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书

《大开眼界》1368-1644的明朝性情

2013年01月07日 18:06作者:来源:本网综合

 

帝国隐秘、官场百态、社会风貌,全景再现明朝现场

 

风流雅事、机智妙语、人物脸谱,还原真实朝代性情

 
更多精彩连载:http://book.dzwww.com/book/book.php?id=4010
【基本资料】

分类:历史·中国史 

书名:大开眼界:1368-1644明朝性情(珍贵插图版)

作者:路卫兵      字数:275千字

开本:16/288页数   出版时间:20131

定价:35.00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399-5823-1

【内容简介】

明王朝是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由草根皇帝建立起来的王朝,所以有着区别于其他王朝的很多特点,在性情上的表现尤为鲜明,也让这段历史变得更加起伏跌宕。

明朝的性情和人一样:朱元璋最初建立的帝国,意气风发,精神饱满,犹如一个踌躇满志的少年,对未来有着无限的追求和展望,他力图一切完美无瑕,一切都按自己的既定思路前行,所以难免冒进;随着岁月的洗礼,他开始满足现状,就像一个富二代,忘记了祖先创业的艰辛,在殷实的包裹中纵享奢华;再后来,他千疮百孔,像个垂死的老者,在病痛中挣扎,期图扭转乾坤,却终究无济于事。不过,即便在帝国最绝望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昔日的辉煌,所以崇祯帝会以高调自杀的方式,给祖先一个交代,给世人一个态度。在276年的历史长河中,明王朝大起大落、大张大合,让人不尽遗憾的同时,却又有着酣畅淋漓的痛快。

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各方面都值得人们深深回味,本书作者站在人性角度,截取历史长河片段,描摹朝代风貌,通过回放百年风云的一个个历史现场,激起明史烟尘,描绘出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

说不尽的明朝岁月,道不完的名士风流,尽在书中。

 

 

【作者简介】

姓名:路卫兵

性别:男

年龄:80

民族:汉

籍贯:河北保定

职业:机关大院行走

性格:遇强则强,遇弱则弱

爱好:喜读历史、痴迷国学

愿望:以史为鉴,昭窥天下

作品:《最历史》、《五胡乱》、《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等历史著作

【本书卖点】

微历史第一人路卫兵最新作品,快速读懂明史第一书,历史现场三部曲系列之二;

新浪、搜狐、网易博客万千网友追捧之作,日点击量过万,话题生动,引发广泛热议。

明史爱好者、历史专业学习者、公务员读史最佳选择。

 

·推荐1:帝国隐秘、官场百态、社会风貌,全景再现明朝现场

神秘的红崖天书能否解开建文帝下落之谜?明宫三大奇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全新揭秘;万历二十八年,中国GDP占当年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明朝大太监刘瑾曾入选《华尔街日报》过去千年来全球最富有50人。

·推荐2:风流雅事、机智妙语、人物脸谱,还原真实朝代性情

草根皇帝朱元璋痛恨贪官狠治腐败,但也因此造成公务员队伍锐减,竟有官员在赴刑场前戴着镣铐照常办公;独裁皇帝朱棣为政勤奋,四更天便起床,为人节俭,内衣破了不买新的一补再补;懒惰皇帝万历因为太胖而怠政,给太后请安,竟要“膝行前进”;贪玩皇帝朱厚照喜欢玩御驾亲征的游戏……

推荐3:大明王朝统治策略、腐败现状、政治人物、官场派系简笔白描,堪称明代版官场现形记;

针对洪武时期官冗政繁的状况,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便撤州并县和精简机构,大刀阔斧改革;宣宗重视农业,严令各郡邑必须督促民众栽种,否则严惩不贷;天启年间,魏忠贤的阉党为了增加收入,想了许多新鲜的办法,最典型的是“带征”和“搜括”;张居正整顿作风,建立官吏考核机制;为整倒高拱,张居正巴结太监冯保,还给他送礼;于谦不贪不占,两袖清风;东林党人铮铮铁骨不畏强权;机智王阳明审案让盗贼当众脱裤子……

·推荐4:微观点还原大明王朝得与失,拼出专权帝国另类阅读轨迹

全书以通俗的语言、流畅的笔调,从不同的角度及细微处审视明朝历史的方方面面。融正史、野史、趣闻、故事于一体,揭示了那个时代鲜为人知的一些本质性的场景,有“嬉笑怒骂皆文章”之功效。

·推荐5:扎实的史料为依据,探寻大明王朝未解之谜

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官方正史、民间笔记,参考近代史学学者的多部作品,以扎实的史料为基础,不修饰,不妄下结论,呈现给读者一个原汁原味的大明王朝。冷静细致的笔法,把人性的复杂、深奥、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叉在情理之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让原本熟悉的历史事实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读来新鲜有趣。

·推荐6:清爽大方的版式设计,双色装帧,200余张珍贵插图让人大开眼界

反映明朝军事设施和防御图、风土人情的《皇都积胜图》、皇宫建筑特色的《明宫城图》、皇帝出京谒陵盛况的宫廷画卷《出警入跸图》等在书中均有收录,均属难得一见的珍贵影像;该系列均为双色印刷,图文编排;纸质乳白,色调柔和,是内外兼修的最佳历史读物。

 

责任编辑:张艳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