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产值50多亿元 王一航谈投身马铃薯研究的初衷

2019-04-02 16:15:00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付 文

  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原所长王一航——

  “我想帮助乡亲们实现马铃薯增产”(爱国情 奋斗者)

  本报记者 付 文

  身穿磨旧的皮袄和牛仔裤,脚蹬一双运动鞋,71岁的王一航走在路上,让人难以想象他取得的成绩——37年潜心马铃薯育种研究,选育12个优良品种,累计推广4000余万亩,新增产值50多亿元。

  王一航在育种试验田。资料图片

  1977年考入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1982年毕业时找到学校领导主动请缨要搞科研;分配到省农科院后,申请到地处偏远、海拔2240米的会川马铃薯试验站工作……“农民的事,就是国家的事。”谈到投身马铃薯研究的初衷,王一航对记者说,“我从小吃马铃薯长大,在困难岁月里马铃薯救过大家的命。我想帮助乡亲们实现马铃薯增产。”

  刚到试验站时,这里只有4个人。王一航搞研究亲力亲为:4月播种时,为精准保证株距,他自己动手、田间扶犁;夏日炎炎,他顶着一顶破草帽钻进地里,观测、度量、记录数据;10月收获时,他还要守夜,“要拿到精确数据,就得守在地里。”

  钻研育种技术,需要在地里长时间盯着一株苗、一颗果。王一航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说:“办公室和电脑前选不出好种子;守在地里,吃了苦才会有收获!”

  大伙见他这么拼命,戏称他是“拿工资的农民”。王一航说,马铃薯存在天然的种性退化问题,不换种就退化,产量也大幅下降,“不忍心看到乡亲们减产时的泪水,这是我专心科研的动力。”

  王一航每年都将自己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免费提供给周边农民试种,并承诺:增产,你们留着,我一分钱不要;歉收,我负责赔偿。这么多年来,王一航提供的马铃薯种子从来都是增产,无一歉收。

  1995年,王一航选育的陇薯3号试种成功。该品种淀粉含量超过20%,是我国第一个超过这个比例的马铃薯新品种,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2002年,又选育了陇薯8号,淀粉含量在22%至27%。”

  截至2018年退休时,王一航选育成功了12个品种,种植范围遍及甘肃、宁夏、新疆、广东、四川等地。数据显示,陇薯系列种子平均增产10%至15%以上,有些品种甚至增产30%到40%,亩产达2000公斤以上。

  2007年春天,已回到兰州担任马铃薯研究所所长的王一航到定西市内官营镇讲课。40来平方米的小会议室被挤得水泄不通,外边还有200多人。换到镇里最大的会议室后,连过道都坐满了来听课的农民。

  下课后,一名乡镇干部夸赞说:“王教授,你真厉害!”他则回答:“不是我厉害,是科学厉害。让农民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是我的职责所在。”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付兴帅

推荐阅读
  • 重磅,这些大城市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这份通知干货多,影响大

    2019040906592061476.jpg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大城市取消或放松落户限制,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也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则明确,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详细]

    04-09 10-04央视新闻
  • 走基层 强"四力"

    走基层 强"四力"[详细]

    04-09 09-04人民网
  • 云南一村干部建豪华活人墓:风水先生选址 大摆竣工宴

    云南一村干部建豪华活人墓.jpg

    近日,有网友发帖爆料称,云南镇雄县赤水源镇木瓜村一副书记耗资百万在村里建造了一个占地1亩多的豪华“活人墓”,并从村口到墓地开辟修建了一公里长的水泥路,还在坟墓两边栽种很多名贵的风景树,墓前开挖了一个水塘等。[详细]

    04-09 10-04云南网
  • 新疆:“民情书包”夯实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为破解这一问题,2017年5月,小营盘镇党委研究决定,为全镇22支驻村工作队的130多名干部配发了军绿色斜挎式帆布书包。今年,博乐市将在全市所有“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中推广“民情书包”。[详细]

    04-09 16-04新华网
  • 在日中国企业协会和香港中华总商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刘亚军、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商务公使宋耀明见证在日中国企业协会会长王家驯和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详细]

    04-09 16-04人民网-日本频道
  • 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博物馆开馆

    6日,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博物馆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开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为前南斯拉夫著名反法西斯战争题材电影,1972年公映。1973年被引进到中国后,风靡一时,留在不少中国观众的记忆中。(责编:任付丽(实习生)、樊海旭)[详细]

    04-09 16-04新华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