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如何扶到百姓心坎上?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是关键

来源:《光明日报》时间:2020-01-12 11:41

冬季原本是我国西北地区牧民的闲暇时节,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的牧民今年冬季却格外忙碌,他们忙着发展特色骆驼产业。“以前不知道骆驼奶这么值钱,浪费了大好的环境优势,自从饲养奶驼成为我们的扶贫产业后,牧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44岁的福海县牧民合拉斯汗·吉因汗笑着说。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如何打好产业扶贫这张牌?产业扶贫如何扶出质量?如何让贫困户真正获益?记者对此进行了调研采访。

因地制宜,特色产业助农增收致富

新疆阿勒泰福海县位于准格尔盆地边缘,蓝天白云下茫茫戈壁一直蔓延到远方。合拉斯汗·吉因汗和他的妻子每天早晨挤完驼奶,都要引领骆驼群走向距离居住地5公里外的草场觅食补充营养。

合拉斯汗·吉因汗从2013年开始养骆驼,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疆旺源驼奶公司无息借款的扶持下,现已发展成拥有上百峰骆驼的“知名”牧民。

“在养骆驼前,我在家乡做一些小买卖,因为穷,每天只能骑摩托车采购物资。2013年我加入骆驼产业发展行列。”合拉斯汗·吉因汗说,驼奶是高价值的畜牧产品,一公斤驼奶收购价可以超过20元,如果饲养得当,剔除饲养成本,一峰骆驼的年收益能达到几千元。

近年来,驼奶价格的提升使牧民的养殖积极性不断高涨,然而,由于养殖技术参差不齐,一些牧民并没有完全享受到驼奶带来的高收益。

旺源集团董事长陈钢粮介绍,为让牧民脱贫致富,企业通过建设基地、成立合作社、培育大户、大户带小户的方式,推动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由此带动养殖户从分散生产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方式转变。“通过生产方式的改变和针对牧民驼奶的统一收购,我们打造了‘养殖骆驼—发展产业—牧民增收’的循环产业链,为产业扶贫发展拓宽了渠道。”陈钢粮说。

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新天介绍,骆驼特色产业带领新疆阿勒泰等五地州(市)2257户农牧民实现了脱贫致富,万余新疆贫困牧民摆脱了贫困,成为养殖骆驼的致富能手。

“在这一扶贫模式中,最具有创新性的是‘三零’扶贫模式,即零成本投入、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对增加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能力和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副秘书长周显刚说。

创新模式,让贫困户头脑“活”起来

巴合提别克·吾米提汗是福海县喀拉玛盖镇阿赫达拉奶驼养殖合作社副社长,具有丰富的养驼经验,作为养驼技术骨干负责对全体社员的生产进行指导。

“通过巴合提别克·吾米提汗手把手的指导和协会的技术培训,我的头脑‘富’起来了,掌握了养驼技术,这才有信心把养殖规模从6峰提高到30峰,又提高到150峰,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养殖户马那提·努尔旦别克道出了技术服务带给他的好处。

要“富”钱袋,先“富”脑袋。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如何创新技术服务方式,帮助贫困户建立产业发展的信心,考验着帮扶者们的智慧。

“对于农牧民来说,转变种植、养殖观念并不容易,产业扶贫要想‘拔穷根’,就要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先策划后落地的精准扶贫项目。要创新技术服务方式,对产业链中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让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心热起来。”周显刚说,只有使农牧民提升脱贫致富的信心,才能真正实现增收。

“产业精准扶贫的关键是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指出,要让贫困户通过各种方式进入由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这些新型经营主体主导的产业体系中,由有竞争力的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改革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用多种模式将现代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合理整合和利益共享。

(编辑: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