养殖面积仅仅30余亩,养殖场工作人员10余人,但是由于大钦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富含氮肥的水质,使得海带长势极好,产量颇丰。在当年,就以“中国小浩海带”的名字,带到了广州博览会展览,甚至出口到坦桑尼亚等国家。

工人在收晾晒好的海带

大钦岛乡是我国重要的海带出口加工基地。据了解,大钦岛乡出口海带一级品占全国出口量的60%-85%,最高时达90%,经检测海带中的碘、醇、胶等含量大大高出其它地区海域的养殖品种。大钦岛乡现有海带养殖面积1.3万亩,年收割鲜海带18.2万吨,加工干海带1.79万吨,其中出口1800吨,内销8300吨,占全国海带出口量的70%以上,海带年产值1.5亿元。

工人在收晾晒好的海带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小浩海带的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由原来30余亩扩大到了近百亩,并且在原有的养殖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型养殖方式。开创了由垂直挂苗生长改为平行挂苗生长的方式,既节省了当时的人力物力,又使得海带长势更加良好。1978年,大钦小浩海带因营养价值高以及开创的新型养殖方式获得了全国科技大会奖和法国科技博览会金奖。从此,大钦岛的海带开始在全国乃至世界闻名。

近年来,大钦岛乡先后研究推广了一绳双挂、贝藻兼养等十多种海带科学养殖方法,并不断加大海底投石力度,改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藻类资源,在岛屿周围潮下带营造人工海底森林1.3万余亩,维护了海域自然平衡,提高了海珍品单位产出效益,该示范技术在山东沿海乃至全国沿海地区已被大面积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